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8|回覆: 0

[漢語詞典] 『人定勝天』 一語話今古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7-7-22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人定勝天』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其結構關係如何分析?筆者作過一次小調查。基本要求是:請用單豎線『丨』把『人定勝天』這個小句的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隔開。結果,出現了兩種分析。分析一:把單豎線劃在『人』和『定勝天』之間,共28人;分析二:把單豎線劃在『人定』和『勝天』之間,共2人。接受調查者都是高層次或較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大學教授。如果問問一般群眾對這一詞語的理解,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向『分析一』一邊倒。
古代原本用法,『人定勝天』的意思是『分析二』。這一點,凡是涉及古代漢語的詞典,以及各種成語詞典,都做了解釋。比如,【辭海】解釋道:人定,猶言人謀,謂人的意志和力量可以戰勝自然。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劉祁【歸潛志】十二:『人定亦能勝天。』按【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亦此意。又作『人眾勝天』,見【史記・伍子胥列傳】(縮印本306頁)。觀察可知:第一,『人定』和『勝天』之間可以出現把二者隔開的語言成分,包括『兮、亦能』等。第二,學者們把『人定』看作一個結構單位,往往用『人謀、人強、人眾』等來訓釋。可見,『人定』首先發生組合關係,然後才跟『勝天』發生組合關係。再看兩個實際用例:例一,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惟元帥察之(【宋史・列傳第一百三十】)。例二,語云:天定勝人,人定亦能勝天。(徐枕亞【玉梨魂】第十四章)前一例,對舉使用『人定勝天』和『天定勝人』,『人定』和『勝人』之間出現了『者』,『天定』和『勝人』之間出現了『亦能』;後一例,對舉使用『天定勝人』和『人定勝天』,『人定』和『勝天』之間出現了『亦能』。
現代通常用法,『人定勝天』的意思是『分析一』。這一用法的產生和流行,有其外因和內因。一方面,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這是外因。到底開始於什麼時候,還無法確認,但可以肯定,在強調戰天鬥地的火熱時期,這一用法成了一個口號,一種指導人們行動的思想,深入人心。【人民日報】發表過一篇【人定勝天――記河北省人民的抗旱鬥爭】的文章,其中寫道:『天大旱,人大干,奪取豐收不靠天』的豪邁聲音,時時鼓舞著我們,使我們強烈地感到,有了黨的領導,群眾發動起來了,自然災害再猖狂,也一定能夠戰勝它。(19751223日)這正是歷史的記錄。另一方面,受到語言本身演化的影響,這是內因。時代的發展,引發人們對語言理解的變化,人們不會固守古人的原本用法。今天,當說『人定勝天』的時候,人們大都會根據對『定』、對『勝』的最熟悉的用法來理解。例如:最具權威性的【現代漢語詞典】,從試用本到2005年的第5版,都把『人定勝天』解釋爲『人力能夠戰勝自然』,『人///天』分別同『人力/能夠/戰勝/自然』相對應。一開始便參與和領導這部詞典編纂工作的學者,比如丁聲樹先生和呂叔湘先生,都是飽學之士,他們不會不知道古代原本用法,但是在這部現代漢語中型詞典中,他們只提了現代通常用法。
在對事物的認識和表述上,兩種用法有不同的觀點取向。作爲一種表述方式,古代原本用法可以稱之爲客觀理性式。即客觀地看待和評價『人』與『天』之間的強弱關係,認爲二者孰強孰弱可以相互轉化,顯得頭腦冷靜,富於理性。古文根底深厚的現代人,有時也會在這個意義上使用。例如:只知道人定勝天,而不知道天定勝人,同樣是錯誤的。(徐特立【怎樣發展我們的自然科學】)相對地,作爲一種表述方式,現代通常用法可以稱之爲主觀意志式。即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激勵人們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充滿豪情壯志。例如:如今的年輕人已很難想像那個時代人們的激情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力量。……那是一種人定勝天的豪情壯志,一種信仰的力量;那是一種自覺的奉獻,一種快樂的勞動。當然,主觀意志式畢竟反映的是人的主觀願望,並不等於就是事實。如果頭腦發熱,認爲一定會這樣,那就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下面這個例子,反映了一種冷靜的反思:我們曾經一度過高估計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相信『人定勝天』。(【人民日報】2001910)顯然,兩種表述方式各有其語用價值:客觀理性式,適合在對事物進行冷靜分析時使用;主觀意志式,適合在鼓舞人們排除萬難去奪取勝利時使用。對於帶有主觀情緒的說法,不能用客觀理性的標準去看待。『事在人爲、心想事成』等等,也是如此。
在詞義狀態上,兩種用法也有不同的理解選擇。這表現在『勝』和『定』這兩個詞的含義上面。先說『勝』。幾乎所有的詞典,包括涉及古代漢語的詞典,都把『勝』解釋爲『戰勝』。主觀意志式的『勝』肯定是『戰勝』,但對於客觀理性式來說,卻較難解釋『天定勝人』,因爲客觀事物按其自身規律運動和發展,不存在天對人發起意願性挑戰的問題。因此,最好把理性式中的『勝』解釋爲『勝於、勝過』。柳宗元:『人勝天,則善者行。』(【答劉禹錫天倫書】)陳光磊等編著【中國古代名句辭典】解釋道:『人勝天:人力勝過天力。』(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7月,877頁)這裡解釋『勝』,用了『勝過』,很恰當。再說『定』。主觀意志式的『定』是『必定』,用作副詞;客觀理性式的『定』肯定不是副詞,應該怎麼解釋?有的詞典用『人謀、人眾、人強』來解釋『人定』,但『謀、眾、強』都不是『定』字本身的直接含義。從最基本的含義看,『定』即『安/安定』。宗福邦等【故訓彙纂】,『定』字條下共列訓釋84條,15都是『安』;(564頁)【漢語大字典】所列24個義項,第一項便是『安定』。(1359頁)『人安定』,意味著眾人和順協調,因而能夠充分地發揮強大的潛能和力量;『天安定』,意味著大自然風調雨順,因而同樣能夠充分地發揮強大的潛能和力量。正因如此,人有可能勝過天,天也有可能勝過人。如果用『安定』來解釋『人定勝天』和『天定勝人』中的『定』,也許更符合事物的辯證關係。
語言發展的歷史表明,『人定勝天』已經先後出現了兩種用法。兼顧古今漢語的詞典,『人定勝天』詞條下面應立兩個義項。對『勝』和『定』的解釋,兩個義項應有所不同。
應該指出:在從古至今的歷史縱線上,詞語的用法往往有所發展。更常見的情況,是意義上有所演變,不大涉及語法關係的演變問題。比如『陳陳相因』、『鉤心斗角』,現代人的理解都跟古代的原本含義相去甚遠。有的情況,也會牽動語法關係的變化,但並不典型。比方『望洋興嘆』,『望洋』是個連綿詞,表示仰視的樣子,還有『Z洋、望羊、望佯、望陽』等寫法,原本不是『望著海洋』的意思。到現代,常常可以看到『望樓興嘆、望河興嘆』之類用法。這麼使用『望×興嘆』,顯然有其心理基礎,即內心裡把『望洋』當成了動賓結構『望著海洋』。這就改變了連綿詞『望洋』的原本結構關係了。然而,這畢竟只是活用,屬於修辭現象。由於理解上的變化而引發了語法結構的變動,『人定勝天』特別具有典型性。這類詞語,包括成語,到底還有哪些,一共有多少,各自的具體情況如何,很值得做深入的專題研究。
還應該指出:『人定勝天』中的『人定』,並未成爲漢語的一個具有固定性的組合單位,即並未『詞化』。有的詞典收入了『人定』的詞條,但表示的是『夜深人靜時』的意思。比如白居易【人定】: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又如王建【寄楊十二秘書】:人定猶行背街鼓,月高還去打僧房。
作者:邢福義,生於19355月,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語言
學科組副組長。主要著作有【語法問題發掘集】、【漢語語法學】、【漢語複句研究】、【文化語言學】(主編)等。前三種著作分別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文化語言學】修訂本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