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1|回覆: 7

[國學觀點] 爲什麼是一黨長期執政?

  [複製連結]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11-22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爲什麼是一黨長期執政?

  
  清朝的百維新,袁世凱復僻帝制,辛亥革命,新中國的共同綱領,證明用議會制度治理中國是失敗的,現在走向了一黨長期執政的局面,應當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如何解釋?謝絕憤青之言。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11-22 15:00 | 顯示全部樓層
『議會制度是失敗的』與『一黨長期執政』是執政黨自證的,無法他證。
從傳統文化 上看,孫中山的五權憲法與明代始萌的內閣有相似性,建議閱讀一下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在社會制度版塊里有。

點評

不同意此觀點,自清代末期到1949年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1-11-22 15:13
 樓主|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11-22 15: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雪峰山人 於 2011-11-22 15:20 編輯
延章 發表於 2011-11-22 15:00
『議會制度是失敗的』與『一黨長期執政』是執政黨自證的,無法他證。
從傳統文化 上看,孫中山的五權憲法與 ...


不同意此觀點,自清代末期到1949年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

雖然孫中山的五權憲法是好的,但在指導社會實踐上是失敗的,這個失敗原因是多樣的,但不能用這種多樣的原因來解釋孫中山的五權憲法是一定能很好指導社會實踐。

1986年3月,蔣經國下令成立『政治革新小組』研究政治體制改革問題。蔣經國晚年開放黨禁、推動台灣『民主化』並非形勢所迫,而是順時而爲。

我們應當站在中國現在取得的顯著成績來討論此問題,可能心情會平和許多。

點評

民國初期,五權憲法因孫中山職責無實,未有實行之可能。蔣氏民國時期,多是軍統訓政,未至憲政,蔣經國時期,台灣經濟及政治都要求進入憲政——則如現在之中國,需要臻於法治,不同的是,選擇有異,而選擇之何徑,非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1-11-24 10:59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11-24 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11-22 15:13
不同意此觀點,自清代末期到1949年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

雖然孫中山的五權憲法是好的,但在指導社會實踐 ...

民國初期,五權憲法因孫中山職責無實,未有實行之可能。蔣氏民國時期,多是軍統訓政,未至憲政,蔣經國時期,台灣經濟及政治都要求進入憲政——則如現在之中國,需要臻於法治,不同的是,選擇有異,而選擇之何徑,非視歷史過往,乃是現在未來。台灣步入憲政,其選擇依據是民生民權,與五權憲法雖異而質同,統治者有勇於放下個體利益,視百姓民生爲上,現在中國能否做到?
ps: 賊至人傷亡,乃賊有罪,豈反言人之活也悖於天理?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11-24 11:28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民主改革拋棄了考試權,導致當初孫中山所嘲笑的美式民主弊端現於台灣,實在是民國精英之失敗

點評

自由選舉也不是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唯一和必須的條件。現在我們由中國特色轉而提出中國道路,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共同影響下,爲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一種探索。 現在都市有住戶居住小區,出現了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1-11-24 16:21
 樓主|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11-24 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延章 發表於 2011-11-24 11:28
台灣民主改革拋棄了考試權,導致當初孫中山所嘲笑的美式民主弊端現於台灣,實在是民國精英之失敗 ...

自由選舉也不是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唯一和必須的條件。現在我們由中國特色轉而提出中國道路,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共同影響下,爲達到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一種探索。

現在都市有住戶居住小區,出現了業主和物業兩個方面,這兩方面的人應當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人,但是在業主和物業之間,我沒有看到民主,更多地是看到了專制管理。換言之,業主和物業之間有是的只是專制管理的默契。
鏡花 發表於 2011-11-26 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情所致,無需多講

點評

精闢, 有朋友問我何謂命運,我說,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生命歷程,老時回顧所見即其命運  詳情 回覆 發表於 2011-11-26 17:23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11-26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鏡花 發表於 2011-11-26 15:08
國情所致,無需多講

精闢, 有朋友問我何謂命運,我說,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生命歷程,老時回顧所見即其命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