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20|回覆: 0

談談我的國學經典培訓體會[轉]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0-9-20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轉自互聯網
(一)國學經典培訓體會
【論語】的最後一句話『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每個星期講一次課,整整用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講了87堂課,259個小時,一部【論語】終於講完了。這其中的過程雖然很漫長,如今回想起來,卻似乎就在轉眼之間。孔夫子的那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依然歷歷在目。
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鬥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公私不分等,老師說,君子見得思義,不佔公家的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的,也決不沾染。在聽課的過程中,後學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後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沒有學習之前,後學不知道什麼是孝順父母,也不懂得友愛兄弟,很少幫父母做事,更不會關心兄弟姐妹們,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噫,多年來,一直都在做着悖德、悖禮的事情,卻依然恬不知恥,還自以為是君子。如今,在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方面,後學依然做得很不好,需要認真的努力。
    【易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通過學習,收穫最大的,當是使我們明白了應該如何教育下一代。人不學、不知道,學習以後才明白,對於孩子,要培養他的敬畏之心,當他還小的時後,就要教他學會灑掃應對之禮,還要特別注重禮和樂的教化,拒絕電視和流行音樂,多聽古大德演奏的古典音樂,以長養孩子的中正平和之氣,『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留金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保得住;留經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遠之計。』教兒教女先教己,我們想把子女教好,如果自己沒有變好,子女又何以能學得好?我們要以三太、以孟母為我們學習的幫樣,孩子的功名利祿,命中自有定數,然而對於孩子的教育,必希其為聖賢路上之人。 這些都是在【論語】的課堂上學來的法寶。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盡在【論語】之中。遺憾的是後學還學得很膚淺,真的很遺憾。希望能加倍努力。
    感恩老師辛勤的教誨!
   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真誠的付出。謝謝您!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二)國學經典培訓體會
談修身養性
『學無止境』,對於從前的我來說,只把它當作一句警句來勉勵自己。如今,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才深切地領悟它的廣博內涵。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有專業知識,管理理論及能力,還應當多探討人生的哲學,修身養性,明確幸福的真諦,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提倡注意個人修養,推崇『修身齊家天下平。』我們今天所說的『閒時莫論人非,靜時反思己過』,『獨處靜思』,都說明了一個人只有在獨處中,在反思中,才能更清醒地認識自己,看清自己個性中的弱點,在反思中逐漸走向個性的完善。於是,尊重、賞識、寬容、謙遜,成為自己人格修養中的亮點,堅持不輕言放棄,成為自己事業的信念。『品格鑄造人生,性格決定命運。』成為我們學校德育工作的信條。而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認真、踏實、敢幹、創新的做事風格,寬厚謙讓的品格,將是我們的育人目標。
    至於養生之道,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這樣論說:養生的旨在於清靜無為,與世無爭,要善於鑽空子,就象庖丁解牛一樣,集中精神,依乎天理,遊刃於空隙,不碰硬骨頭。這樣就能象護刃一樣,使自己不受傷害。這是一種『養性金身』圓滑處世哲學。不過,它仍然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世界一切事物都有它內在的規律性,只要通過長期的反覆實踐,就能認識和運用它,再加上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我不欣賞這種『養性全身』的圓滑處世哲學,但我還是喜歡它給人的深刻啟迪。不過說到處世哲學,我還是喜歡【方和圓】中的『銅錢人生』,外圓內方,既保持做人的正值善良的根本,又不乏圓滑,能處理好人際關係。我想,在今天我們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人際關係融洽、和諧,家庭和睦幸福,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自己也因此心情舒暢,自然也就會『心寬體健』了。可見,能認識和運用事物的內在規律,掌握『外圓內方』的處世哲學,我們的人生會少走很多彎路。
今後,我要多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

(三)【國學經典與教育】學習心得
中華文化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國學經典中蘊藏着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智慧精髓。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內容博大精深,流傳的經典浩如煙海。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感覺國學不僅在廟堂上生輝,在民間照樣閃光。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於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曆程。
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聖賢的經典為基準,就是在元朝與清朝時,外族入主中原時,這種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變。這種以國學為基礎的教育,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與治國能臣。然而現代的教育,只是對人的智力與技能方面的開發加大重視,對於人的德育與做人做事方面卻不管不顧。其實一個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沒有德行,也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不會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裏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裏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教育讚歌—— 『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四)學習心得-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扶貧美德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裏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的吟誦中成長。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展現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的提出,黨堅持在根本理論陣地同時,對於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宣部【關於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意見】後,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薄熙來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對重慶市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行研究部署。去年6月以來,重慶市相繼推出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三大活動,目前 『三位一體』的群眾性活動成為了一項惠及人民、振興重慶的塑魂工程,起到了提振精氣神的重要作用。我們扶貧辦以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薄熙來同志關於『領導幹部要讀點經典』的指示精神為指導,為深入貫徹落實7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扶貧幫困座談會議的精神,廣泛宣傳改革開放30年來我市扶貧幫困的成效,謳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頌揚『苦幹脫貧,勤勞致富』的精神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產黨』的崇高思想境界,向全市扶貧系統發出了緊扣『苦幹脫貧、勤勞致富、感恩謝黨』的主題,進一步開展 『唱讀講傳』活動的倡導, 『讀好書、習美德、立良行』,大力宣傳普及優秀傳統文化,使每個人都能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中所深蘊的強大道德力量,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大力營造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喜慶氛圍,全力推動全市扶貧開發工作上新台階。
    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着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着『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嚮往。原來總以為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於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穿越兩千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讀了於丹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聖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為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更是一個競爭激烈、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面對着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適與他人的關係。【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幹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為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眾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一本名為【弟子規】的書: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時刻在我腦海裏閃現,讓我漸漸體會 『泛愛眾』所倡導的理念——博愛。世界上產生利息最高的投資是什麼?我從一個真實的故事中有了答案:美國有一個窮苦的大學生,為了繳付學費餓着肚子挨家挨戶去推銷貨品,已經陷入了絕境,準備放棄一切時,一位女孩看出來他飢餓的樣子,於是給他端出一大杯鮮牛奶。他將牛奶喝下後問道:『應付多少錢?』,女孩答到:『你不用付一分錢。母親告訴我,不要為善事求回報』。這個窮大學生聽了,覺得自己的身體強壯了不少,而且信心也增強了起來。就是這個窮大學生後來成了美國華盛頓醫院鼎鼎大名的朗格大夫,是女孩的慈善與關愛拯救了他。數年後陰差陽錯,那個女孩突發重病,家人將她送進華盛頓醫院時情況已十分危急。朗格大夫一眼就認出了這女孩,決心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使她康復。經過一段漫長的奮鬥後,朗格大夫終於幫她擺脫了病魔。出院時,醫院將醫療賬單送到女孩手裏,她不敢打開賬單,因為她確信:那一定是一筆需要她一輩子才能還清的醫藥費。當她顫慄地打開帳單時,出現在眼前的是這麼一句話:『善事的利息比任何銀行的利息都高。一杯鮮奶足以付清全部的醫藥費!簽署人:朗格大夫』。頓時姑娘的眼中噙滿了淚水。讓我們銘記『泛愛眾』的所倡導的理念,引領我們的行為,讓愛漫流,流入每個人的心。
    有位記者隨我們扶貧人到鄉村,曾這樣問道:『你們難道真的願意常年打交道於一個個窮得出了名的村子,奔波於崎嶇不平的山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輩子從事這勞心廢力的扶貧工作?』而扶貧人的回答是:『面對這片貧瘠的土地,面對生活貧苦的村民,面對一雙雙滿懷希望的目光,我唯有孜孜不倦的努力,臥薪嘗膽的苦幹,以盡扶貧人的一份社會責任,如此人生才更有意義。我今天的付出正是為了明天的不貧窮,我今天的努力正是為了鄉村明天的美好,因此,我願意!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是啊!正是因為有這樣千千萬萬懷着對祖國無限忠誠、對扶貧事業無比熱愛的同志,長年累月,兢兢業業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才構成了社會的和諧;正是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扶貧人,腳踏實地奔波在農村,心繫农民,不斷推動着 『三農』事業的發展,才築就了新農村美好的家園。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自豪,因為我是扶貧戰線上的一員;我追求,因為我的事業是扶貧。扶貧事業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可惜,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們的扶貧事業;遺憾,我不是畫家,不能用美麗的畫捲來繪出美麗無比的鄉村;更不是歌手,沒有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們平凡而偉大的扶貧人。然而,我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裏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裏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貧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扶貧讚歌—— 『凡是人,皆須愛』!『 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