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12|回覆: 1

[國學熱點分享] 廣東粵劇的發展歷史-粵劇的由來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1-3-11 18: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廣東粵劇的發展-粵劇的由來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 (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 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粵劇是廣州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享有『南國紅豆』的盛譽。流行於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東南亞以至歐洲、美洲、澳洲等華僑、華人居住地區也常有粵劇演出。粵劇是北方一些劇種,主要是戈陽腔、崑腔、徽班、湘班等與廣東本地民間曲調如南音、粵謳、木魚、龍舟等融合而成的。腔調以梆子、二黃、西皮為主。兼容並蓄、通俗易懂、音樂優美是粵劇的主要特點。



粵劇的發展歷史

  元朝以前

  粵劇的起源於中國民間齊言民歌的興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詩經】,但這是中國全部板式變化體戲曲如京劇、粵劇,以及詩讚類戲曲如上海越劇、黃梅調的共同起源。

  中國齊言體民歌,發展至中古時代,即魏、晉和唐代,達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學體式——唐詩。這些講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齊言體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廟的俗講表演中,不但形成說故事的內容,也加入了節以木魚的節拍特色。可是,由於長期處於社會低層,加上受外來音樂影響的宴樂〔或稱燕樂〕,在唐代一直為統治階層所欣賞,所以並沒有很大的發展。而由宴樂發展出來的詞樂,歷經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宮調的戲曲。

  元朝

  雜劇成了最受歡迎的戲劇種類。當時稱一幕戲為一折。以後只選演一幕戲便稱為折子戲。粵劇有很多劇目是由元朝雜劇流傳下來的,甚至某些粵劇的傳統戲碼是跟雜劇完全相同,例如【西廂記)、【竇娥冤】、【踏雪尋梅】、【倩女離魂】、【趙氏孤兒】等。

  明朝

  明朝歸有光所編寫的【莊渠遺書】卷九記錄了明代正德16年(1521年)欽差魏校的【諭民文】,內有『倡優隸卒之家,子弟不許妄送杜學。』『不許造唱淫曲,搬演歷代帝王,訕謗古今,違者拿問』等說話。這可以說是廣東有關戲劇最早的文字記錄。據【新會縣誌】記載,明成化初年,當地的『鄉俗子弟多不守本業,事戲劇度日』。明代嘉靖40年(1561年)【廣東通志】便有所記載:廣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戲為樂,諺雲正燈二戲』,並有『搬戲難成器,彈弦不是賢』的俗語,所以『江浙戲子至,必自謂村野,輒謝絕之』。這證明當時已經盛行大戲。

  到了明代,南戲的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經常進入廣東演出。根據【粵劇史】,廣東出現一個女花旦,名叫張喬,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戲子)。原籍蘇州的她出生於廣東,因為她母親是蘇州崑腔戲子的緣故被記載為崑腔班女戲子。可見各地戲班中人開始在廣東落地生根。[2]雖然廣東人受了外來的薰陶而開始學習演戲,但是在成化年間,學戲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灣太原霍氏族譜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學戲的家箴。後來漸漸才出現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

  粵劇不但吸收了弋陽腔的特色,並且與徽劇(安徽)、漢劇(湖北)、湘劇(湖南)、祁劇(湖南)、桂劇(廣西)有血緣的關係。因為所演的劇目、唱腔、音樂、表演方式等等,與徽、漢、湘、祁、桂劇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補裘】和【獨占花魁】這兩齣戲碼,【鏟椅】、【跳台】、【夜戰馬超】等南派武打劇,桂劇和粵劇完全相同。雖然說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實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區別在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組成,主要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可是有時候也可以包括一些農民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戲班。

  『未有八和,先有瓊花』在戲行中是無人不懂的。瓊花會館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根據【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當時瓊花會館坐落於『優船聚於基頭,酒肆盈於市畔』的大基鋪(即佛山市紅強街區)。當時會館門口有四條大柱,還有個亭子。館門口的牌匾是『會館』兩字,全館的面積比當時的祖廟還大。全館共分三進:第一進是鐘鼓,繼後有可拆可合的臨時舞台;第二進是瓊花宮大殿,大殿前是天階;第三進是會所。華光誕時戲行中人匯聚瓊花宮大殿祭祀華光帝。瓊花會館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邊的瓊花水埠,方便坐紅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據說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為戲船,後來加上帆哩,在船身繪畫龍鱗菊花圖案,船頭髹成紅色,因而稱為紅船。





廣東粵劇的發展-粵劇的由來
 樓主| 夏知 發表於 2011-3-11 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粵劇博物館見證粵劇曲藝發展歷程

作為重大城市文化工作目標,我市博物館之城的建設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我市博物館數量達到了17座。而落戶於道滘鎮粵暉園內的粵劇博物館就是反映東莞傳統文化的歷史資源類博物館,它在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增厚城市人文積澱,展示城市精神等方面將產生巨大作用。

    東莞粵劇博物館是收藏、整理、研究和展示東莞粵劇文化遺產的專題性博物館,它的建設得到粵港兩地文物界、粵劇界的領導和專家的大力幫助,是繼佛山廣東粵劇博物館之後的又一反映粵劇專題的博物館。作為我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重要項目,它是東莞粵劇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粵劇博物館雖然面積不大,但就精而美,巧妙的布局,詳盡的內容,豐富的藏品,讓市民們在一館之內盡知粵劇曲藝事業發展歷程。『從紅船到南國紅豆』講述了粵劇的成長和發展創新;『莞邑紅豆分外紅』介紹了東莞的粵劇名家、世家及群星;『曲藝之鄉』展風姿則介紹了莞邑曲藝種類、曲藝之鄉、演出情況等;另外還有很多粵劇知識的介紹說明。

    博物館裡的多數展品都是從各地搜羅回來的有關粵劇的珍貴文物,其中就有不少何非凡的後人、粵劇界陳氏家族、黃氏家族後人無償捐贈的珍品。

    何非凡侄女、粵劇名家何偉凌:『我好希望全世界人都知道何非凡,好榮幸能夠有一個博物館來展出他的東西,好希望我自己可以出一分力。有些以前的照片、曾經穿過的戲服拿出來可以給人對證一下,以前何非凡是穿過這件戲服的。』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社會各界對東莞粵劇博物館的建設都非常支持,並寄予厚望。

    粵劇名家陳小茶:『將歷史粵劇的發展方面,都能夠將它建成一個博物館,寫成這麼多文字,使到代代相傳,這點我們作為粵劇的老藝人,感到很高興。』

    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莫鵬:『內容好豐富,籌備了半年,能夠辦成這樣,十分不錯。以後的發展還要不斷精選與粵劇有關的藏品充實內容,這樣就更加好。』



(道滘廣播電視站記者:王艷)
廣東粵劇的發展歷史-粵劇的由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