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5|回覆: 0

[漢語教育] 『滿堂灌』緣何成了『滿堂問』?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08-11-3 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文匯報
傅海洋
   
    現代課堂,教師越來越關注師生之間的互動體驗,課堂提問成為最常使用的教學手段,昔日『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逐漸退出。
   
    為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一些教師常常會費心設計大量提問,但他們未必考慮到自己提問的質量如何、學生對提問的反應會怎樣、學生有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等問題。課堂實踐表明,教師提問過多或低質,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益,反而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因而,教師應重視課堂提問的質量和效益,而不是僅僅追求提問的數量。
   
    無論是常態的課堂教學還是公開教學,經常發現教師在教學中頻繁地提問學生,其中很多問題都是不需要學生思考就能直接回答的,並無多少價值可言。課堂提問因教師缺少『問題意識』,使課堂教學表現為機械、僵化的『師問生答』,大量的教學時間消耗在無效的問題上,降低了課堂效率。
   
    在一次隨堂聽課中,我細心地做了一個統計,任課教師在40分鐘裡竟然向學生提了110個問題!無獨有偶,最近在一本教育雜誌中,我也看到類似的案例:一位教師在短短5分鐘時間裡,隨口問了學生38個問題,學生也相應地作了38次回答!如此算來,在40分鐘的課堂里,從教師提出問題到學生回答完畢,平均每個問題只能享有20秒的時間。假如老師提問占用8秒,學生回答占用10秒,那麼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實際只有2秒。試想2秒的時間裡能思考出什麼來呢?且不談『師問生答』教學模式的滯後,就教學流程而言,如此多的課堂提問也占用了學生許多寶貴的自主學習時間。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要進行課堂提問。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是在經歷一些平常的事情中多問了一個『為什麼』,當他們費盡周折解決這些『為什麼』的時候,世界文明就一步步地向前發展。於是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發:發現始於問題,問題的發現和提出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關鍵因素。因此,課堂提問成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邊活動的紐帶,也是課堂教學得以推進和運行的動力所在。我們可以這樣說,課堂教學離不開課堂提問。
   
    那麼,教師課堂提問應該問什麼呢?【現代漢語詞典】對『問題』的解釋是這樣的:要求回答和解釋的題目;需要研究討論並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關鍵、重要之點。由此分析,問題必須具備足夠的驅動力,它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足以讓學生進行一番苦苦的思索;它也應當有一定的成果再現,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品嘗到解決問題的喜悅;同時它又必須是重要的,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問題』。因此,教師的問題應當有思考價值,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需要學生歷經真實的思考,運用多種思維方式的組合進行思索、研究後,才能尋求到問題的結果。教師還應注意自己的提問要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應當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思考後都能解決問題,並且讓那些學習基礎或能力暫時較差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或同學的幫助下也能夠部分地解決問題。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無需學生思考,學生隨口就能回答,這樣的課堂提問就顯得過於蒼白、沒有多少價值。
   
    此外,在師徒關係上,『學』的問『教』的,是符合邏輯的。在現代教學中,『課堂提問』至少也應該包含學生向老師提問,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問題生成的過程。在課堂里,問題生成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大於問題解決的價值,我們常說『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發現和生成問題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他們主動探求知識、構建知識,並運用已知經驗和學習能力批判性地審視學習內容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自行發現並生成問題,這應該是『課堂提問』的初衷。
   
    因此,教師如果有了這樣的『問題意識』,就不會出現『滿堂問』的現象,也不會因為無效的課堂提問占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課堂教學效率將得到真正提高。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