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3|回復: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双季稻 (3)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1-6-27 10: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历史千年
2 间作双季稻

    除了再生双季稻 以外,宋代还出现了间作 双季稻和连作双季稻。14世纪中期一本名为《农田余话》的书中提到了福建地区再熟稻的情况,曰:“闽广之地,稻收再熟,人以为获而栽种,非也。予常识永嘉儒者池仲彬,任黄州黄陂县主簿,询之,言其乡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一垄之间,释行密莳,先种其早者,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刈去早禾,乃I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也。”这里是以福建的近邻浙江永嘉的情况去推测闽广再熟稻的情况的。也是过去认为,间作稻最早的记述。([6],217页)

    永嘉的间作双季稻又起源于何时呢?现有资料表明,永嘉的间作稻最早至少可以追述到宋代。因为在浙江永嘉的邻近地区浙江台州,已经出现了间作稻品种――寄生。南宋嘉定《赤城(今浙江台州)志》载:“以次言之:则献台、相连、寄生、第二遍之类是也。”([12],233页)

    “寄生”是什么?宋代的志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在后来的一些方志找到对于“寄生”的解释。明嘉靖《太平(今浙江温岭市)县志》载:“寄生,以寄种早禾中,故名,一曰晚儿。”([12],237页)后来,寄生和晚儿这两个名字又合二为一称为“寄晚”。清嘉庆《太平县志》载:“迩年竞尚寄晚,于早稻初活之时,即戽水布秧其内,早稻收时,高已尺数,遍野皆青。”([12],176页)所以,清光绪《黄岩县志》说:“曰寄生,亦曰寄晚。”([12],234页)由“寄晚”又引出了“继晚”这一概念。清光绪《太平续志》载:“稻禾,迩年竟尚寄晚,或谓之‘传稻’,或谓之‘孕稻’。按:‘寄晚’亦作‘继晚’,言继早稻而晚收也。‘传稻’俗名稻传谷,乃早稻割后,其根株再抽成谷者,非继晚也。传稻治痢甚验。孕稻之名未闻。”([12],176页。)和寄晚同时,还有一个概念在流行,这便是“补晚”。明弘治《温州府志》载:“春夏之交,分早秧曰:插田;又分晚秧,插于空行之中,曰:补晚。”([12],185页)

    一言以蔽之,寄生者,间作双季稻也。这种间作双季稻在明清时期的福建南靖、长汀、长乐、福清、连江、龙岩、泉州、永定,浙江鄞县、温州、瑞安、乐清、平阳等地,江西赣西地区龙泉、莲花、萍乡、万载、宜春、临江及赣东的宜黄等地,湖南与江西邻近的浏阳、澧陵等地,多有种植,名为“养儿”、“寄种”、“”、“补晚”、“禾”或“丫禾”。
  
    宋代方志中“寄生”的存在表明,间作双季稻在宋代即已存在,这比先前的说法要早出近三百年。游修龄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浙江的连作稻主要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延续最久的是间作稻(浙南为主)和单季稻(浙北为主)。若问浙江的间作稻起始于什么时候?可以从《平阳县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找到满意的记载。不过游先生并没有把乾隆二十四年作为浙江南部间作稻的起始时间,他在文章中进一步提到,“浙南一带的间作稻还可上溯至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温州府志》中也有间作稻的记述。”[17]我们这里所发现的,嘉定十六年(1223年)《赤城志》有关“寄生”的记载,连同这一地区后来方志对于“寄生”的解释,更可以将间作稻的记载上溯到宋代。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