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8|回復: 0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8)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07-9-21 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三)

  鉴古知今。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正确地确实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应走的路。越来越多的同志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这并不是因为什么人突然发思古之幽情,产生爱古董的癖好。这是因为精耕细作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存在的现实依据,因此,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上文说过,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和那时相比,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变了,民族关系改观了,但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多地少的状况有增无已,那时形成的技术体系和生产结构许多方面并未过时,尤其是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是现今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十亿人口吃饭的问题仍然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离开这个问题谈农业现代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不存在大规模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依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产成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概括起来,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一整套农业技术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连作制基础上,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轮作复种和间套作的形式,这不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不足的困难,而且在对太阳光热的利用上也是比较充分和合理的。我们今天还要坚持多熟种植和合理的间套作。这样做会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但如果贪图机械化的方便而取消多熟种植和间套种,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地利用很充分,但并不是掠夺性的,他们很注重补充和培肥地力。主要方法一是施肥(主要是各种有机肥),二是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三是生物措施(主要是合理的轮作换茬)。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古代农艺的高峰,所以中国耕地种了几千年而没有种坏(从基本方面说),被外国人视为奇迹。

  二、合理利用自然界和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开展多种经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农民有许多出色的创造。例如利用秸秆、糠麸等农副产品作为牲畜饲料,同时又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肥田,农牧结合、互相促进。又如江南的某些地区合理而巧妙地安排大田力水面的生产,把种桑养蚕、池塘养鱼、大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以至养羊养猪等生产环节紧密地结合真情为,互相利用产品,形成合理的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农民还十分重视对农副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这些做法符合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因而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农业能在有限土地上养活众多的人口,也是与此有关的。

  有人把我国古代小农经营的农业说成是“单一经济”,而且这种“单一经济”是各种坏事的根源,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国古代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综合经济。同样而积的土地种粮比放牧能养活更多的人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我国古代农民还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使自然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因此,这种生产结构是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游牧民族我次入侵中原而不能改变这种生产结构,证明它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在我国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我国农牧分区也是基本上符合我国具体的,后来发生了一些偏颇,农牧关系出现了某种不协调。解决的办法不是实行“以牧为主”。在农区,应该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利用可能的条件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我不赞成不顾具体的自然条件盲目地把牧场改为农田。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游牧经济或单一的畜牧业是一种不稳定的脆弱的经济。在牧区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发展为畜牧业服务的种植业,使畜牧业建立在更稳固的基础上,同时应以适当的方式建立农区和牧区之间合理的经济联系。

  三、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抗逆措施。上文已经说过,我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和不利的自然条件斗争中掌握了客观规律的结果。其中一整套因时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和栽培的措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我国自然条件的深刻认识,是极其珍贵的传家宝。例如北方旱地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就很值得我们总结和继承。我国北方水资源有限,过分利用水资源又会造成各种问题,因此有人提倡“水路不通走旱路”。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对旱、涝、病虫害和冷害等自然灾害的防逆措施,不止是耕作,还包括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安排、种子处理、施肥、灌溉等生物和物理措施。我国很早就懂得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我国在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等低产田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历史告诉我们,现在的一引起鱼米之乡,原先是存在许多发展农业的障碍因素低产区,经过人们改造自然的长期斗争才有今天。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劳动人民发展农业生产的抗逆经验和气概,克服自然条件的不利方面,利用其有利方面,把低产区改造为高产区,应该是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途径之一。

  在肯定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同时,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传统农业说成一切皆好。我国传统农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落后的地区和落后的环节,甚至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即使是实践证明是好的精耕细作技术,也基本上仪在直观经验的水平上。又如我国古代农民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但由于小农经营狭隘性和盲目性,难以在更大规模上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建立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关系。我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中出现过农牧比例失调和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的情况。经济重心由华北移到江南,不能不说与华北地区自然生态平衡受到某种破坏有关。有些问题遗留到今天,仍然需要我们着力去解决。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看,作为农业发展的一种历史形态,正象原始农业必然为传统农业所取代一样,传统农业也必然为现代农业所取代。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虽然创造过光辉的古代文明,但由于它是建立在小农经营、手工操作、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观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主要是利用农业本身物质循环所提供的物资和能量,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能满足社会对物质和文化不断增长的需要。在世界古代农业中,我国传统农业成就最大,但也不可能摆脱传统农业固有的这种局限性。例如在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改进落后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明清时代农业工具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有些精耕细作区甚至还使用人耕。这是因为生产工具发展到一定限度时,小农经营规模狭小的传统农业自身再也提不出进一步改进农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迫切要求,而劳动力富余的状况又抑制了这种要求。明清时代单位面积产量较前代有了较大提高,但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粮食却下降了。虽然这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有关,并不意味着生产能力降低。当时农民除种粮外,还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因此,单纯根据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的数字断言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是不妥当的。但在传统农业形态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是毋庸置疑的。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口要为搞饭吃而奔忙,不能分化出更多的人口从事工业及其它经济与文化活动,这就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探讨我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资本主义为什么迟迟不能产生,原因是很多的,传统农业的这种局限性也不无关系吧。从现实看,传统农业的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不相适应的。必须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我国的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但这种转化不是对传统农业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在继承、发扬和改造传统农业中一切好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的基础上的创新。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