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36|回復: 0

[儒家文化] 崇尚道德、才尽其用,才是应有的社会风气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7-4 15: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代选人、任人都是根据才德和贡献,确立『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的选人标准 ...

古代选人、任人都是根据才德和贡献,确立『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的选人标准 ...

【禹曰:『俞哉!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而用之,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以车服旌其能用之也。谁敢弗让?敢弗敬应?上唯贤是用,则下皆敬应上命而让善也。帝弗时,敷同日奏,罔功。帝用臣不是,则远近布同,而日进于无功,以贤愚并位、优劣共流故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禹曰:「俞哉!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而用之,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以车服旌其能用之也。

黎,多。敷,广泛。庸,用。这句话的意思是,禹说:『是啊!各个诸侯国众多的贤人,都是您的臣子,您举用他们,让他们广泛陈说言论并且纳受,明白地考察他们是否实有功绩,赐予车辆、官服以表彰其可任用。献,贤的意思,各个诸侯国众多的贤人,都是天子的臣民。天子选拔并任用他们,让他们陈说言论,根据功绩大小明白地考察他们,分别差等,赐以车马、官服来表彰他们可被任用。

谁敢弗让?敢弗敬应上唯贤是用,则下皆敬应上命而让善也。

这样一来,还有谁敢不谦让有德行的人,谁敢不恭敬地响应您呢?君上能够唯贤是用,群臣都会恭敬地响应命令而谦让善人。

帝弗时,敷同日奏,罔功。帝用臣不是,则远近布同,而日进于无功,以贤愚并位、优劣共流故也。

『敷同』,无论远近都安排相同。『布』,安排的意思。如果您不这样做,就是不能近贤远佞,对待臣下没有贤愚、远近之分,群臣遍布相同,就会日进于无功。因为贤愚同等在位、优劣同等对待的缘故,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是一样的对待,还那么辛苦干什么呢?混日子就好了。所以,要给有贡献的人封赏,让有德行的人出任官位。古代选人、任人都是根据才德和贡献,确立『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的选人标准,确保所用之官都是贤能之人,通过适当的考核有效地激励官员担当作为。

〖群书治要·傅子〗中说:『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二教既立,则良士不敢以贱德受贵爵,劳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禄,况无德无功而敢虚干爵禄之制乎!』古人设立制度非常符合人情,〖论语〗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人人都喜欢富贵。如何引导人们正当地追求富贵,而不是为了追求富贵不择手段,这是治理者必须考虑的。

〖傅子〗中的这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封爵受禄是国家权力的根本,也是实现富贵的正路,不能不加以重视。应该以什么原则来确定爵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爵禄授予是否公平,还关系到对人们思想观、道德观的引导问题。

〖群书治要·傅子〗中说,应该做到不授予无德的人爵位,不给无功的人俸禄。如果这个人没有德行,就不能让他担当领导的位置;如果一个人对国家没有贡献,就不能给他俸禄(如同发工资、奖金)。这两条规矩确立了,贤良之士尚且不敢以微薄的德行接受高贵的爵位,敬业的臣子也不敢以微小的功绩接受厚重的俸禄,更何况是无德、无功的人呢?这些人自然不敢以虚假追求爵位和俸禄。

授予爵禄的原则既已确立,就要公开选用合适之人并予以重用。品德高尚、功劳大的人,授予高官厚禄;德行浅薄、功劳小的人,给予低官薄禄。这种选拔和考核标准的确立,不仅能够保证有德有才的人居于领导的位置,而且有可观的收入和尊贵的地位,更能推动崇尚道德、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风气。

由此可见,古人的选拔和考核制度能上能下。有德行、业绩就提拔、奖赏;没有德行、业绩就降级、惩戒。同时,也有一定的容错机制,即使犯了错误,但是知过能改也能够将功补过,这才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做到任人唯贤,才尽其用。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