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3|回覆: 0

[古代科技] 『木牛流馬』考(1)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1-12-22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史論壇
【作者簡介】任乃宏,1963年生,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高級工程師。  


    由於三國故事的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中國民間破解『木牛流馬之謎』的熱情始終不減,不斷有能工巧匠造出各擅勝場的『木牛流馬』,轟動一時。遺憾的是,由於對製作『木牛流馬』原理的認識始終未達一致,大家各執一詞,聚訟紛紜,以至這一歷史的真相至今難以裸露。作爲一名歷史愛好者,無意之中發現了『木牛流馬』的核心秘密,當然不能『敝帚自珍』。故特做『木牛流馬考』於下,以就教於大方之家。


    一、【三國志】關於『木牛流馬』的原始記載


    研究『木牛流馬』,只能從陳壽【三國志】的記載出發。


    【三國志・卷三十三・後主傳】:『(建興)九年(231年)春二月,(諸葛)亮復出圍祁山,始以木牛運。……十二年(234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秋八月,亮卒於渭濱。』


    【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爲久駐之基。……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南朝・宋・裴松之註:【(諸葛)亮集】載作木牛流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爲牛頭,雙者爲牛腳,橫者爲牛領,轉者爲牛足,覆者爲牛背,方者爲牛腹,垂者爲牛舌,曲者爲牛肋,刻者爲牛齒,立者爲牛角,細者爲牛鞅,攝者爲牛F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w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y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此外,清・嚴可均所輯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六十二・蜀六】收錄有蒲元的三篇輯文,其一爲【與丞相諸葛亮牒】:『元等輒率雅意,作一木牛,廉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載一歲之糧也』。蒲元爲丞相諸葛亮的西曹掾。


    無疑,根據以上記載可以得出大家都會同意的如下結論:


    1、『木牛』和『流馬』的發明創意屬於諸葛亮。


    2、『木牛』和『流馬』是兩種運輸工具;


    3、『木牛』和『流馬』被諸葛亮的軍隊用於運糧草,因此,『木牛』和『流馬』肯定曾存於世間,絕對不是傳說。


    以上三點,就是我們展開進一步考證的基礎。


    至於對【諸葛亮集】所載之【作木牛流馬法】詞句的具體解讀,之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皆因未找到解讀的『鑰匙』,此處姑且不論。


    二、歷史上關於『木牛流馬』的其他說法


    1、祖沖之曾復原木牛流馬


    【南齊書・卷五十二・祖沖之傳】有如下記載:『(祖沖之)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祖沖之(429―500年)與裴松之幾乎同時,且南朝・宋、齊更迭並無大的戰禍,理論上講,祖沖之製造『木牛流馬』應該也是以【諸葛亮集】的『作木牛流馬法』爲基礎。遺憾的是,祖沖之造『木牛流馬』的資料也沒有流傳下來。祖沖之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科技天才,除復原『木牛流馬』外,還曾按古法製造過指南車。【南齊書・祖沖之傳】:『沖之少稽古,有機思。……初,宋・武平・關中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巧,每行,使人於內轉之。升明中,太祖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均以來未有也。』


    任按:祖沖之製造的指南車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的自動機械,且齒輪爲銅質。結合『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的說法,其復原之『木牛流馬』似乎也應該是運用齒輪原理製造的一種省力機械。


    2、宋・楊允恭的『木牛之制』


    【宋史・卷三百九・楊允恭傳】載:『楊允恭,漢州・綿竹人。……真宗即位(998年),改西京左藏庫使。……俄知通利軍,兼黃、御河發運使。會議減西鄙屯兵,以息轉餉,召允恭與崇儀副使竇神寶、閣門祗候李允則馳往經度,圖上郡縣山川之形勝。允恭因建議曰:「自環州入積石、抵靈武七日程。芻粟之運,其策有三。然以人以驢,其費頗煩,而所載數鮮。莫若用諸葛亮木牛之制,以小車發卒分鋪運之。每一車四人挽之,旁設兵衛,加戈刃於其上,寇至則聚車於中,合士卒之力,禦寇於外。」尋爲議者所沮而止。』


    任按:對楊允恭的說法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首先,楊允恭說『木牛』實際上是一種『小車』;其次,『每一車四人挽之』,說明『木牛』前行的動力爲人力,且需在前面拉。至於這種小車是『雙輪』還是『四輪』,楊允恭沒有說。


    3、宋・高承的說法


    宋・高承【事務紀原・小車】:『蜀相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餉,蓋巴蜀道阻,便於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


    任按:高承的說法同樣應該重視。因爲它印證了楊允恭的『木牛』需要有人在前面拉,而且車轅是在前面。其次,提出了『流馬』即獨輪車的說法。


    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事物紀原】十卷,明・正統間南昌・簡敬所刊。前有敬序云:「作者佚其姓名。」考趙希弁【讀書附志】云:「【事物紀原】十卷:高承撰。承,開封人。自博弈嬉戲之微,魚蟲飛走之類,無不考其所自來。雙溪・項彬爲之序。」』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