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10|回復: 0

[汉语词典] 王越证新说:“胡同”是辽金老北京话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07-11-27 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法制晚报
质疑考证“水井假说”并不确切 中都遗址 三代犹存南城为根
咽喉小巷 南方弄堂北方胡同 寻根探底 辽代字典元朝轶书
王越证新说:“胡同”是辽金老北京话
王越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层层塑料和报纸,露出半块青灰色的砖。这是金代的城砖,上面有六道凹槽,横断面露出蜂窝状的小圆点。骡马市大街扩建时,他和朋友没费多大劲,就在一堆废墟里找到了半块金代城砖。  
他拂掉砖上的泥块说,每次看到它,都会想象过去宣南繁华的模样,那是北京城的起源地,古蓟城与燕国都城、金朝的首都中都、元明清三代的外城。这个“城”一直存在,带着北京最早的街巷胡同。
北京通档案
姓名:王越
年龄:65
身份:北京地理学会秘书长、海淀区人大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先后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六系副主任,北京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政策研究员。
出版书籍:《人文北京》、《中国市县手册》、《北京历史地震资料》等。
“水井假说”
胡同来源于蒙古语的水井
1978年,语言学家张清常先生提出“水井假说”,认为胡同可能来源于蒙古语音,意为蒙古语的“水井”。除了语言学上的依据外,他还提出:“由于蒙古人灭金的时候将‘中都’摧毁殆尽,很难探求金代胡同情况。”而且,“南城日渐荒废只存轮廓。”
在钦佩张先生为了考证胡同起源做了大量工作的同时,王越心里的疑惑也挥之不去:“南城怎么就‘日渐荒废只存轮廓’了呢?”进而质疑起了“胡同假说”的观点。张先生的书,他反反复复看了20多年,书中的主要观点,都能倒背如流。经过细致地考证和研究后,他终于在29年后提出:胡同的起源与水井无关,“胡同”是辽金以前,在北京宣南地区就已经存在的土语方言。
1978年,张清常提出“水井假说”,认为“‘胡同’在蒙语本来是‘水井’,北京的地名有‘二眼井’、‘四眼井’,可能就是这种命名的痕迹” 。因而假设胡同可能来源于蒙古语音,意为蒙古语的“水井”。 但他自己并不确定,多次说明:“从语言的角度来认识了解胡同,我不但所知甚少,疑问很多,认识的过程也是很迟缓的……看起来胡同这个问题牵涉面广,资料不足,还有许多疑难尚需深入探讨。”
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的《北京史》(北京出版社,1985),直接采用了“水井假说”,并在元大都的建设一节中提出:“当时把巷道称为i通或胡同,是蒙古语‘水井’的意思。”电影《老北京的传说》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对此,张先生在书中表示:“当初怎么解释‘胡同’这两个字,曾是个难题……看来大家又要求前进,继续攻克新的难题了。”
如今,“水井假说”的观点已经基本不受质疑,汉语大词典中对“胡同”一词的解释是:源于蒙古语,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后即为北方街巷的通称。
在研读张先生的书20多年后,王越说,支持“水井假说”的主要论点有:一为“南城日渐荒废只存轮廓”,金中都也被摧毁殆尽,很难探求金代胡同情况;二是“胡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的水井。
质疑
元明清三代 内外城并存
对于“水井假说”,王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辩证分析。
金中都城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东垣在今宣武门大街以东,南起陶然亭公园,北至魏染胡同、南北柳巷、南翠花街;南垣从今丰台凤凰嘴村至陶然亭公园以南;西垣在今广安门以西约两公里处,南起丰台凤凰嘴村,北至会城门一带;北垣在宣武门以北。
1215年蒙古人占领中都城,改中都为燕京,除金中都的皇宫被焚烧殆尽外,城墙大部分还在。城内的街巷胡同、衙门、商铺、佛寺道观基本没什么变化。
1267年,元朝在金中都城东北建设大都新城。从此元大都的范围包括了南北两城,实行南北两城制。南城是原金中都城,又称旧城;北城即在中都城东北的新城。
因此,金中都只是皇宫被摧毁殆尽,南城并没有“日渐荒废,只存轮廓”,而是作为元大都的外城,与新建的北城并存。明清两代,南城也依然作为外城存在,仍旧实行南北两城制。
元大都有井处
并不称“胡同”
张清常先生提出北京的地名有“二眼井”、“四眼井”,可能就是胡同以水井来命名的痕迹。王越认为这种观点并不确切。“二眼井”、“四眼井”等地名,都是出自北京明清以后的史料,用明清史料论证元代胡同起源,并不合理。他开了个玩笑说:“如果水井用蒙语发音的确为胡同,那么‘四眼井胡同’也该念成‘四眼胡同胡同’。”
此外,“四眼井”指的是井有四个井口,这样的井在元朝以前已经存在。宋朝时杭州就有方井(俗称四眼井)、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在钱塘门外),是唐邺侯李泌所开六井之一。《咸淳临安志》记载:“井,在蔫桥北,俗呼四眼井,水宜染紫,与他井异,染工多取焉。”安徽池州市也有“包公井”,又称四眼井。这些四眼井均在元以前,但它们所在城市中的小巷都不称胡同。
王越考证过,元代史料中有关于井的记载,都以汉语称井,并没有像“水井说”假设的那样使用蒙语。元代《析津志》中记载:“大悯忠寺有漆布井一口”、“崇元观在大井头近东”。他说,如果按照“水井说”的假设,那么大悯忠寺里的漆布井应该写作漆布胡同,大井头就该是大胡同头了。
辽、金、元三代,北京城被称为“人马之宫”。为方便牛马饮水,特别在水井旁设有石槽,再加上马车占地很大,所以水井都设在比较宽阔的地方。这些井并不在狭窄的胡同里,而是分布在城门口、庙前、大街、火巷等宽阔的地方。有井的地方称为施水堂,元代《析津志》中就有记载。城中凤凰池、钟楼东、集贤院、礼拜寺前、大长公主府对门、文明门内、齐化门外等地各有一座施水堂,都不在胡同里。由此也可以证明,有井的地方并不叫胡同。
明代胡同多以寺庙命名
王越把明朝《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载的胡同做了一个列表分类,明北京分五城(中、东、西、南、北)36坊,有名的街巷胡同共1288条,除城关外111条不计,总计1177条。其中以庙宇为街巷胡同名的201条,约占17.06%;以井为街巷胡同名的23条,仅占1.95%
其他以手工业、达官贵人府第、贸易集市为街巷名称的,比比皆是,都远远超过以井命名街巷胡同的数量。
观点 “胡同”为辽金前北京地区的方言
王越说,“胡同”是辽金以前北京宣南地区的土语方言。“胡”作为北方街道的俗称,在辽代以前已经出现。因为辽代已出现由俗音“胡”衍生的胡同专有名词“k”。“k”,字首从行,字身“胡”,意为咽喉,是咽喉小巷。“闳”、“k”同音,俗语称“胡”。
辽代字典中就有“k”
辽代幽州(今北京)法源寺高僧行均,已把作为小巷的专有名词“k”字编入《龙龛手鉴》。《龙龛手鉴》,原名《龙龛手镜》,四卷,全书收字26430个。
在辽代的字典中就出现了“k”字,证明辽代以前,北京地区已称小巷为胡或胡同,也就是说,胡同是辽金时北京宣南地区的土语方言。
南方“弄堂” 北方“胡同”
元朝时,在大都南北两城的南城中,流传有“血胡同”和“锦胡同”的说法,说明“胡同”可能出现在元大都新城建立以前。元代熊梦祥的《析津志》也称,“街制:……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i通。i通二字本方言”。
辽代北京地区方言念“i”为“闳”,俗语为“胡”,“i通”的文字读法为“闳同”,俗称“胡洞”,意为咽喉小巷。
而在南方,“i”按吴音读“弄”。 《南史》记载,公元494年,东昏侯被弑西弄一事。弄的古字是“i”,从此,小巷“i”又出现了吴音的“弄”字,南方人把弄也叫弄堂、弄通、i通、里i、里弄。
元大都人不说蒙语而说汉语
赞同“水井假说”的人都会拿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来加以佐证。书中记载“胡同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盖取胡人大同之意。”于是,“胡同本元人语”成了最佳的证据,再以“元人语”就是蒙古语,最后引出“胡同”是“蒙古语”。
不久前,王越收集到名为《老乞大》的一套书,足以证明元大都人并不说蒙古语,而说汉语。《老乞大》是元朝时高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有元朝和明朝两种不同版本。
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伴当,恁从那里来?
俺从高丽王京来。
如今那里去?
俺往大都去。
你是高丽人,学他汉儿文书怎么?
你说的也是,各自人都有主见。
你有甚么主见?你说我试听咱。
如今朝庭一统天下,世间用著的是汉儿言语,咱这高丽言语,只是高丽地里行的。过的义州,汉儿田地里来,都是汉儿言语。有人问著,一句话也说不得时,教别人将咱每做甚么人看?
从中可以看出,元朝使用的是汉语,高丽人到元大都来学习的就是汉语。那么,“胡同”是“蒙古语”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此外,《老乞大》中有一句写道:“胡洞窄,牵着马多时过不去。”可以说明在元朝及元朝以前,就有了“胡洞”二字。
元朝火巷盛 明代胡同多
火巷是南方普遍使用的街巷通名。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武昌古城南门外著名的商业区南市(今鲇鱼套一带)着了一场大火,被烧达一万多家。刚到任的鄂州知府赵善俊(宋太宗赵光义七世孙)为杜绝后患,采取了“辟火巷”的措施。
南方的城市沿河而建,巷弄弯曲且狭窄,南宋所创的火巷宽而笔直,巷两边还带有排水的明沟,使街对面的火势不至于蔓延过来。火巷比传统的巷和胡同要宽,这也有利于来往通行、行军作战。火巷作为比“街”低一等的道路,也流传到北方其他城市。
据元朝《析津志》记载,元大都城内有384条火巷,29条胡同。传统的“巷”里居住的是寻常百姓,而元朝迁入火巷里的都是当时的上层人士和富人,标志着火巷的地位远远高于传统的“巷”。
然而,明朝以后,除了东城明时坊保留有一条火巷外,其他的380多条火巷都在北京城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胡同,从元末的29条,增加到城内外459条,其中仅内城(元大都新城地区)就有347条。
王越说,深究起来,里面还有个有意思的典故。自汉朝以后,“i”字的音为“闳”,“闳”可以解释为“大明升于东”。这对于定都北京,兴建紫禁城的明朝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于是“胡同”开始普及起来,并改为“kh”。“h”取“洞”字的音和义,意为似洞的窄巷。汉许慎《说文》中记载:“h,通街也。”是我国南北地区对窄巷的通称。《老乞大》明朝的版本中,也从“胡洞”变为了“kh”。(撰文/记者 姚瑶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