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2|回復: 0

[快乐汉语] 老北京的土炕和谜语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08-6-2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京晚报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在母亲的笑话、谜语、故事中熏陶长大的。这些东西带着浓厚的时代和乡土气息,通俗、浅显易懂、诙谐风趣,摸得着,看得见,就在自己身边,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应当说,对于儿童的成长、开启心智、认识生活、接触社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小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天黑得早,外边又冷,为了不让孩子在外边乱跑,母亲会把我们拢在她的身边。于是,孩子们只能在屋里玩。
平房里都有一盘大炕,炕烧得很热,又点着炉子,屋里暖融融的。但在屋里,孩子们也不会老实,尤其是男孩子,会在炕上打闹、翻跟头,免不了磕碰。母亲这时会说:“炕都被你们跳塌了,都过来,给你们说笑话。”于是,孩子们都围过来,母亲抱着最小的,大一点的围在周围。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情景,仍觉得很温馨。待孩子们坐好,母亲先来一句开场:“说笑话,讲古今儿,打南边来了一个小母鸡,下8个蛋,孵9个鸡,你说古今不古今儿。”待孩子们的脸上出现好奇,不解,母亲又会接着说:“给你们破个谜,你们来猜。说‘破谜,破谜,家家闹贼,是什么?’”因为这个谜语说过许多遍,孩子们都熟了,哥哥会抢着说:“是耗子。”
那时候,人们多住平房,屋地就是土地,墁砖的都不多,墙角处,往往都会有一两个耗子洞,有时耗子会从洞里露出头向屋里窥视,见有人又会掉头回到洞里,也有胆大的耗子在有人时也会在屋里乱窜,爬上高桌吃人们剩下的食品或袋里的粮食,说它是贼也恰如其分。见有孩子回答出,母亲就会接着说“耗子,耗子,两头翘着,是什么?”“是船。”哥哥会抢着回答。“船,船,两头圆。”“是磨。”“磨,磨,两头坐,是什么?”母亲会接着问。“是压板。”压板,是我们的一种游戏,中间放一截圆木,上头放一块木板,木板的两端,坐着孩子,一起一落,虽然简陋,但孩子们玩得前仰后合,十分尽兴。
谜语还和食品有关:“打南边来了个白大姐,又没骨头又没血”,谜底是豆腐;“打南边来了一群雁,噼里啪啦就下蛋”,谜底是煮元宵;“打南边来了一群鹅,噼里啪啦就下河”,谜底是煮饺子;“打南边来了个跳登跳,不卖别的就卖药”,谜底是高粱任桃。这东西长在高粱的多半截高的地方,外皮白绿,鼓鼓的,打开,里头是黑的,其实这是高粱的一种病,但人们常常把它做一种菜。任桃掰下来,用开水焯了,切碎,放上盐和醋,当菜吃。也有的孩子掰下来就往嘴里塞,弄得嘴都是黑的;“哥俩一般高,出门就摔跤”,谜底是筷子。
也有的谜语挺有趣味,想猜到也要费一番脑子,比如“一条腿的地里生”,谜底是蘑菇;“两条腿的叫五更”,谜底是公鸡;“三条腿的佛前坐”,谜底是三爪香炉;“四条腿的地里行”,谜底是耗子;还有“叮当响,响叮当,又圆又扁又四方”,谜底是铜钱;“不点不点,浑身是眼”,谜底是顶针;“上坡下坡,一个兔子俩窝”,谜底是捎马子。捎马子本是人们旧时上街赶集买东西时搭在肩膀上的器物,前后都有兜,用它来盛东西。解放后,生活习惯改了,用得渐渐少了,但我们小时候仍可见到人们搭着捎马子上街。
还有的谜语,内容比较杂,最后是母亲把谜底告诉我们,因为我们那个年纪,多数都猜不出来:“一人有一个,全中国有十几个”。我记得猜这个谜语时,费了很大的脑筋;一人有一个,全中国有几亿人,怎么能只有十几个呢?见我猜不着,母亲才告诉谜底是属相。也就是这时,我对属相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属蛇,但那时人们多称蛇为“小龙”。
“远看花花朵朵,近看丝丝络络,不是鲜桃鲜果,为什么踮脚摘我”,谜底是支棱狗子。这是地里一种植物的果实,干后,若是人们光脚下地,会扎脚,脚被扎后,人们自然会踮脚取下;“我家有个老英雄,吃黑枣,拉山里红”,谜底是炉子;“当官不认字,头戴纱帽翅,平事它不管,专管不平的事”,谜底是木工的刨子;“不大不大,浑身是话,贴着一张纸,走遍天下”,谜底是信;“挨墙靠北,一动一张嘴”,谜底是墙柜;“四四方方一座城,里头藏着百十兵,柴灶窝里住,一擦就冒红”,谜底是火柴。我们前院的女孩子还会说这样一则谜语:“大头大,大头大,人人大头都朝下,你不信,去问你妈,你妈大头也朝下”,谜底是鼻子。这样的谜语还有不少,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淡忘了。
漫长的冬天,每到晚上,弟兄几个都会坐在热炕上,或是拥着炉子,听母亲破谜语、讲笑话和故事,至今想起当时的情景,仍会觉得很温暖亲切。这样的画面,现在还经常出现在脑海里。在母亲的谜语、笑话和故事中,让我们增长了学识,慢慢开始认识世界。(金克亮)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