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42|回覆: 2

[文學研究] 輝煌的愛國詞章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4-24 12: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劉乃昌

  辛棄疾是南宋時代一位英氣勃勃的愛國志士,是中國文學史上愛國詞人的傑出代表。他用詞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抒發了當時社會人群普遍關心的抗戰救亡的重大課題,表達了不甘忍受民族壓迫的愛國情操,以及反擊侵擾、統一中原的強烈願望,把詞的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峰。『言語妙天下,名德冠朝紳。』(韓玉【東浦詞・水調歌頭】)宋人稱讚辛棄疾的這些話語,可以說概括了他言行、道德、文章等方面的傑出成就。
  『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以稼軒那種宏大的襟懷和抱負,加上他超邁的才氣,嚴肅的創作態度,發爲詞章,自能動人心魄,蜚聲詞壇。范開謂稼軒當年『揮毫未竟而客爭藏去』,又說其詞『近時流布於海內者率多贗本』(【稼軒詞序】)。劉克莊稱他愛讀辛詞,『幼皆成誦』(【辛稼軒集序】)。這都說明辛詞在當時傳布甚廣。淳熙十五年(1188)稼軒四十九歲時,門人范開曾『裒集冥搜』,得百餘篇,編刊成【稼軒詞甲集】。以後續有編刻,南宋詞家劉克莊、劉辰翁等均曾爲稼軒詞寫序。【宋史・藝文志】著錄【辛棄疾長短句】十二卷,說明宋時刊本不少。今存稼軒詞集,最早者爲四卷本【稼軒詞】,分甲乙丙丁四集,有汲古閣影宋鈔本(商務印書館曾影印)。十二卷本【稼軒長短句】系辛氏身後刊行,收詞有所增補,今存元大德廣信書院刊本(古典文學出版社曾影印)。今人鄧廣銘以【稼軒長短句】爲主,參校他本,補入法式善、辛啟泰輯佚,得詞六百二十餘首,編成【稼軒詞編年箋注】,最稱完備。現對稼軒詞的思想和藝術成就作一綜合考察。
  豐富的社會內容稼軒詞悲歌慷慨,『率多撫時感事之作』(毛晉【稼軒詞跋】),社會內容空前豐富,而歌詠抗金禦敵、統一中原的愛國思想,更是它的中心主題。
  稼軒詞深切地反映了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現實。1125年,女真貴族驅使大軍南侵,迫使趙宋政權播遷江左,自此中原大地慘遭蹂躪、荒涼滿目,辛棄疾對此非常痛心。他舉目看到的是『吳楚地,東南坼』(【滿江紅】『過眼溪山』),『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他爲『剩水殘山無態度』(【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而深深痛惜;他唱出了慨嘆中原分裂的深沉詩句:『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漢宮春】『亭上秋風』),『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辛棄疾任江西提刑時所寫的【菩薩蠻】:『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用痛切的詩句反映了金兵侵擾下無數難民所遭受的嚴重災厄,體現了中原人民對江北故土的懷念和痛惜。爲送別友人杜叔高所寫的【賀新郎】,更爲深刻地描寫了這個災難深重的時代: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澹,風雲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愛國志士正爲恢復大業慘澹經營,中原大地默默地銷蝕著死難者的屍骨,而一些士大夫卻不顧國難,一味清談……『南共北,正分裂』,這簡捷的詩句,沉痛地道出了當時廣大人民最痛心的現實。
  稼軒詞抒寫了昂揚奮發的報國熱情。辛棄疾不僅處處關心國運,與時代風雲聲息相通,特別可貴的是,他投身於時代激流,參加到戰鬥行列,並把詞作爲呼籲恢復、激勵抗戰的有力武器。辛詞攝取最富於時代意義的題材,正面描寫了抗金戰役,如【水調歌頭】: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n血污,風雨佛狸愁。
  
  這是寫紹興三十一年(1161)的宋金采石之戰,當時虞允文指揮水軍,一舉擊敗完顏亮,贏得了南渡以來少有的軍事勝利。辛棄疾對水上戰場和軍容描寫得如此強勁嚴整、有聲有色,這體現出他對抗金戰爭的由衷嚮往和讚頌。當韓腚謝極籌劃開禧北伐時,辛棄疾寫了【六州歌頭】,『千載傳忠獻,兩定策,紀元勛。孫又子,方談笑,整乾坤』,鼓勵韓腚屑壇邢熱撕琦顧命定策的勳業,堅決實現北伐決策。用詞直接描寫和鼓動抗金戰爭,除了岳飛等抗金名將外,在南宋作者中還是不多見的。辛棄疾滿懷愛國熱情,在贈答、唱和、送別、祝壽時,都念念不忘激勵朋友關心恢復事業,爲抗戰盡力獻身。如他在史致道幕府即席賦詞,期望他:『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在爲韓元吉祝壽時,提出:『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爲先生壽!』在賀范南伯生日時,激勵他:『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在送鄭舜舉赴召時,鼓勵說:『此老自當兵十萬,長安正在天西北。』淳熙四年爲送別李姓友人而寫的【滿江紅】更是熱情奔放、豪氣凌雲。這首詞由時事說到李氏先輩的勳業,進而期望友人發揚前人的戰鬥精神,爲統一祖國勇於獻身: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爲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裴台月。
  
  辛詞中也有不少直寫個人英雄抱負的篇章,如【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的渴望馳騁疆場,【永遇樂】『千古江山』的自比老將廉頗,【賀新郎】『老大那堪說』的矢志試手補天等等,這些詞作字裡行間無不沸騰著詩人的愛國熱血和激情。
  稼軒詞表達了壯志難酬的無限悲憤。青年時代曾經揮戈馳馬、叱吒中原的辛棄疾,南歸以後竟備受排斥,『平生志願百無一酬』(謝枋得【祭辛稼軒先生墓記】),這不能不使他激憤滿腔,只好向詞作中傾瀉塊磊。稼軒這方面的作品,有的寫得深沉委婉,有的激越悲壯。前者如【水龍吟】中的『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木蘭花慢】中的『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都含蓄地透露了詞人胸懷恢復壯志卻得不到當軸者支持的苦悶孤寂心緒。名作【摸魚兒】,以春晚花殘的景象烘托作者的美人遲暮之感,以陳皇后遭讒被疏寄託憂讒畏譏、懷才不遇的心情,以暮煙淒迷中的夕陽殘照象徵南宋政權的暗淡前景,感情表達得更加曲折細膩。後者如別茂嘉十二弟所寫的【賀新郎】,由啼鳥的悲鳴發端後,借用歷史上四五個悲劇性場面,極力渲染一種悲壯氣氛,這顯然不是一般地寫別情,而是傾吐一種普遍的時代怨憤。過南劍雙溪樓作的【水龍吟】,寫作者幻想取出延平津中的寶劍掃蕩金兵,但在主降勢力的破壞阻撓下,這理想的雙翅不能不『欲飛還斂』,從而使『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湧向了詩人心頭。格調蒼涼悲壯,全篇迴蕩著愛國志士無地報國的不平之氣。辛棄疾在退閒中寫了大量貌似恬靜而實際飽含怨憤的詞章。如帶湖答李子永寫的【水調歌頭】,開端勸對方『君莫賦【幽憤】』,然而下片全以反語寫不平之鳴,正是一篇【幽憤賦】。隱居瓢泉時爲題園中停雲堂寫的【賀新郎】詞,上片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之句,把青山引爲知己,仿佛怡然自放於山林間,然而下片筆鋒一轉說:『江左沉醉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僅對那班不顧國家偏安,一味鑽營名利的官僚順手針砭,且高唱劉邦的【大風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作者企慕建立勳業的雄心。
  稼軒詞對主降苟安、朝政昏暗給予了尖銳的批判。南宋政權在我國歷史上是對外侮實行屈辱妥協的典型,趙s初期的振作氣象僅僅曇花一現,盤根錯節的主降勢力和昏聵官僚始終左右著朝權,這不能不引起疾惡如仇的愛國詞人的憎恨和反對。辛棄疾感嘆南渡以來缺少治國經邦的人才,他詰問道:『渡江天馬南來,幾人曾是經綸手?』(【水龍吟】)他鄙夷那些卑劣可憎的主降派,形容他們『野馬塵埃,扶搖下視,蒼然如許』(【水龍吟】『斷崖千丈孤松』);『世上兒曹都蓄縮,凍芋旁堆秋瓞』(【念奴嬌】『看公風骨』)。辛棄疾常把西晉清談誤國的王夷甫當作批判的靶子,如『嘆夷甫諸人清絕』(【賀新郎】『細把君詩說』),『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水調歌頭】『日月如磨蟻』)。這就借古喻今地鞭撻了南宋一些士大夫的苟安妥協、麻木不仁。這些庸俗官僚在朝堂上一味隨聲附和、保祿保命,根本不顧國家安危,【千年調】中所描寫的『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的醜態,正是爲他們勾畫的一副絕妙肖像。他們有時一唱一和,互相吹捧,辛棄疾把這些行徑比成『水底沸鳴蛙』,嘲弄他們說:『借問喧天成鼓吹,良自苦,爲官哪!』(【江神子】)辛棄疾有時把朝內這些腐朽勢力,比成翳蔽人間清光的陰影,在【太常引】中,他借用神話故事表達了『斫去桂婆娑』,讓人間『清光更多』的幻想。在一首詠中秋的【滿江紅】中,也表達了同樣的願望:
  
 樓主|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4-24 13:01 | 顯示全部樓層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倩蜚廉得得爲吹開,憑誰說?
  
  然而這些人間陰影在當時畢竟無力驅除,而南宋的政局昏暗卻有增無已,對此,辛棄疾用詞著力進行了針砭。他指責當時奸佞得勢、賢者受壓的『流水高山弦絕,怒蛙聲自咽』(【咽金門】『遮素月』),『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鐘啞」』(【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在【卜算子】中,作者借用李廣和李蔡的對比,揭露了賢愚不分、黑白顛倒的現實:『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爲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這些揭露現實的作品,在辛詞中是很富於戰鬥性的。
  稼軒詞還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和田園風光。辛棄疾長期退閒農村,對農村生活有細緻的觀察和體驗,他繼蘇軾之後把創作視野擴展到農村,寫了一批清新幽美的農村詞。稼軒以清麗的筆觸和通俗的語言,描繪了江南農村的生活小景,如【浣溪沙】: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牆沽酒煮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賣瓜人過竹邊村。
  
  農民有的踏水車澆高田,有的收早稻嘗新米,有的買酒烹魚慶豐收,陣雨掠過,涼意襲人,青竹叢生的村頭時有賣瓜人走過。詞人筆下再現的不是一般的山林野趣,而是獨具風韻的江南農村;不是沉寂恬靜的環境,而是充滿生產氣氛的生動畫面。【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寫茅店、社林、溪水、水橋,不但突出了江南農村的特點,而且借『驚鵲』、『鳴蟬』、『蛙聲』和『說豐年』的親切對話,顯示了豐收在望的喜悅,雖系夜景,寫來也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農村勤勞淳樸的風俗習慣,在稼軒詞中也得到了生動的反映,如【清平樂】描寫了辛勤勞動的一家: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一家男女老少都充滿樂趣地勞作,連最頑皮的小兒子也有適當的活計,『臥剝蓮蓬』一句寫盡了兒童嬌憨自恣的情態。再如【鵲橋仙】寫鄉鄰婚嫁喜事:『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鷓鴣天】寫村姑打扮起來看望外婆:『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寥寥幾筆就把農村淳厚質樸、充滿樂趣的生活氣象烘染出來。稼軒詞還反映了農村人與人之間的敦厚關係和農民的憂樂,如:『掀老,撥新醅,客來且進兩三杯。日高盤饌供何晚,市遠魚鮭買未回。』(【鷓鴣天】)『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浣溪沙】)沒有長期的鄉居生活體驗,是寫不出這樣富有鄉土氣息的詞作的。城市歌館和上層社會生活題材,一向充斥於詞壇,用詞反映農村生活的作品在詞史上屈指可數,正由於此,稼軒的農村詞雖然沒有更多地描寫農民疾苦,仍以值得珍視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而引起人們注目。
  然而,辛棄疾畢竟是封建時代的作家,他堅持恢復中原,卻不能不把推行抗戰決策的希望寄託於朝廷;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卻反對人民對封建政權實行反抗;他懷有積極進取的熱情,但在重重打擊磨難面前又不免廂搴途諫ァU庵種炙枷朊盾,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因而消極頹唐情緒和行樂玩世思想在辛詞中時有流露,甚至有個別作品公然詆毀農民起義。我們不能脫離歷史條件對古代作家提出過苛的要求,但對於他們本身的局限性和思想糟粕,還是應該予以指出的。
  獨特的藝術成就辛棄疾在詞史上異軍特起,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建立了足以領袖一代、雄視百家的獨特詞風。其詞作被人譽爲『大聲UO,小聲鏗,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辛稼軒集序】),『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堪稱爲矗立於兩宋文苑中的一座瑰奇多彩的藝術峰巒。
  稼軒詞不同於風情婉孌、搔首傅粉之作,而以氣魄宏偉、形象飛動見長。它很少有愁蘭、衰柳、雲屏、燕梁、繡簾、鸞鏡之類的環境物象描寫,而常常把蒼江、危樓、奔雷、駭浪等奇偉非常的形象,呈現在讀者眼前。以自然形象來說,辛氏筆下的湖、江、山、巒、雲、雨等,都有一種奔騰馳驟、不可羈勒的氣象,如:
  
  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沁園春】)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水龍吟】)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沁園春】)
  誰信天峰飛墜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滿江紅】)
  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漢宮春】)
  
  藝術形象無不映現作者性情,這些景物的氣韻正是與詞人恢宏的襟懷和沸騰的情感緊密契合的。辛詞中所寫的人物,很少粉白黛綠的蓮娃歌女、紅顏佳人,而以建功立業的王公將相、懷才不遇的有志之士、性行高潔的文人墨客三類人物爲最多。其中如功蓋一世的大禹、姜尚,金戈鐵馬的孫權、劉裕,功成身退的范蠡、謝安,懷忠被讒的屈原、賈誼,氣節凜然的陶淵明等人,在辛詞中都屢見不鮮。在這些人物身上,顯然凝聚著作者的理想,滲透著作者的憂憤和同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辛詞還正面刻畫了叱吒風雲的英雄形象: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滿江紅】)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空弦。(【八聲甘州】)
  
  這裡寫的是風姿英武的飛將軍李廣。辛詞不僅借古代名將寄託自己的理想,還描繪了詞人的自我形象: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水調歌頭】)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阮郎歸】)
  倦客新豐,貂裘敝,征塵滿目。彈短鋏,青蛇三尺,浩歌誰續?(【滿江紅】)
  千丈擎天手,萬卷懸河口,黃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騎弓刀,揮霍遮前後。(【一枝花】)
  
  這裡有的是寫實,有的是想像,但都表現了詩人豪俊的個性和英武的氣概。由於辛詞氣宇軒昂、形象飛動,就給人一種感情激盪、生龍活虎之感。【藝概】稱『稼軒詞龍騰虎擲』,【白雨齋詞話】說辛詞『詞中之龍』,『氣魄極雄大,意境極沉鬱』,這的確道出了辛詞的突出個性。
  稼軒詞融寫景、敘事、抒情爲一體,採用多樣化的手法,加強了詞的表現力。北宋婉約派小詞慣以情景二字爲詞料,多取比興體,至柳永發展長調,『長於敘事,有過前人』(【藝概】),稼軒承受柳永、蘇軾和初期抗戰詞的影響,把詞的容量和表現功能發揮到極致。他也善於比興手法,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蝶戀花】『九畹芳菲蘭佩好』,全篇用比興,以騷賦借香草美人爲喻的手法,寄託憂憤情懷。但稼軒詞長調多、賦體多,過乎前人。如夜讀【李廣傳】感其事賦【八聲甘州】,開門見山,直敘李廣故事,把人物情節作爲描寫的中心,借敘事來遣懷。這類敷陳其事的詞,有時也寫景,但多『即事敘景』,如【滿江紅】:
  
  車馬路,兒童泣。風雨暗,旌旗濕。看野梅官柳,東風消息。莫向蔗庵追語笑,只今松竹無顏色。
  
  它不同於『即景抒情』,而是以敘事爲主幹,環繞人物和事件來寫景。辛詞有時不側重敘事,而直接抒懷,如【賀新郎】: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全是寫自己的想法和認識。這種直瀉胸臆的賦體,在辛詞中較爲常見。辛詞還採用文賦鋪張排比的手法來言志抒情,如【賀新郎】『綠樹聽鵜』排比一系列歷史故事,來渲染悲壯的情感,被人比爲太白的【擬恨賦】。稼軒喜敷陳其事,傾談肺腑,寫來筆飛墨舞,淋漓盡致,宜於採用長調。長調篇幅恢宏,講究收縱、開闔、起伏等章法,便於作者綜合運用描寫、敘事、抒情諸種手段,盡情地馳騁筆力,最爲稼軒喜愛,因而辛詞中長調較多,如【水調歌頭】、【滿江紅】、【賀新郎】、【念奴嬌】、【水龍吟】等調,辛棄疾運用得最爲純熟和出色。
  
 樓主|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4-24 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稼軒詞的語言也是個性化的,它雄深雅健、博洽渾厚、舒捲自如,與一味鏤金錯采、爭濃鬥豔者迥乎不同。辛棄疾融化語言材料的氣魄極大,他徹底突破傳統詞家用語上的舊框框,不限於用詞家語言寫詞,也不僅長於點化前人詩句入詞,還廣泛地運用騷賦、散文、經典、小說乃至俚語,正如【蓮子居詞話】所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辛詞用典的廣博而精當是超過前人的。如在史致道席上所賦【滿江紅】,上片兩用典故:一爲『鵬翼垂空,笑人間蒼然無物』;一爲『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作者用【莊子】大鵬的寓言比喻史致道抱負宏偉、才能超群;用古代女媧補天的神話,激勵史氏以非凡的才能整頓殘破的江山。這不僅十分自然、得體,而且形象鮮明,能給人以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另一首【滿江紅】激勵友人:『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這兩句充滿豪氣的臨別贈言,系由【漢書】馬援的自誓和枚乘【七發】中語句剪裁錘鍊而成,含義豐富而又十分警策、精當。辛棄疾『胸有萬卷,筆無點塵』(【金粟詞話】),對歷史掌故常能隨手拈來,自然超妙,有些詞如【賀新郎】賦琵琶,『用典雖多,卻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白雨齋詞話】。這是其他詞家所難以做到的。辛詞語言具有散文化的特色,他喜歡融化散文句法入詞,但並不違反詞的聲韻要求。如【賀新郎】直接移用【論語】中的感嘆句『甚矣吾衰矣』發端,以下由嘆息交遊零落寫到自己的壯心不已,又化用南朝人語,寫狂放情懷:『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篇中多處融化散文句式,糅進語氣助詞,但不影響詞韻律美,反給人以氣勢貫注、自然宏肆之感。辛棄疾還摹擬不同的口吻,將對話穿插到詞中,如【沁園春】『戒酒杯使勿近』,作者呼喚酒杯到跟前,告以飲酒過量易害人的道理,雙方互有問答。【西江月】『遣興』寫作者醉意朦朧中與蒼松對話,風趣地表現了詞人的倔強性格,手法新穎,富有戲劇性。辛棄疾還常常於詞中言議英發、慷慨陳詞。如【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整個上片談形勢,談現狀,談抗戰責任,全以議論出之,但決不是押韻的論文,因爲這裡所用『天馬』、『新亭』、『神州』等詞,都是深含意蘊的文學語言,且句句貫注著作者熾熱的詩情。楊慎【詞品】說:『近日作詞者……以東坡爲詞詩,稼軒爲詞論,此說固當。』稼軒發展了東坡的傳統,不僅以寫詩的筆力寫詞,更在詞中馳騁議論,有的『以古文長篇法行之』(【復堂詞話】)。辛棄疾還光大了東坡的括體,廣泛地用詞括南華、騷賦、陶詩等等。詞到他手裡可說醉墨酣暢,任情揮灑,詞源滔滔,驅遣自如,充分體現了他駕馭語言的高超藝術腕力。
  稼軒詞以洪鐘巨鼓的高亢之音,掩纏綿悱惻的婉約之調,可以說是志士的絕唱、英雄的高歌。毛晉稱其『磊落英多,絕不作妮子態』(【稼軒詞跋】)。陳廷焯說:『稼軒詞仿佛魏武詩,自是有大本領、大作用人語。』(【白雨齋詞話】)這都概括了稼軒的基本詞風。悲壯激烈、縱橫豪宕、沉鬱頓挫,是稼軒詞的主調,許多名篇都體現了這些特色。但辛詞並不囿於一格,集中有【木蘭花慢】『用【天問】體』,【念奴嬌】『效朱希真體』,【醜奴兒近】『效李易安體』,並且還有【唐河傳】、【河瀆神】兩首『效花間體』,足以證明稼軒是頗重視兼融眾體、汲取各家之長的。辛詞中不全是豪壯非凡的英雄之歌,也有極嫵媚、極清麗或以俚俗、幽默見長的。如效易安體的那首【醜奴兒近】全用家常口語,【尋芳草・嘲陳莘叟憶內】充滿諧趣,多數農村詞寫得清麗雋秀。至於愛情詞,也寫得綿密動人,如【祝英台近】:『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寫情人離別,真可謂『昵狎溫柔,魂銷意盡』(【填詞雜說】)。【青玉案】小詞寫元宵佳節詞人穿越火樹銀花、人山人海的鬧市,偏向燈火闌珊的冷清角落,尋覓不同流俗的理想意中人,藉以寄託作者自甘幽獨的超邁理想。全詞用婉媚的筆調、絢麗的詞藻,烘染出一個無比美妙的意境,在辛詞中也是別具一格的。鄒祗謨云:『稼軒詞,中調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遠志齋詞衷】)劉克莊說辛詞『其濃麗綿密處,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後村詩話】)。這些評語正確地指出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說明豪放詞人並不是與婉約風韻絕緣的。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文學院)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