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97|回覆: 0

[國學教育心得] 第二屆兒童文字教育會 改善識字教育 弘揚中華傳統漢字教育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10-19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關鍵詞 兒童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 文字教育 識字教育 弘揚中華傳統 漢字教育
來源: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科研與決策 第16期 總第249期

編者按:漢語教育是關乎國人的語文素養和中華文化傳承的大事,近年來世界範圍內出現的『漢語潮』也使漢語漢字教育成為走出國門的大事。識字教育是漢語教育的關鍵,它的科學有序發展,成為近期召開的『第二屆現代兒童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的重要議題。本期將會議綜述刊發出來,以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


改善識字教育,弘揚漢字文化教育傳統

——第二屆現代兒童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


  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協辦的『第二屆現代兒童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簡稱『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於 2006年4月23-25日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菲律賓等14個國家的38位代表,以及來自香港地區和內地同行共計180餘人參加了會議。其中,除包括30種識字方法的主持人外,會議還特別邀請了中國教育學會、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科學院以及浙江、江蘇等地的教育學、語言學、思維學、計算機等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開幕詞,大會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田慧生博士主持並作總結。

科學發展、和諧有融的會議藍圖
  朱小蔓所長在開幕詞中指出:這次研討會的召開是在我國貫徹科學發展觀、倡導和平振興的大好形勢下,在世界範圍內出現『漢語潮』的狀況下召開的。在這一新的背景下,中國語文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科研課題,它已經成為關乎全體中國人的語文素養和中華文化傳承的大事,也成為關乎到漢語漢字教育走出國門的大事。這就需要我們加快識字教育改革和語文教育改革的步伐,建立理論與實踐研究之間通匯交流的平台,提高識字教育科學化水平,推動語文教育課程設計及其體系結構改革的深入發展。
  朱小蔓所長還簡要回顧了 1994年首屆研討會召開以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以科學研究的精神,在對全國語文教學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經過『九五』、『十五』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的精心實驗取得的突破性實證成果和積累的成功經驗,並指出,這是貫徹時任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為大會題詞的精神、落實時任國家語委主任許嘉璐同志稱讚『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利在當世功在民族的大功德』的勉勵,在取得了『識字教育科學化』的共識下所展開的。多年來,研究者們以『快速』、『高效』為標誌,團結全國的研究力量,將漢字文化教育引上了科學化研究的軌道。十年過去了,我國的社會文化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迫切需要中國的語文教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希望本屆會議能深化識字教育科學化的途徑和方法,圍繞相關議題作充分交流與討論。這些議題是:
1. 交流十年來的新經驗、新創造以及面臨的迫切問題;
2. 世界各地漢語識字教育的課程教材教法的特色研究;
3. 漢語漢字教育的語言學文字學原理及認知心理研究;
4. 識字教育多媒體技術的推廣與識字教育現代化研究;
5. 學前兒童漢語識字教育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問題研究;
6. 識字教育評價研究與兒童智力開發、腦科學的研究;
7. 漢語識字教育與閱讀、作文、口語交際的關係研究;
8. 識字教育與其他各科各類學習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
9. 全球漢語識字教育研究組織與互聯網的合作與開發;
10. 各種漢語識字教育教材、教參、讀物的展示與交流。
  朱小蔓所長還代表中央教科所重申了大會的宗旨,即堅持『識字教育科學序化、儘早閱讀開發心智』的探索,堅定『讓漢語漢字走向世界、讓全球了解漢字文化』的信心,實踐『科學民主、和諧有容、務實熱烈』的學風,弘揚 『漢字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念。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全體與會者的共同努力下,會議獲得圓滿的成功,實現了預期的研討目標。法國教育部漢語 第一任專職 總督學白樂桑教授因故未能參加會議,他在給大會發來的賀辭中,坦誠地道出自己的心聲:『 由於剛剛從被任命為教育部漢語第一任專職總督學這一風暴中走出來,本來非常願意參加識字教學研討會,可是因為剛調任到教育部,這幾周都要出差,所以抽不出時間赴京,無法趕上貴方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對我本人是一個很大的遺憾。識字教學是漢語為母語教學及對外漢語教學極為關鍵的問題,所以貴方舉辦的識字教學研討會是我近年來最願意參加的一次研討會。 』

深化識字教育科學化理念
  長期以來,識字教育成效低靡,嚴重影響了兒童書面語發展的關鍵期學習,造成閱讀能力低下、習慣不良、方法不當。 1999年全國通用教材一年級全年的識字量下降到近現代語文教育歷史的最低點,即456個,遠不能滿足兒童發展的語言需要。因而,語言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維水平受到遲滯性負遷移,表現為語文教育整體水平每況愈下。這說明,我們必須樹立『以兒童發展的語言需要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必須開創出一條識字教育科學化的新路子。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識字教育科學化需要溝通識字教育與腦神經生理學、心理學和思維科學最新研究成果之間的聯繫;必須運用識字教育與現代哲學認識論、方法論等基礎理論;必須吸納以數字化技術為標誌的信息語言學及其應用的最新成果;必須融匯現代社會和諧、協作的人文思想。為徹底改變語文教育課程設計『缺乏系統序化意識』、語文教育研究者『知識結構單一』等不良傾向,本屆會議特別邀請了除語文教育之外其它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學科綜合研究——知識與人才的全方位結構群體,形成多學科、多流派、多層面的代表,特別是理論研究工作者和實踐研究工作者共聚一堂、暢所欲言的格局,從而為識字教育科學化、乃至中國語文教育課程教學的科學思考、序化設計與和諧發展,提供了學風民主、寬容的平台,開啟了理論創新的思路。對此,與會者有深切感受,獲益良多、反響強烈。
  大會收到近 200餘篇論文總計120餘萬字,涉及語言文字學、思維科學、認知心理學、信息語言學、少數民族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計算機技術和識字教育課程教學方法等諸多領域,最終正式出版的【識字教育科學化論文集粹】、【識字教育科學化方法選粹】和【識字教育科學化教學匯粹】等系列文獻,反映了識字教育研究的空前進步、學術空前繁榮,並表達了『大力弘揚識字教育科學化的理念,堅持吸納、豐富、完善、創新、推動整個語文教育進步』的共識。

識字教育注入語言文字學新理念
  百年來中國語文教育『少慢差費、怨聲載道』,說明中國語文教育的基礎理論出了問題。因此,正確認識問題產生的根源、把握問題的關鍵所在、確定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至關重要。研討會上,以著名語言學家呂必松先生為代表的一批專家學者,充分發表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和看法:
  1. 漢語、漢字是各具獨特規律、緊密關聯統一的語言文字系統。漢語漢字音形不對應的特點,不同於印歐語言;學習漢字、以及學習以漢字為載體的中文,只能遵循漢語、漢字自身的規律性。漢語、漢字的獨特性規律,需要建構具有這種獨特性規律的語文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當然也需要符合本體規律的【漢語學】和【中文學】基礎理論做指導。其中,識字是基礎,識字的核心是識形,決不能把學習印歐語言文字的『洋靴子』套在中文學習者的腳上。作為第二語言的中文學習,也必須遵循這個基本特點,脫離漢字識字教育的中文學習,不等於中文學習,必須杜絕培養『只會漢語不識漢字的洋文盲』。
  2. 漢字是形音義三者有機統一的表意文字,每個字都有特定的字理,人文性是寓於其中的本體特徵,識字教育肩負漢字文化的弘揚與傳承,需要融匯文道、情境、智能的協調發展。脫離識字學習『語言』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疏遠漢字文化,而疏遠漢字文化的語言文字學習則更是不可取的。決不能把專家學者教授的主觀設想當作決策依據,把低估兒童智力發展的實際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小鞋子』套在兒童的腳上。兒童識字必須從這個基點出發——滿足兒童發展的語言需要,這個『發展』是現代社會的、中華文化的、整體素質的綜合。
  3、漢字的生成性作為漢字規律性的核心內容,使漢字的識字教育的課程教學及其教材教法設計實現科學序化成為可能。因此,我們需要運用『集大成』的智慧,尊重長期實驗成效顯著的途徑和方法,提高識字教育效率,在兒童書面語發展關鍵期實現儘早閱讀的突破,改善中國語文教育長期以來的窘困狀況。與會代表將此確認為所有識字教育方法、流派的追求目標,也是解決中國語文教育所必需的理念。中國語文教育的出路在於運用現代科學的理念改變其『無序導致無效』的狀態,科學的語文教育始於識字教育科學化,所謂『科學化』就是『理念科學、設計序化、策略高效』。

識字教育吸納現代科學的新成果
  著名思維學者張光鑒先生在講演中指出:『我認為當前對漢字教與學方法的改進,應該和語文教學很有經驗的老師共同探討,用腦科學、神經語言學與認知語言學、心理學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對漢字、漢語教學法進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為漢字、漢語科學教育提供參考,是當前很重要的事。』這也正是本屆研討會的初衷之一,會議充分呈現並滿足了這方面需求。
  首先,學者們運 用腦科學研究成果,從 漢字在從象形文字到抽象符號的發展變化中將聲音、圖像、語意、符號整合為一體,以及漢字在重組新詞的高度適應性分析漢字的科學性,同時運用思維科學結合腦科學研究成果【相似論】的觀點,看國外認知語言學最新的『隱喻理論』和『相似性理論』的本質,並分析漢字、漢語發展建構過程中的科學性。他們指出,將漢字聲音與圖象進行匹配,以改善兒童視覺與聽覺神經語言生長中的靈活性,具有十分現實的重要意義。
  為此,與會者特別強調,當前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一些有豐富經驗的語文老師,讓他們了解腦科學中關於語言發育的原理和規律,用以改進教法。此外,根據腦科學對兒童 2—5歲語言的敏感期的研究成果,他們還提出了學齡前兒童在認讀一些常用漢字學習方法方面急待加強的建議。
  其次,語言學家、北京大學中文系徐通鏘教授在題為『漢字與認知』的報告中指出,聽覺和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兩種認知途徑,語言和文字是這兩種認知途徑的實踐和表現方式。印歐語社團的認知途徑以聽覺為基礎,視覺依附於聽覺,發展出拼音文字系統;漢語社團的認知途徑以視覺為基礎,聽覺依附於視覺,在文字的發展中用表意改造表音,最後形成以形聲組配為特徵的表意文字體系。它超越時空、『以不變應萬變』,任憑方言分歧,漢字的表意體系屹立不動,幾千年來沒有經歷體系性改造,在世界文字體系中『一支獨秀』,並且由此建構了華人特殊的思維方式。漢語、漢字的這種獨特性是漢語社團獨特的認知途徑的反映,它與大腦神經生理功能的聯繫不同於印歐語,這已為神經生理學的實驗所證明。漢字負載着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我們應該根據這種特點進行漢語、漢字教育,充分關注『形』的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機械地照搬國外的『語音中心主義』理論,否則母語教學和外國語教學都難以收到預期效果。
  最後,參與研討會的漢字編碼學專家、計算機軟件設計家、信息語言學家一致指出,漢字數字化信息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已經具備按照漢字字形規律,設計出符合兒童識字教育認知規律的漢字數字化技術。中科院軟件所首席研究員戴國忠先生更提出讓兒童從計算機鍵盤操作中解放出雙手的目標,從而為識字教育科學化技術展現了美好前景。通過研討,人們愈加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實際上以『語文技術』的普及為基礎前提,所以越來越多的計算機技術研究者開始廣泛關注這一主題,當然語文教育工作者也應有所認識、理解和吸納。
  腦科學、思維學、認知心理學、數字化信息技術研究證實了漢語漢字的語言文字學基礎理論研究,為識字教育和語文教育基本原理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使識字教育科學化和倡導科學的語文教育成為可能。

端正學風是改善語文教育的前提
  識字教育作為中國語文教育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中文教育的質量與水平。百年語文教育不盡如人意,首先是識字教育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兒童在書面語發展關鍵期掌握閱讀』這個最根本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科學理念造成的,而科學理念的普及需要學術民主、嚴肅實證,和諧有容的學風,否則,語文教育頹勢將很難得到遏制和改善。
  正如 韓國全國漢字教育推進委員會會長陳泰夏教授 指出的那樣,『大會提出「漢字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很好的——這是識字教育應有的理念高度。但是,這還是不夠的,因為漢字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在內整個東方最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國舊金山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劉英博士在詳細介紹了在美華僑後裔的學前兒童識字教育之後,坦言說道:『這是一次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研討會,只有這樣科學民主、和諧有容的學風,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法國教育部漢語教學專職總督學白樂桑教授直言:『 識字教學是漢語為母語教學及對外漢語教學中極為關鍵的問題,所以貴方舉辦的識字教學研討會是我近年來最願意參加的一次研討會。 』之所以發此感慨,是因為會議濃厚的學術氛圍及其研討目標深深吸引着他。
  新加坡教育部率領的代表團不僅生動交流了學前兒童和小學識字教育的寶貴經驗,而且精心準備了教材學材、教具學具的實物展示,受到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完全融入了和諧民主的學術氛圍。他們深情地指出,作為旅居新加坡的第二代、第三代華裔,希望中國一定要讓漢字文化走向世界,為此,需要『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率先搞好中文識字教育,拿出好方法、編出好教材,為漢字走向世界提供科學簡捷的方法。
  與會所有內地代表也一致認為,在當今社會狀況下,此屆研討會的科學民主、和諧有容的學風別開生面,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沿着這樣的學風走下去,中國語文教育一定會出現嶄新的局面。

憂慮與困惑、期待與嚮往
  良好的學風帶來豐盛的收穫和無限的信心,同時也促使人們更為冷靜地認識問題所在,其中,既有憂慮與困惑,也有期待與嚮往。
  首先,人們發現時至今日,就小學識字教育的一系列基本問題,諸如識字數量、字種、基本字等入門課題,還遠沒有取得共識,構建語文教育大廈更無從談起,課程、教材的基本決策缺乏先期的科學實驗的實證。
  第二,國內外漢語識字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反差過大。研討會上,國外同行大都涉及和關注作為第二語言的語言環境裡,學前兒童識字教育的理論、經驗、方法和成效。然而在母語環境中的中國兒童卻不准許識字,甚至實行英語學習,這種反差令國內外同仁費解。當然,更不能令他們理解的是,國內某些主流媒體連續以三個版面的篇幅,炒作『三歲兒童、 120天識字4000』的所謂學前識字『奇書』,甚至推向國外,適得其反。
  第三,在母語環境中進行識字教育,兒童識字的『頭口奶』(先識拼音還是先識基本字)究竟應當是什麼內容,以及採用怎樣的方法是科學合理的。認知科學研究成果早已
  證明, 4-6歲兒童口語發展水平已經具備學習書面語的需要和條件,適度識字讀書是必要和可行的;機械割裂與劃分口語和書面語學習的界限,甚至套用拼音文字方法,造成兒童入學學習的不適應,錯過書面語學習關鍵期,急需糾正。
  第四,漢語、漢字學習難,是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天方夜譚。法國學者白樂桑先生就十分詫異地發問:很奇怪,中國人怎麼自己說自己的語言難學?這一發問值得深思。時至今天,甚至還有一些政府官員在國家級報刊上著文講漢語、漢字有『五難』之多。這非但不是事實,也否定了所有研究者經長期探索取得的成功經驗。顯然,這也同世界興起的『漢語熱』不相協調,不利於漢語漢字和漢字文化走向世界。
  上述問題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其一,為讓漢語漢字和漢字文化走出國門,必須從根本上轉變非科學理念、改革國內識字教育和語文教育,『正人先正己』——國人應當在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率先作出榜樣;其二,科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充分證明漢語漢字學習並不難,目前已經創造的經驗、途徑和方法有效實現了『化難為易』;其三,以弘揚漢字文化、規劃漢字文化教育為宗旨,成立『漢字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立項研究漢字文化教育課程設計。正如北京大學語言學家徐通鏘教授特別指出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抓兒童的識字教育研究,確實抓到了根本。希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使兒童的漢字和漢字文化教育再上一個新台階。
撰稿: 戴汝潛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教學研究部 研究員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