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9|回復: 0

[汉语词典] “江郎才尽”新探(2)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12-17 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汉学网
江淹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中经常使用带有凝固、收缩、内敛意味的动词或形容词。据统计,在现存江淹的作品中,共出现“凝”33次,“隐”25次(不含《为建平王聘隐逸教》一次以及联绵词“隐辚”),“含”20次,“郁”20次(不含“酷郁”、“蓊郁”等联绵词),“敛”16次,“滞”15次,“晦”15次,“闭(s)”11次。这类词用得如此频繁,似乎不是偶然现象,这种行文特点应该也是他的内向性格的不自觉的表现。
  江淹在继承吸收文学传统的选择方面与宋齐时的多数作家很不相同。他的创作受屈原楚辞的影响很大。他有明显模拟楚辞的作品,如《遂古篇》、《杂词》、《应谢主簿骚体》、《刘仆射东山集学骚》、《山中楚辞五首》等;即使在其他诗文中,他也经常运用楚辞中的艺术手法,特别是以香草比人格的手法;他的《闽中草木颂十五首》序中说:“恭承嘉惠,守职闽中”,显然出自贾谊的《吊屈原赋》;在《灯赋》中,他直接赞美“屈原才华,宋玉英人”。他也很喜欢司马迁、嵇康等汉魏作家,他的《诣建平王上书》、《报袁淑明书》、《与交友论隐书》等有明显依傍《报任安书》、《狱中商梁王书》、《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痕迹。这种文学趣味与他的性格似乎也有关系。以上作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世俗社会相处大抵不甚融洽。屈原反复自叹“国无人莫我知”,司马迁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嵇康更是多怪少可、牢骚满腹、一肚皮不合时宜。因为江淹性格上与他们有相似之处,自然容易与他们产生共鸣;而他看重这些作家,又会反过来强化他的性格中孤独不合群的因素。
  关于江淹的事迹记载,有的也能反映出他的性格。他的《自序传》说:“(青少年时)所与神游者,唯陈留袁叔明而已”,又说“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这些话出自本人笔下,应当是实情。《梁书》本传说:“会南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吴兴令。”[4]249南朝时府主僚属向府主求官的现象很普遍,但是像江淹这样认准目标便固求不已的情况则很少见。结果这一行为触怒了景素,江淹被贬到吴兴任县令达三年之久,在仕途上遭到了一次很大的挫折。
  据《南齐书・良政传》,江淹与刘怀慰、袁彖友善;江淹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与别人的交往情况,如集中为数不少的与文友的唱和之作;从他的《伤友人赋》、《知己赋》等看,他与袁炳、殷孚等结下了深厚友谊。这种情况与本文观点并不矛盾。性格孤僻的人不会全无人际往还,他们在与众人交往方面有困难,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可能有真正的知心朋友。
  《梁书》本传说江淹“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4]247,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往往受到童年生活很大的影响,很明显,江淹的性格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又由于出身、经历等原因,江淹思想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自卑与自尊混合的形态。例如他屡屡自称“孤贱”,“蓬户桑枢之民,布衣韦带之士”、“愚陋”、“贱士”,而现代心理学认为,自卑感正是造成自我封闭的心理缺陷的根源。
  江淹的这种性格特点,前人已经有所认识了。隋王通《中说・事君篇》:“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江淹之鲠亮先几。”清王夫之《古诗评选》:“文通于时,……脉脉自持,一如处女。……故或谓之才尽,彼自不屑尽其才,才岂尽哉。”从不同角度提及了这个问题。
  由是可知,永明时期文学活动的群体性特点、江淹在官位年龄上与新兴作家的差距以及他的孤僻狷介性格,这些决定了他不能进入到新的文学活动圈中去;在新的文学风尚已经兴起的情况下,江淹此前创作的巨大成就和盛名、他的固执性格又决定了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也决定了他对新的文学风尚和新的作家群体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此外,这样一种对他的创作生命不利的环境变化,也很容易引起他原有的自我封闭这种心理弱点更趋于严重。这样,要他改变原来的创作风格就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了。从消极方面看,这是由于情势所迫;从积极方面看,这也未尝不是他与新的文学风尚抗衡较量的一种方式。当然,他不需要以文学创作作为谋生手段,也并未把它作为立志为之献身的事业,这两点对他作出这种选择应该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江淹集中有《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其一为:“江皋桐始华,敛衣望边亭。平原何寂寂,岛暮兰紫茎。芬披好草合,流烂新光生。冰雪徒皎洁,此焉空守贞。”其二为:“暮意歌上春,怅哉望佳人。揽洲之宿莽,命为瑶桂因。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若作商山客,寄谢丹水滨。”春冰形象显然是作者人格的写照,确信自身“皎洁”、又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合时宜、但是决心“守贞”即不去迎合外界形势,这与上面分析的江淹的性格特征十分吻合。“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一句,清楚地表现了江淹固守原先行为信念的态度。这两首诗俞绍初年谱说“或作于”宋泰豫元年,但没有说出理由。我想,它们很可能就作于永明年间,诗中所表露的正是他面对文学形势的变化所怀有的想法。
  永明时期作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富有群体意识、好奖掖后进。沈约在这方面可算是一个典型,当时著名的文人大都经过他的揄扬吹嘘;任P喜好交结朋友、提携后辈也是为人们熟知的;此外谢I“好奖人才”[1]352,曾经赏识过江革、到洽、孔觊;王融也赏识过柳恽诗作,向萧子良推荐孔休源,并请胡谐之推荐江革,等等。这与江淹的情况恰好形成鲜明对比。在江淹那里这些事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可以从反面证明,江淹的性格确实是他无法适应新形势、从而“才尽”的一个原因。
  江淹不能与永明文学相融合,应该与永明时期新兴的作家们也有关。由于文学观念趣味的不同,这些人本来对江淹就未必十分佩服,当江淹有了不合作的表示后,他们大概也对他采取了或隐或显的冷淡排斥的态度。这样双方自然难以发生接触。沈约当时以善于组织团结作家著称,又颇能赏异量之美;但是我觉得他那种逢人必赞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只是他为了保持“一代文宗”地位而实行的处世策略。既然江淹不能对他有什么妨碍,他也就不会主动与江淹联系了。(唐李冗《独异志》中说,沈约心僻恶,见人一善如万箭攒心。这与史书中的沈约形象判若两人。虽然是小说家言,但从两面性格的观点看,可能也有一定的真实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从个人角度看,江淹“才尽”在当时情况下是必然要发生的;但是就文学风尚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而言,这又是一个特别的、带偶然性的现象,它不可能对南朝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产生显著的影响。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关于江淹的那个有名的“郭璞索笔”的故事,我想很可能是由永明时期新兴文学群体中人的杜撰发展而来。他们与江淹是同时代人,在文学趣味上与他对立,江淹的情况当时一定是一个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他们中又不乏小说创作才能的人(如沈约作有《俗说》,任P作有《述异记》),因此他们中有人编造这样一个故事,自是情理中的事。
  
  [参考文献]
  [1] 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3]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3.
  [4] 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