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83|回复: 1

杨明明 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0-9-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726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rar (910.8 KB, 下载次数: 386) 文章转摘自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杨明明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西周晚期重器毛公鼎铭(集成 02840)曰:

“王曰:父,今余唯肈𢀖(经)先王命,命女(汝)辥我邦我家内外,(蠢)于小大政,(甹)朕立(位),虩许上下若否雩四方,死(尸)母(毋)动余一人才(在)立(位),引唯乃智余非,(庸)又(闻),女母(毋)敢妄宁,虔夙夕叀(惠)我一人,雍我邦小大猷,… …”

其中“引唯乃智余非 ”一句,各家断句释义争议颇大,多以“余非”五字连读,吴大瀓读为郭、廓,读为昏,言非余好大而喜功也。孙诒让释为高,读为《书·盘庚》“不昏作劳”之昏,训为勉,言余非以有勤劳而高人也。刘心源亦读 为廓,读为昏,言我非夸张及昏昧也。王静安读为余非庸又昏。[1] 杨树达先生则以“弘[2] 唯乃智余非”六字为句,“”三字为句。谓:“读为庸,又与有同,为古文闻字。此言:我居王位,惟女能知余之过失,当以闻于余也。”[3]裘锡圭先生[4]同意杨先生的意见,并对此句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和论证,谓“引唯”当读为“矧唯”,屡见于《尚书》,其义当与“亦惟”或“又惟”相近。训“庸”为“用”,谓“庸有闻”之“闻”指闻于君上而言。

按:杨、裘二位先生的释读于铭文文意最为畅通。但二位先生只是就毛公鼎一篇铭文而进行的讨论,我们联系其他铭文、甲骨文和文献语言时,发现“有闻”、“不闻”、“有不闻”等实为商周时常用语。王国维先生《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5]论及“古人颇用成语,其成语之意义与其中单语分别之意义又不同”是古书难解原因之一。“有闻”、“不闻”等由“闻”组成的类似词组即是王先生所谓的“成语”,在甲金文及先秦文献中有其固定的语境及意义。

“闻”之字形甲骨文作 006076.TIF(合集6076(合集7214007215.TIF(合集7215)等形,唐兰先生最先识出此字“乃闻之本字”[6]。董作宾先生谓“‘闻’原为报告、奏事之专字,从为耳字,从,为报告者跽而以手掩口之状。”[7]周初金文利簋()、盂鼎()字与甲文无大异,唯耳形已与人头部分离,中周以降,字形渐讹,作00062.JPG(逆钟00062毛公鼎223.bmp(毛公鼎02841)等形。《说文》古文作,从耳昏声,小篆作,从耳门声。魏三体石经作,《玉篇》作,皆为毛公鼎223.bmp之讹变。

《说文·耳部》:“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古文从昏。”金文中“闻”有用为听闻义者,如大盂鼎(集成 02837):“我闻殷述(坠)令(命)”,“闻”,即听闻。或借为“婚”,如乖伯归夆簋(集成04331):“享夙夕,好朋友雩百者(诸)闻(婚)遘(媾)。”又或假为“”,如彔伯簋盖(集成04302):“ 虎冟朱里、金甬(筒)、画闻()。”春秋铜器铭文中则有用作声音或名声传布、传扬者,则为引申义,如王子钟(集成 00182):“其音(悠悠),闻于四方。”王孙诰钟(新收418):“闻于四国。”

值得注意的是,“闻”在以下诸例中的用法:

1)逆钟(集成00060-3):毋有不闻智(知)。

2)谏簋(集成04285):“先王既命女(司)王宥,女某不又闻,毋敢不善。”

3)蔡簋(集成04340):(司)王家外内,毋敢又(有)不闻,(司)百工,出入姜氏令(命),厥又(有)见又(有)即令,厥非先告蔡,母(毋)敢又(有)入告。

4)宰兽簋(新收664):奠(庸)外入(内),母(毋)敢无闻(知)。

谏簋之“女某不有”陈梦家先生认为“某假作谋或敏。……不又昏即不有昏,即不昏。” [8]郭沫若先生则认为“‘女某不又,毋敢不善’句法与毛公鼎‘余非(庸)又(昏),女毋敢妄宁’相同,知某乃读为靡。否、鄙通。……即昏庸之昏本字,象人首为酒所乱而手足无所措也。”[9] 杨树达先生谓“某声古与无声互通。女某否又昏,即女无不有闻。” [10]按,谏簋字作04285-1.JPG04285-2.JPG,其字形与毛公鼎毛公鼎223.bmp字同,右所从耳旁有些残泐,当为“闻”字。当以杨树达先生说是,“女某(无)不有闻”与蔡簋“毋敢有不闻”同意,谓不得有事不上闻,为双重否定句。逆钟“毋有不闻智”与宰兽簋“毋敢无闻智”意亦相同,《说文·耳部》:“闻,知闻也。”《广雅·释诂》: “闻,也。”皆指闻知于君上而言。《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知之。”何休注:“由人,曰知之;自己知,曰觉焉。” 此皆周代统治者要求其臣下对所管辖的事要“无不闻知”,是册命铭文中的常用语,或曰“靡不又闻”,或曰“毋敢有不闻”,其或曰“毋有不闻知”,或曰“毋敢无闻知”,皆与毛公鼎之“庸有闻”同义。

“有闻”“有不闻”“无闻” 亦见于甲文,“闻”之字形作006076.TIF(合集6076(合集7214007215.TIF(合集7215),用例如下:

5)合集6076:……争贞闻,曰……

6)合集6077:其

7)合集7214:己亥卜闻,允其……

8)合集7215:……贞闻,曰

或曰“其来闻”,如:

9)合集1075正:庚子卜,王贞,王曰:其来闻,其惟甲不……

或曰“亡闻”,如:

10)合集1318反:……唐亡闻

11)合集6077:贞方亡闻

12)合集6167:贞方亡闻

董作宾先生谓“有闻”、“亡闻”之“闻”犹《淮南子·主术》“而臣情得上闻”之“闻”。接受此奏报者必有所闻,故同时亦有“知”之义。……在殷代,闻之一字,似已成为公文中习用之语,如偁“有闻”,偁“有来闻” 。[11]

按,甲文又有“有听”、“亡听”,于省吾先生认为“听闻同义”,“有听”、“亡听”当与“有闻”、“亡闻”义同 [12]。“闻”“听”之义当如董先生所说,即奏闻上达之“闻”,指使君主或上级听见,向君主或上级报告。甲文此义沿用至西周金文则曰“靡不又闻”,或“毋敢有不闻”,或“毋有不闻知”,或“毋敢无闻知”,或“庸有闻”。

《诗·大雅·云汉》:“群公先正,则不我闻。”与前文“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相对应,“不我闻”与“不我助”意当近似,“闻”与“助”皆为“群公先正”辅佐周王之责任,此“闻”亦与毛公鼎“庸有闻”之“闻”义同,为奏闻上达之“闻”。

 

19783月出土于河北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葬的臣谏簋(集成04237),内底铸铭文约72字,现存62字。

 

04237.JPG

(图像采自《殷周金文集成》)

 

 

隶释其铭如下:

隹(唯)戎大出于𬨂,井(邢)侯

戎,令臣谏□□亚

旅处于𬨂,王□□,

谏曰:拜手(稽)首,臣谏□

亡母弟,引庸又04237.JPG,子□

余灷(朕)皇辟侯,余(肆)服作

朕皇文考宝尊,隹用

康令于皇辟侯,匃□□。

04237.JPG字,或释“[13],或释“长”[14] ,按金文“望”、“长”作如下诸形:

望:(保卣·集成05415(士上盉·集成09454(庚赢卣·集成05426

长:长鼎·集成01968(长日戊鼎·集成02348(廿年距末·集成11916

“望”字人上从“臣”,“长 ”字人上所从为长发貌,与铭文字形皆不类。“庸有04237.JPG”似与“庸有闻”语例同,甲文有 018089.TIF(合集18089)字,与04237.JPG形相近,但甲文此片仅存一字,此字从耳从人,“听”字有从此旁者,如 014295.TIF(合集14295)、018094.TIF(合集18094),但纵观“听”之字形,未见有不从口者。而“闻”字除了其基本形体 外,还有作110003.bmp(合集10936正)、110003.bmp(合集20153[15] 者,字从耳从卩,甲文中“人”旁与“卩”旁有时可以相通[16],如:

110005.bmp(合集14294)—110005.bmp(合集8138正)

110005.bmp(合集8592 110005.bmp(合集14272

110003.bmp018089.TIF[17]为同字之异体,皆当释为“闻”。臣谏簋铭文之04237.JPG亦为“闻”字之省。铭文“臣谏□亡母弟引闻”,盖当读为“臣谏□亡母弟,引闻”,“庸有闻”正为金文常语,与毛公鼎铭文之 “庸有闻”同。所缺之字盖为一否定词,“亡”则读为“忘”,春秋早期叔家父簠(集成 04615):“用(祈)眉考(老)无彊(疆),(慎)德不亡(忘),孙子之(贶)。”“亡”亦读为“忘”可证。此句谓臣谏不忘同母之弟,又能常闻达于上。

197612月陕西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1号西周铜器窖藏出土的作册折[18]觥(集成09303)、作册折方彝(集成09895)之“”与018089.TIF04237.JPG字形相近,旧释为“望”或“圣”,盖亦为“闻”字。

又帅鼎(集成02774)铭文末句云:“自念于周公孙子,曰:余弋母第五册0170.bmp。”

 第五册0170.bmp字,摹本作第五册0170.bmp,其右人上所从更像“耳”形,其文作“第五册0170.bmp”,不知是否与“庸有闻”有关,由于整篇铭文释读难读较大,还需进一步研究。

 

 



[1] 诸说皆引自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毛公鼎三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6页。

[2] 当为“引”字。

[3]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毛公鼎三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6页。

[4] 裘锡圭:《说金文“引”字的虚词用法》《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61- 362

[5]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75页。

[6]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222页。

[7]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67页。

[8]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90页。

[9]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17页。

[10]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谏簋跋》,中华书局,1997年,121页。

[11]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67页。

[12]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59页。

[13]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79页。考古1979125页,释作“望”,读为“忘”。

[14]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34),,文物出版社,1988年,59页:“母弟引又长子□。”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 1985年,1576“长”字条。

[15] 刘钊、洪飏、张新俊编纂《新甲骨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649页。

[16] 刘钊:《古文字构型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42页。

[17] 《新甲骨文编》亦将018089.TIF形归于“闻”字条下。

[18] 器主之名作09303-1.JPG,字不识,或释“折”,或释“旗”,皆与字形不符,此暂从集成器名。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0年9月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9月10日

里人 发表于 2010-10-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好学术哦,看不懂,不过很多知识点,受教了——先逃再说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