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01|回覆: 0

[古代科技] 明代大閩江口區域海洋發展探析(2)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1-9-8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環球科技報
二、成化後通琉球的朝貢貿易港口


  
    成化八年(1472),福建市舶司移至福州,泉州通琉球的使命終結。福建市舶司移至福州後,福州成爲專通琉球的朝貢貿易口岸,福州港也因此再度興起。明萬曆丙子(1576),戶科左給事中蕭崇業出使琉球,他詳細記載了從福建長樂梅花所去琉球的針路:


    『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船,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彭加山。單卯針十一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單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伍更船取枯木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那霸港),大吉。』⒄


    明手抄本【順風相送】爲這一針路提供了佐證:


    『正南風梅花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單乙取釣魚嶼南邊。用卯針取赤坎嶼。用艮針取枯美山。南風用單辰四更,看好風單甲十一更取古巴山,即馬齒山,是麻山赤嶼。用甲卯針取琉球國爲妙。』⒅


    明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遣行人楊載詔告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以其弟泰期人貢,與中國建立了穩定的朝貢關係。但是由於琉球國小民貧,生產力落後,明廷對勤守藩國之禮的琉球,給予了慷慨援助。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賜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⒆此外還賞賜琉球船隻,僅洪武、永樂年間就有三十號船。直至清代在福州還流傳著關於『閩人三十六姓』的故事,據(閩都別記)記載:


    『前洪武年間,賜琉球國閩人十八姓,至永樂中,又賜閩人十八姓,二次共三十六人爲大夫等官。夷官有姓,乃自此始。時永樂因國王尚巴志遣使齎表請封,遂遣太監正使柴名山、副使阮良,詔敕已到省城,選十八姓帶去封王並賜之。下西洋之太監鄭和,即帶蔡茁到福州,拜會封王太監,薦於十八姓之首。柴太監應允。』⒇


    此段傳說除了記載『三十六姓』的時間與史實有出入外,其它資料尤其是所賜『三十六姓』中,還有鄭和使團的人員『蔡茁』,而蔡氏確實是賜琉球『三十六姓』之一,因此頗具史料價值。明福清人郭造卿說:『後番舶人貢,多抵福州河口,因朝陽通事三十六姓,其先皆河口人也.故就於此。』[21]所謂『朝陽通事三十六姓』就是指明初所賜『閩人三十六姓』,這些人『知書者授大夫、長史,以爲貢謝之司,習海者授通事(翻譯)、總管爲指南之備』。[22]


    福州是全省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位於閩江的出海口,水陸交通便利,是福建的商品主要集散地之一,對琉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由於明廷禁止私人海外貿易,這就使福州對琉球的貿易地位更加重要,所以琉球想方設法以各種名義來華朝貢。但是無論琉球以何種名義來華,以朝貢貿易獲取經濟利益是其最終目的。因此,福州成爲明代三個對外朝貢貿易港口中最有活力的一個。據史料記載,從明成化元年至嘉靖末年(1465―1566)100年內,僅琉球來華朝貢就達78次,這還不包括名目繁多的諸如謝恩、進香、慶賀、報喪、請封等等,而明廷派出琉球的冊封使則僅有7次,二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