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08|回覆: 0

[古代科技]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農業的進與退(1)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1-6-21 09: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易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長期動盪,政權更替頻繁,游牧民族大量內遷,因此人們通常認為,這一時期北方經濟遭受嚴重摧殘,農業生產處於停滯和衰退狀態。(註:如李劍農先生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民戶流徙死亡,土地大片荒蕪,『黃河南北千裏之地,大部分始終淪為牧場』(【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稿】第32、48~49頁,三聯書店1959年版)。傅築夫先生指出:『這時北方經濟區不止是衰落,而且是退化,退化為游牧或半農半牧』(【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第三冊第32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毋庸諱言,戰爭確實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破壞,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這一時期的政治格局,南北對峙是主要的,大約佔了這一階段近400年時間的四分之三。對峙時期,南北雙方大致是以淮河―漢水為界,南北戰爭大多在這一線進行,黃河流域較少波及。十六國前期,游牧民族大舉進入,民族矛盾空前尖銳,戰爭也空前殘酷,這是北方農業真正遭受致命傷害的時期,但僅70年左右,而更多的則是相對和平的時期。由於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北方農業的發展也隨之發生變化,與漢代相比較,是有進有退。退,表現為由於人口流徙造成了部分土地荒蕪。但艱難的環境也促使人們為謀求生存而在農業生產領域付出更多的勞動和探索,從而推動了北方農業生產的進步。兩相對照,進更突出。
     一 耕作工具與耕作技術的進步  
  魏晉南北朝時期牛耕得到廣泛普及。我國的鐵犁牛耕產生於春秋後期,秦漢時期雖努力推廣,但尚未真正普及,『從總體上看尚未進入牛耕時代』[1]。在漢代文獻及畫像石中,兩牛牽引的二牛抬槓為主要形式。後世俗語云:『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自耕農民心願的寫照,也向我們表明,擁有30畝地才養得起1頭牛。像『漢初三傑』之一的陳平,其家庭可以說是秦漢時期小自耕農的代表,也才『有田三十畝』[2](【陳丞相世家】)。因此普通農民是很難擁有一犋犁的,漢代牛耕只能說是在地主階級中普及。武帝后期趙過大力『教民相與庸挽犁』[3](【食貨志】),也從反面證明了二牛抬槓制之下,普通農民牛耕實行之不廣。西晉以後單牛拉犁已很常見,在魏晉後期的壁畫中,其數量已超過了二牛抬槓。[4]不難看出,單牛方式將一犋犁的成本投入幾乎降低了一半,因此有利於牛耕的普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民族進入內地也使牛的數量增加,普通農民大都能夠養得起一頭牛(詳見本文第三部分),牛耕在這一時期才真正實現了大眾化,我國農業也才真正進入牛耕時代。【晉書・傅玄傳】言曹魏屯田:『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與宮中分。』說明在中原地區牛耕已普遍使用。前燕慕容氏在遼河流域安置流民發展農業,也『依魏晉舊法』,對全無資產的貧民,『各給牧牛一頭』[5](【慕容huàng@①載記】。上個世紀後半期發掘的嘉峪關等地的魏晉墓壁畫中,有大量的牛耕圖,僅在7號墓中就有7幅,估計總數約有20餘幅。其內容多為民間農耕,亦有軍事屯田,耕田者既有漢族也有鮮卑、羌、氏等少數民族。[6]這說明魏晉時期連偏僻的遼西和河西地區,牛耕也已與內地同樣得到廣泛普及。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在農業生產工具方面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畜力牽引的鐵齒耙。鐵齒耙即【齊民要術】中多次提到的『鐵齒@②楱』這是畜力耙最早的文獻記載(如【耕田】篇言開山澤荒田種黍jì@③:『耕荒畢,以鐵齒@②楱再遍耙之』)。目前我們見到的最早的畜力耙圖像資料是嘉峪關及酒泉等地的魏晉墓壁畫,最初的畜力耙皆為一根橫木、下裝單排耙齒,人站在上面很不穩便。例如6號曹魏墓出土的耙地畫像磚,畫面中一婦女揮鞭挽繩蹲於耙上,耙tíng@④下裝有許多耙齒,一頭體型健碩的耕牛在驅趕吆喝聲中奮力拉耙耙地,驅牛女子長發飄逸,使整個畫面更平添了幾分生氣。[6]嘉峪關及河西地區的耙地畫像磚共計約10餘幅,由此看來,畜力耙雖剛發明出來不久,但普及速度還是相當快的。  
  在牽引器具上,魏晉時期已使用繩索軟套,並可能出現了框式耙。學術界通常認為,『當時還沒有使用犁索』。至唐代曲轅犁才使用軟套[7](p246,318)。但在【甘肅酒泉西溝魏晉墓彩繪磚】[8](p54)中有兩幅單牛耙地圖,其中一幅為常見的單牛雙轅牽引的單排齒耙,另一幅則非常特殊:圖中一肥碩健壯之黃牛在拉耙耙地,牽引器具不是常見的長直轅,而是兩條繩索,由於正在行進中,繩索被拉緊繃直,如兩條筆直的平行線。耙後面的操作者,兩手各操一韁繩馭牛,左手近身,其繩鬆弛;右手前伸,其繩拉緊,似在馭牛右轉彎。四根繩索都非常清晰,不可能產生歧義,故其連在耙上的兩根繩索,只能是牽引農具的軟套。所用農具為兩平行橫木,其下不知何故沒畫耙齒,但從農具的發展過程看,後世只有框式耙而無框式耱,而且框式耙還兼有耱的平土功能,因此該農具不可能是耱而可能是耙(【彩繪磚】亦將此圖命名為『牛耙』)。軟套的發明使農田耕作真正實現了靈活快捷、操作自如;框式耙使耙地作業平穩安全,碎土效果更好,兩項發明一直為後世沿用。  
  在筆者所見兩漢魏晉南北朝五、六十幅耕作圖像中,軟套和框式耙都是第一次出現,應當是剛剛問世的新工具、新技術,而西溝墓這幅繪畫實際上是其推廣圖。在魏晉農耕壁畫中,從衣着、服飾、髮型及舉止看,耕作者皆為下層各族農民和屯田士卒,而惟酒泉西溝磚畫中的主人公與眾不同,其人面部端莊,臉型寬厚,眉目清秀,五官端正,為富貴之相。他衣服寬大、工整、平服,看得出是用料精細、做工考究,腰間飾以寬帶但不束緊。頭部髮結之上有一十分典型的飾物,造型流暢極具美感,具有魏晉士人和文官的風度。[8](p54)因此這幅磚畫可能就是當地官員士人在發明或推廣新式軟套和框式耙。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