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2|回复: 0

学前孩子的社交成长指标

[复制链接]
沙舟 发表于 2011-3-2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少家长将早教机构、幼儿园当成孩子的社交圈,殊不知,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环境的熏陶和孩子不断地参与和经历而形成的。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社交能力发展的水平,可以帮助家长和幼儿园学校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M6 a  a/ f. y- N' f5 _6 Z
  3-3.5岁社交能力培养方法! b- k4 ~5 x9 E" x# k- i% A2 o
  说出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自己的住址、熟悉的朋友的姓名,说对5项。! k4 w* g  c* {& _& l# {0 m& b, ~
  熟练玩包剪锤游戏或接龙游戏,懂规则,懂输赢,想办法取胜。练习时先练手的单个动作,五指伸开――布,握拳――石头,伸开食指和中指――剪刀,然后教判断输赢(石头砸剪子,剪子剪布,布包石头,三次两胜为赢),然后随大人口令出手,准确、快,不许改变。
, C/ c+ M! C! ~5 ~5 M3 Z   3.5-4岁社交能力培养方法+ j. [3 X; |# g+ e
  分清自己和熟悉的小朋友或大人的性别,分清5个人。从外形、服装、声音区别,也注意到性器官的不同。
4 l% t$ [+ }; u' L. y9 J   找过家家玩具,会挑出玩具或参加的人物8-10种。可使孩子学会领导、分工合作能力,为进入社会打基础。
; u6 U0 {  @8 a' g& _' q   会玩丢手帕,懂规则。可使孩子学会游戏规则。( S; o3 ]0 ~- u0 q6 h
  摸黑取物2-4种,如到黑暗的熟悉的屋子取东西,可练习触觉和位置觉、记忆力、不怕黑的能力。" d  a$ H) i9 H8 P8 K4 K0 P" J4 P* h
  4-4.5 岁社交行为要求
" Y) P: ^" R+ a* D5 U% k7 A   介绍家庭住址,知道城市、区、街道、门牌号4项。4 S" X& g& J3 D- _# o" g
  知道在什么地方采购什么东西,如买酱油、买药、买冰棍、寄信,对5项。可平时多带孩子观察购物,获得实际办事能力。
: y; V# ~! m" @   4.5-5岁社交行为要求
$ ]) p) }7 W# @% A3 ^' b$ N/ O7 r   能认路、带路。告知目的地如幼儿园、商店,然后孩子带路,可练习空间方位知觉。9 d$ L& O( {( ~3 B2 h  c6 }, i: s( m
  乘交通工具去常去的地方,答对乘几路车、到什么站转车、看到什么标志进入街道、胡同,答对5项。可锻练记忆力。( r. \( y3 i# r1 ]+ D
  5-5.5岁社交能力培养要求2 F  R8 l: E- F/ }
  礼貌待客,能问明来意,向家长转达,或请客人留条,写下电话、地址。
& O4 K, e8 u" ~9 N7 m, g; t/ p) }) t   独自购物1-3种。练习方法,大人带孩子去商店,把要买的东西告诉孩子,拿整好的钱。以后可给不整好的钱,知道要找的钱。以后可单独去。可使孩子认识社会,加强与不认识的人交往。
& |- s9 {2 M4 y9 @3 Z$ T   会下至少一种棋,懂规则,如军棋、跳棋,会争胜负。
1 ]- C2 q; D8 W  A6 U   5-6岁社交能力培养要求, |' U* K: n5 P  J. z
  会称呼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护士、警察,知道不同职业是做什么的,答对10种。% Q; `: u: F4 K8 U! L1 J' g
  集体舞或集体操中会按节拍做动作。  \6 k- v+ g7 M# D9 S! w
  认识纸币1、2、5角,1、5、10、50、100元纸币,并互相对换,会买东西,知道应找的钱,可先做游戏练习。
/ [+ R/ b# d) E0 e   会看地图,认方向,知道住址。
# V6 I9 f. Y0 |. Z* V* n) K   6-6.5岁社交行为训练要点
& I5 S/ r- B. Y1 b8 B   有急事或意外发生,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如找家长或别人帮助,要知道①找谁,②去哪打电话,③号码,④家长单位,⑤所在地方等。' c& [" ]: h6 b9 C( Y9 e) `9 [$ q
  6.5-7岁社交能力训练要点3 s/ a3 o9 p7 X
  做家务,包括扫地,倒垃圾,取牛奶,取报,洗碗,洗手帕,洗袜子等,每天坚持做,可培养负责任、爱劳动的习惯。% j. e3 j  I$ S3 x' h
  外出办事的能力:到邮局取邮包,寄持号信等。可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增长社会经验。
' k4 x. \$ C1 @   孩子有一到三个好朋友,互相常串门,一起玩耍,认识对方的父母或家人。  晓英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