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63|回復: 0

[古代科技]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8)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1-9-6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网理论
茶树在宋代江南各地普遍种植,丁谓的《北苑茶录》、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赵佶的《大观茶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以及其他文人别集、史乘均有茶树栽培及茶叶制作的记载。宋代江南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反映在比较科学地处理茶树生长和土、水、气候的关系,因地制宜培育优质茶树,采摘优质茶叶。福建的北苑茶是宋代名盛一时的贡茶。茶农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把握茶树生长与水、土、肥的关系,取得栽培优质茶的成功。如开畲作业,就是为了改善茶树生长的水土条件:“草木至夏益盛,故欲导生长之气,以渗雨露之泽,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其土,滋曼之草,遏郁之木,悉用除之。”[55]“若私家开畲,即夏半、初秋各用工一次。”[56]又如桐茶间作,也是为了使茶树生长得其所宜。开畲除草在唐末五代茶园是未见的,应该说是宋代茶树栽培技术的一大进步。此外,宋代采摘茶叶的技术也较前代讲究:“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日出露稀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立耗于内,茶反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采摘时“必以甲不以指”[57],以免损坏叶形。关于茶树栽种、施肥技术,唐韩鄂《四时纂要》已有记载,王祯《农书》卷十《茶》条所记即引用《纂要》,并无明显进步。
    桐的栽培已在茶桐间作时述及,桐木不仅为茶树遮阴,本身也具有经济价值,既可为木材,又可其子实榨油。
    染料植物有红花、兰。“红花一名黄兰,叶颇似兰,故有兰名,生于西域,张骞所得,今处处有之(花,地欲得良熟,二月末三月初种也)。种法:欲雨后速下,或漫散种,或耧下,一如种麻法,亦有锄培而掩种者。子科大而易料理,花出日日乘凉摘取(不摘则干),摘必须尽。五月子熟拨曝令干打取之(子亦不用郁),五月种晚花(春初即留子,入五月便种,若待新花熟后取子则又晚也),七月中摘,深色鲜明,耐久不g(读音vUe)……晒红花法:摘取即碓捣,使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更捣以粟饭浆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绞去汁,即收取染红勿弃也。绞讫著瓮器中,以布盖上,鸡鸣更捣,令均于席上,摊而曝干,以染真红,及作胭脂,其利殊博也。”[58]此外又有食品染料,如红盐,“邕州取新生草果人梅汁,盐渍令红色,暴干荐酒芬味甚高,世珍之”。草豆寇也可以红盐渍成红色,名叫“鹦哥舌”[59]。
    其次为兰,有木兰、松兰、蓼兰。种兰之法:所种之地必细耕三遍,“三月中浸子,令芽生”。作畦下种,一如种葵法。“五月中新雨后,即接湿耧耩(读音jiang)拨栽之,三茎作一科,相去八寸……七月中作兰淀”[60]
    甘蔗的记载见诸王灼的《糖霜谱》、洪迈的《容斋随笔》及一些地方史料。《糖霜谱》有种蔗法的记载。《容斋随笔・糖霜谱》云:“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冰。”林蔚文同志述及福建的甘蔗生产时曾引用《弘治兴化府志・艺文志》所载的宋代林蒙享《螺江风物赋》,记述了兴化仙游县甘蔗种植、蔗糖出口情况[61]。
    宋代江南水果品种繁多,最著名的是柑桔、桃、杨梅、枇杷、梨、荔枝、龙眼、橄榄等等。柑桔种植遍及江南各地,而以太湖地区、江西、湖南最为著名。已经出现一些著作记录柑桔栽培技术。如《桔录》、《避暑录话》、《鸡肋篇》等都对柑桔的种植(穴基、行距)、防虫、防寒诸项技术作了记述,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浙江的水蜜桃栽培至南宋时已有一定知名度。南宋《乾道临安志》记载说:“桃有金、银、水蜜、红穰、细叶红”等种。《嘉泰会稽志》也记载了肖山的水蜜桃[62]。这是我国水蜜桃的早期栽种的记载,是很珍贵的。杨梅产在太湖洞庭、浙江杭州。枇杷产在浙江、江东,有名的品种是栖唐枇杷与洞庭枇杷[63];另外福建枇杷也有些名气,《三山志・土俗类》记云:“其叶荫密,四时不凋,十月开花,四月熟。”[64]梨的产地有太湖地区、浙江嘉兴以及宣城等地,据《三山志》记载宣城乳梨其品甚佳。
    荔枝、龙眼是宋代南果中最负盛名的珍品。蔡襄的《荔枝谱》记载了三十几个荔枝品种,说明其栽培技术已相当先进。《荔枝谱》对荔枝的生长习性作了科学的记述,这是荔农生产技术的总结。如荔枝“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荔枝名品号“陈紫”者,传说是“其土肥沃之致”,所以“今传其种子者皆择善壤”,可见宋人非常注意寻找名品和土壤的关系。兴化的水荔枝,“浆多而淡,食之蠲渴。荔枝宜依山,或平陆有近水田者,清泉流溉,其味遂尔”。荔枝有大小年,“间岁生者谓之歇枝,有仍岁生者,半生半歇也”。“今年实者明年歇枝也”。荔枝成熟“未经采摘,虫鸟皆不敢近,或已取之,蝙蝠、蜂蚁争来蠹食”。采摘下来的荔枝用红盐之法保鲜。“红盐(读去声)之法:民间以盐梅卤,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读去声),修贡与商人皆便之”,“荔枝以甘为味,虽百千树莫有同者。过甘与淡,失味之中。唯陈紫之于色香味自拔其类,此所以为天下第一也”。所以,上述《荔枝谱》的记载,对我们了解如何培育优良的荔枝品种问题极有帮助。
    龙眼又曰圆眼。《岭外代答》卷八记载说:“荔枝,广西诸郡所产率皮厚、肉薄、核大、味酸,不宜曝干,非闽中比,佳者莫如兴化。海南荔枝可比闽中,不及兴化矣。广西诸郡富产圆眼,大且多肉,远胜闽中。邕州唯官庄所产数根绝奇,肉厚味长,又当与兴化皱玉比矣。静江一种曰龙荔,皮则荔子,肉则元眼,其叶与味悉兼二果。”大致上说,龙眼更畏寒,故生长地更靠南边。闽中、兴化是优质荔枝产地,再南如广西,荔枝之味逊于闽中;反之,龙眼以两广为上,广西的龙眼远胜闽中。还有荔枝、龙眼的杂交品种――龙荔,系属变种,“不可生啖”,“多食能生疾”。
    花卉的名种更多了,我们所注重的是那些经济价值高,已非纯粹观赏型的花卉。反映宋代花卉栽培技术进步的例证是花卉专著纷纷问世。刘的《芍药谱》、刘蒙的《菊谱》、范成大的《菊谱》和《梅谱》以及陈景沂的巨著《全芳备祖》等专著,均为历代所传颂。花卉除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价值和制作花茶、提取香精的工业价值。有关这些问题,将在本书的第四章第九节中述及。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