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3|回覆: 0

[漢語教育] 佛教大藏經的結集、流傳和漢譯(2)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0-12-8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文匯報】
 說起漢文大藏經的來龍去脈,我們不妨先簡略地說一下佛藏的結集、流傳和漢譯,再簡略地介紹一下【永樂北藏】之前漢文大藏經的寫本和印本。

  據說,在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之前的幾年,大約在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即佛陀涅。為了傳播和捍衛佛陀思想的純潔性,也為了統一弟子們各自相傳的佛陀言論,釋迦牟尼的弟子們曾經聚集在一起,對釋迦牟尼的規訓進行整理和歸納,有人回憶和背誦,有人質疑和確認,大致程序是:(一)回憶和背誦。由佛弟子優婆離和阿難分別誦出佛法的戒規部分和義理部分。(二)質疑和審定。經過其他佛陀弟子同意、或提出異議,然後共同認定。因此,佛經的開首語常為『如是我聞』。(三)編纂和分類。把共同認定的佛法編集出部類次第。(四)持誦與傳播。由誦經者、持律者持誦宣講。

  這種結集在佛陀之後的數百年中,據說經歷了三次(一說四次),佛陀的演說、言談、教導,即有關佛教思想的部分,後來叫做『經』(『達磨』,Dharma),佛陀有關宗教紀律的訓導,後來叫做『律』(『毗奈耶』,Vinaya)。此外,後來對佛教思想又有種種說明和解釋,這些並不是當時背誦和回憶出來的,是後來陸續產生的,這些叫做『論』(『阿毗達磨』,Abhidharma)。把經、律、論合起來,就是後來說的『三藏』,後來所謂『三藏法師』,就是指那些精通整體佛教典籍和理論的義學高僧。

  由於佛教在公元前幾個世紀的流傳中不斷膨脹和分化,從原始佛教中分化出上座部和大眾部,在上座部和大眾部之後分化為種種派別的佛教教團,從各種部派佛教後又生出大乘和小乘。所以,為了證明自己道理的權威性,也為了藉助佛陀說法來整肅教團的純潔性,更為了宣揚自己道理的正確性,此後的幾百年中,佛教徒又有過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結集,於是本來應當『如是我聞』、『出自聖口』的佛說,數量就變得非常龐大了,後世的種種新增新編的佛教論述也漸漸羼入其中。

  而這時已到了公元一世紀,這正是佛教傳入中國的前夕。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