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4|回覆: 0

[漢語詞典] 關於比較句和比擬句試析(2)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1-13 15: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15)頭種的西瓜,個個都有籃球大。  
  (16)地攤上賣的西瓜,個個都有你手裏的籃球那麼大。  
  底下加線的為無指成分,加點的為有指成分。『籃球』着眼點是該名詞的抽象屬性,而『你手裏的籃球』是有所指的某個實體。也就是說例(15)中的『籃球』,說話人取其『大』的屬性,藉以極言西瓜之大,是一種說明,當然有誇張的成分;而例(16)『你手中的籃球』則是說話人用以作為比較的具體對象,是一種敘實。也就是說,當人們想要比擬、誇張某一事物的性狀、程度時,往往選用認知心理中具有極端地位的性狀或程度的事物作為『比較』的對象,即『比較參項』。這時往往是非敘實的誇張。例如:  
  (17)『你孩子有多高了?』『我孩子?比書架還高了。』(引自陸儉明1999)  
  (18)半年不見,小女兒比桌子還高了。(引自殷志平1995)上述兩例的語義基本一致,我們以殷先生的例句為例分析其語義。小女兒一定是年齡很小,如按正常的成長一定不會有一般的桌子高,說話人在此想強調其高,故用其心理中的較高的事物作為比擬的標準,以極言其高。可變換此例為:  
  (19)小女兒比這張桌子還高了。拿『小女兒』與『這張桌子』相比,強調的是二者的高度差,應該是一種真正的比較,『這張桌子』高,『小女兒』更高,這是一種『雙項同向比較』。(參見周小兵1995)  
  2. 4通過比較結果的語義特徵辨析  
  比較結果大多由形容詞充當,可充當比較結果的形容詞大體分為兩類:『一類為「高、大、寬、粗、重」等,我們稱之為「高大」類形容詞;另一類為「低、小、短、窄、細、輕」等,我們稱為「低小」類形容詞。語法學界曾有人提出「高大」類形容詞是褒義詞,「低小」類形容詞是貶義詞。』(張豫峯1998)張先生在此想證明表比較的『有』字句裏『「高大」類詞語本身無所謂褒義或貶義,當這些詞語進入到句子中,他們的性質、狀態隨着句子所要表達的某種表意傾向的變化而發生偏移』。在此我們想用張先生的圖示和例子來說明本文的問題: (+表正值, -表負值,O表零點)  
     O             O             O  
 -      +      -      +     -      +  
        粗          粗         粗      
  (a)她的腰竟有水桶那麼粗。 (b)她的腰有小王那麼粗。 (c)她的腰只有柳條那麼粗。『例(a)的表意傾向重在強調「她的腰」不是「細」而是「粗」,因此形容詞「粗」的性狀處在正值。例(b)在表意上既不傾向「粗」也不傾向「細」,只是對「腰」的粗細進行衡量,因此形容詞「粗」的性狀處於零點,這樣的句子可說成「她的腰有小王那麼粗細」。例(c)的表意傾向重在強調「她的腰」不是「粗」而是「細」,因此形容詞「粗」的性狀偏向負值,這樣的句子還可以選擇表示性狀負值的「細」代替「粗」作D項,如說成「她的腰只有柳條那麼細」。』(比較結果張文稱為『比較點』,用D表示)也就是說『水桶』和『柳條』是人們極言腰粗或腰細的兩個極致,說話人正是取其抽象的屬性,故其性狀值有正或負的偏向,因此(a)、(c)句表達的是一種比擬,極言腰粗或腰細;而一般的比較則只是一種客觀的敘述,主觀上無所謂『先入為主』的概念,故表比較語義的例句(b)選用一個具體的客觀的事物作為比較參項。  
  三 餘論  
  比較和比擬兩種語義可以同寓於一種句式結構中,都是對事物間的關係加以陳述的語義範疇。廣義的比較應該是比擬的上位概念,即比較包含比擬,但狹義的比較和比擬應是同位概念,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比較側重『異同高下』,而比擬側重相似和修辭。以往的研究對二者的區別與聯繫重視不夠,把『比擬』和『比較』兩種語義範疇混為一談,不利于澄清比較句的發展演變過程。區別比較句和比擬句的異同對研究比較範疇的形成時間和歷時演變過程都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對外漢語教學也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作者:於立昌 夏群)



  參考文獻  


  陳 平1987 釋漢語中與名詞性成分相關的四組概念,【中國語文】第2期。  
  丁聲樹等1961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  
  陸儉明1982 析『像……似的』,【語文月刊】第1期。  
  陸儉明、馬真1999 【現代漢語虛詞散論】,語文出版社。  
  呂叔湘1942 【中國文法要略】,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主編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馬建忠1898 【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 1998年版。  
  王紅旗2004 功能語法指稱分類之我見,【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  
  夏 銘2000 比較與比喻,【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  
  殷志平1995 『X比Y還W』的兩種功能,【中國語文】第2期。  
  張豫峯1998 表比較的『有』字句,【語文研究】第4期。  
  周小兵1995 論現代漢語的程度副詞,【中國語文】第2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