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75|回復: 0

儒学思想“仁”的变化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11-21 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仁最早是先秦时期所提倡人际道德(伦理)的统称。孔子当时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意识从在厚重的历史的实践中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仁的定义也还在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之中。

    仁本身第一命题,应该是有没有仁,要不要仁。按照现在的话说:要不要讲道德。孔子的回答是里仁为美。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证明的是仁存不存在。证明仁存不存在。孔子当时还没有讲“人之初,性本善”,也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论证。孔子论证仁时,多以君子与小人相对照,没有走人与禽兽之区别这样的路子。他更多走的实证之路,采取了证其一点,其余自明的方法。如对圣人的推崇,周公、管仲等历史人物和事迹的评述,正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告诉大家“仁是一个历史事实”及“吾欲仁而仁至矣”的这样的现实自我证明。

对于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用了启发法,归纳法,综合法,枚举法。但是孔子本身并没有给仁一个最为清晰明白的定义。这说明了几个方面的事实:

第一:这本身说明仁是必然存在的,故“吾欲仁而仁至矣”

第二:这本身说明仁作为一种道德思想体系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故“观过而识仁”

第三:孔子给出了仁的原则:爱人 当然,先不必管在当时现实条件下,孔子如何理解爱,孔子如何理解人。但是孔子解决了要不要爱人的问题。当然孔子也谈了如何去爱人,但是放到仁这个层次,孔子首先要回答的是要不要爱人。

第四:孔子之所以使用了枚举法,恰恰说明对孔子来说是正是力求一套完整的道德的体系,其所谓“恭则 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故“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孔子生逢之时,遇到了激烈的社会变革。在传统道德体系瓦解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新生事物和现象。退回传统固然是一种愿望,但面对新生事物和现象也是孔子无法回避的选择。所以孔子所倡行的仁,力求覆盖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力求覆盖到做人的各个方面。(当然他是有侧重点的,参见第六)

第五:围绕仁,孔子表达了众多的观点。“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孔子的学生有子对孔子的思想作的一个叙定,应该说这是符合孔子的本意的。孝是仁的固有之义。“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在这里宰我以“为礼,为乐”为由,希望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这里孔子的回答是“予之不仁也”,而不是予之不孝也。可见“孝是对礼来说,对仁来说是都是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内涵之一。仁的本来的含义应当和孝,特别是祭祀之礼有关

第六:仁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高端的贵族式教育。正因周的解体,官学开始下落到民间,但仁学思想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却有着鲜明的精英教育色彩。孔子的目标是“为政”,这是必须注意的。孔子强调孝,与其说强调的是一种民风,实际上更加强调的统冶集团内部的关系。因为君王诸侯因子孙不孝,家变导致国难的历史,在孔子眼里是相当鲜明的。所以,仁学(儒学)虽是私学,从其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来,其最早的立意,并不是立足于社会道德的普及式教育,而是其下落当然也会在民间的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在土人这一层次。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对孔子之仁学进行社会的定位。正所谓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并不是普遍实践的,离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一是以儒学为本的局面还相当遥远。在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的过程中,仁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却有着很微妙的趋势。

比方说,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在采取另外一种性善性恶论来论证的同时,由于孟子对于义的重视,义上升成为与仁相并列的道德概念。从恻隐之心出发,仁成为善的代称。这实际是重新定义了“仁”,并缩小了“仁”的内涵。如果说孔子在仁学上还有社会地位意义上君子与小人的分野,但是孟子多言人与禽兽之殊异,这样贵族土人与庶民百姓的都成为了孟子仁学的教育对象。从而使用了仁学的思想有了真正的社会普及意义。

其仁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礼仪的束缚,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到了西汉时期,儒学特别是儒教神学与封建政治的结合,仁的内涵和外延再次发生了变化。,故中庸上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天子固然以天下为亲,作亲民,但是“亲亲所杀”,“礼所生也”也就给儒学之“仁”框定了的内涵与外延,成为与义,礼,智,信一样的有独特指称的儒家基本品德之一

仁本身应该是包括“义,礼,智,信,勇,耻,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儒学后人也在极力充实的儒家道德体系的各个方面。但是“仁”在儒家首先体系中,虽继续作为儒家思想的代称和标志,如“行仁政”。但是仁本身的内涵在缩小,而有所侧重。儒学一词最终取代了“仁”,成为儒家道德的思想体系的总称。

附网文一则,供参考:

    春秋初期,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原则了。

《国语•周语》说:“言仁必及人。”讲仁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君臣关系,有两种关于“仁”的看法。一种是对君主仁爱、不埋怨仇恨君主。晋献公听骊姬谗言,要杀太子,人们劝太子逃跑,太子曰:“不可。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若罪不释,去而必重;去而罪重,不智。逃死而怨君,不仁。”(《国语•晋语》)另一种相反,爱道胜于爱君方为仁,意思与“道义”有所接近。公子絷要杀晋君而以重耳代之,曰:“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国语•晋语》)此观点与“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左传•襄公25年》)、“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按照墨家观点,为国谋利则属于义而非仁)”(《国语•晋语》)是一样的。

其次是家庭关系,也有两种关于“仁”的看法。一种是亲爱的情感,如“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尚书•金腾》“为仁者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9年》,“仁,文之爱也……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引文)另一种是礼让、尊敬之意,如冀缺因为父亲犯罪被贬为平民,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敬如宾,即所谓“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33年》);又如宋国公子之间相互礼让国君之位,即所谓“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左传•僖公8年》)

“仁”除了含有君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爱、道义(包括以亲民为道、尊敬、礼让等)等含义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含义。如:

仁者讲功。(《国语•鲁语》)

度功而行,仁也。(《左传•昭公20年》)

仁人不党。(《国语•晋语》)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悔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左传•定公4年》)

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左传•僖公8年》)

子产保留乡校,聚会议论施政,孔子称赞道: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31年》)

总的来说,这时的仁有亲爱、道义、知礼、勇敢、积功、不私党等诸德之意,是一个美好的德行,但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完整的、系统的阐述,也没有明确仁之于诸德中的地位和角色。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