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34|回覆: 0

[漢語詞典] 借代辭格的運用研究(5)

[複製鏈接]
濟世 發表於 2011-6-29 09: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三、借代辭格運作過程分析
   借代是漢語中的傳統辭格,運用極為普遍,借代不僅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格,同時是一種重要的語義轉移手段和認知思維模式,語義學家在研究語義轉移時,常常提及借代,認為借代是語義轉移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語境:借代修辭的約束機制
   語境是修辭的生命之源,沒有語境,修辭無從談起,『修辭以適應題旨情境為第一義,』語境又是一切修辭活動的規約,主體表達者在建構文本時,要考慮語境,接受者解讀文本時也要考慮語境,最終修辭效果的好壞,也是由文本對語境的切體程度決定的。
   根據語境學的原理,語境可以分為語言內環境和語言外環境。語言內環境包括上下文語境和修辭語言本身的屬性;語言外環境包括言語交際的目的、方式、文化背景、心理特點等語言外部因素。語境對於修辭的重要性已是眾所周知,下面看一下,借代文本的辨認對語境的依賴。
   不同的辭格對語境的依賴程度不同,有些辭格本身具有自足性,有形式上的標誌,如比喻格中的明喻、暗喻、迴環、頂真等辭格,它們的建構和解讀受語境的制約很少。還有一些辭格由於本身沒有明顯的標誌,而且臨時性強,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語境的制約,離開語境,這些辭格很難獨立存在。借代就屬於後者,對語境有很強的依賴性。
   ①【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乘堅驅良逐狡兔。
   ②宋周邦彥【滿庭芳•風老鶯雛】:憔悴江南客,不堪聽、急管繁弦。
   例①『堅』、『良』分別代『堅固的馬車』和『良馬』。從文內語境看,『堅』、『良』分別受『乘』、『驅』的支配,應該是相應的的名詞,聯繫後面文『逐狡兔』可以看出,應該是代『車』和『馬』。例②『管』、『弦』都指代音樂,是具體代抽象的方式。兩詞在文中受『急』、『繁』的修飾,又是聽的賓語,理應代指音樂。再看兩個現代漢語的例子:
   周立波【暴風驟雨】:這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馬……郭全海解下青騾馬,翻身上去攆玉石眼去了。
   根據上文得知,『玉石眼』是這種良馬的特徵,後一個『玉石眼』代這種馬。但若沒有上下作依託,讀者很難判斷後一個『玉石眼』所指,這個借代也就不成功了。
   王希傑【修辭學通論】中的一例:
   於是,一個青椰子掉進海里。
   靜悄悄,濺起
     一片綠色的月光。
   離開上下文語境,很難理解『月光』可以被濺起。而在這裡,椰子落入海里,濺起一朵浪花,在明月的照耀下,閃着光輝,因此,詩人以『月光』代閃着光輝的『浪花』,以超常的語言創造了一個藝術的幻象,以喚起欣賞者的想象,達到情感的共鳴。
   有些借代看起來受文內語境的制約不大,但受社會文化這個大語境的制約。如:
   ①唐劉禹錫【竹枝詞】(其九):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②宋辛棄疾【南鄉子】: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③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
   例①『銀釧金釵』是當時婦女常見的裝飾,這裡代婦女;『長刀短笠』是當時農民常用的工具和服飾,這裡帶農民。例②『兜鍪』是當時戰士的頭盔,這裡代戰士。例③因當時銀圓上有袁世凱的頭像,故以『袁世凱』代銀圓。
   此類借代,如果僅從文內語境考察,很難找到相應的本體。因此,必須着眼社會文化背景這個大語境,從外部語境中考察借代的依據。
  (二)聯想:借代運作的心理機制
   修辭作為一種言語交際行為,不但受社會心理的制約,也受交際雙方心理狀態的影響。因此,研究借代辭格要考察其心理基礎。由一個概念而聯繫到臨近的另一個概念,在心理學上叫聯想。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某一現象時,我們就會在這一對象的刺激下想到與之相關的事物,從而形成對客觀事物新的認識和體悟,這種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就是聯想。聯想是人類認識事物,儲存事物,提取記憶的方式,是借代辭格賴以存在的心理機制。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