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条件下找到图书 165

舜水文集

朱之瑜

籍 名:舜水先生文集 别 名:舜水文集 作 者:(明)朱之瑜撰 版 本:日本正德二年刻本 来 源: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叶向高等

《光宗贞皇帝实录》,八卷。记泰昌元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事。以大学士叶向高为总裁官,天启三年(1623年)修成。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实录:《明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实录》十卷;《明宣宗实录》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明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实录》七十卷;《明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实录》八卷;《明熹宗实录》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虽未单独修纂,却也未废年号。崇祯朝明亡,故无官修实录。共五百册。 明代体制,嗣君登极后,即钦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纂修诸臣,编辑先朝《实录》。历朝开局修纂实录,均设监修、总裁、纂修诸官。礼部咨中外官署采辑史事,并派遣官吏、国子生等分赴各地访求前朝事迹,札送史馆。《实录》正式修成后,卷首列御制序,臣下进《实录》表,纂修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誊录正副二本,底稿于正式进呈前焚于太液池旁椒园。正本藏之内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后,转藏于皇史宬。副本初藏于古今通集库,后改藏于文渊阁,供后代阁臣、史官修《实录》时借阅参考。 今海内外留下的《明实录》各种传抄本约十余部,已有两种影印本问世:一是1941年梁鸿志所影印的南京国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梁本”),共五百册。二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在台湾影印的原北平图书馆所藏“红格本”,除正文外又附校勘记二十九册,以及《崇祯实录》、《崇祯长编》、《皇明宝训》等二十一册,全部计一百八十三册。两种影印本中,某些实录的卷数有所不同。

李公案奇闻

清·惜红居士

《李公案奇闻》共三十四回,伪满清光绪二十八年(耶元一九零二年)文光书坊刊,下注:“二续嗣出”,第十八回又说:“其中有许多情节,与李公毕生事业有关,不但为此书后半部张本,且与二集、三集、四集各案均有关系。”可见这是初集。后三集可能只是计划中的事,未见出版。

晋书

房玄龄等廿一人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参见十八家晋史。 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 此版本为《汉川草庐》精校本。

铁函心史

郑思肖[宋]

郑思肖,字所南,南宋末年画家。宋朝灭亡之后,他画的兰花,竟然是离开地面,露着根部的兰花。人们都不知其意。后来,在跟他的知己多次的交谈和接触中,才了解到这些兰花离地露根的真正意思,寄托了他当时不愿当亡国奴的思想。尤其是《心史》一诗讲得更明确:“纵遇圣明过尧舜,毕竟不是亲父母,千语万语只一语,还我大宋旧疆土。” 郑思肖擅长画兰花,并因为画兰花而出名。在他隐居江南的时候,当地的县官仰仗自己的权势,多次向他索画,都被他断然谢绝,他说:“头可断,兰不可得。” 自书重见天日后,即受到明季爱国人士的热烈欢迎,在抗清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序跋、题咏、品评者之多,据三百多年 后我的初步统计,即逾百人。刻行后约四五十年,正是有明遗老凋零殆尽之际,开始有人毫无举证又吞吞吐吐地称《心史》 为“伪书”,但当即遭人反诘。又过了约百年,在清廷大力强化思想专 制之际,御用“三通”、“四库”馆臣始正式判其为伪,并 编凑出几条站不住脚的“理由”,同时官方又以“军机处”名义“奉上谕”将其列入“应毁”书目。此后“伪书说”虽不时遭到学者(包 括很多第一流大学者)的反驳,但还是流行天下,惑人甚深,遗毒迄今犹未消绝。甚至连当今一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大型工 具书,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大词典》等,也受到影响,称“或疑为后人假托”。前几年江苏一批古籍版 本学家、出版史专家撰写出版的《江苏刻书》一书,居然连《心史》都没有收入,可能也是“伪书说”在作怪。《心史》仅在 明末江苏就两次刊刻,而且至今在南京、苏州的图书馆里均有收藏,即使真的是伪书,那么它仍然是一种“明刻书”啊!岂可 视而不见? 《心史》绝非伪书,我在《井中奇书考》一书中已列举了大量证据来论述这一点,本文不拟多说。下面再谈谈与苏州刊刻《心 史》有关的人物和故事。 如前所述,《心史》稿本最早是由寺僧达始发现的,有一位苏州文人赵均看到后,把这件新闻告诉 了陆嘉颖、陆坦父子,自己却离开苏州旅游去了。陆嘉颖对这事极感兴趣,想来想去,只有文从简、文父子与寺僧相熟,便 请他们向达始商量借阅。不料达始奇货可居,坚不肯借,交涉了三个多月,直到翌年春,方由陆氏出了一笔钱借得稿本。陆 氏父子与文氏父子便分头摹抄。同时他们也产生了刊刻之意,欲使偶然得之的《心史》广为流布,产生更大的影响。为此, 陆嘉颖与文从简各写了一篇跋文,并在苏州士人间传观抄本,借机募款。到了七月间,陆嘉颖又将抄本送给复社名流杨廷 枢、文坛耆宿张世伟过目,杨、张也分别写了跋,对《心史》作了高度评价。于是,又有一批爱国文人(主要是复社成员) 纷纷题跋,如丘民瞻、华渚、许元溥、郑敷教、姚宗典、姚宗昌、陈宗元、朱衮、凌一槐、朱镒、陆坦等等。至此,经费问 题仍未解决,乃由诸生张劭和丘民瞻二人将抄本及诸人题跋上呈江南最高行政长官张国维。张“览而异之,立捐俸绣梓”,并 亲撰序文,同时还请了他的同乡冯维位老人写了跋。 1641年,正是《心史》初刻的翌年,吴县重修县志。在这部《吴县志》 中,详细记载了《心史》的发现,并引用了其中的不少诗作。这是《心史》在苏州地方志中的最早记载。 今天,我们纪念 《心史》刊刻三百六十周年,不禁会想到围绕着这部书的如张国维、杨廷枢、陆氏父子、文氏父子、姚氏兄弟等许许多多仁 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爱国文人的“南社”,就特别推崇郑思肖的《心史》,它的成立大会,就是在苏州虎丘的张 国维祠中举行的。史学家顾颉刚在抗战期间专门写了《郑思肖心史孤忠》的文章,以激励全民的抗战决心。

隋唐两朝志传

罗贯中

隋唐两朝志传,作者为罗贯中,有瓦岗寨群雄聚义、翟让李密据洛仓、李密移檄数帝罪等章节。 明万历四十七(己未,公元1619)年姑苏龚绍山刊本。明朝林瀚作了改订,称为《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题“东原贯中罗本编辑,西蜀升庵杨慎批评”。 叙述隋末及唐一代事,至唐僖宗乾符五年止,凡二百五十九年。但本书用九十一回描写隋败唐兴二十多年的历史,仅用三十二回介绍贞观以后两百多年之事,有虎头蛇尾之嫌。 隋炀帝姓杨名广,小字阿摩,弘农华阴人也。汉太尉杨震之裔,文帝坚之子。为人资辨敏捷,贪虐荒淫。初封晋王之时,贪心不足,欲夺其兄杨勇太子之位。无计可施,乃谋于安州总管宇文述曰:“吾兄懦弱,素无令德。父皇立....

五策书

五策书,所谓五策者,农事策、内政策、货殖策、征伐策、筹民策,等帝王治平五要也。 五策书乃今之奇人所著作,多有奇论,以作者所谓,欲通其义,必由于素书、鬼谷之学,然后辨之。是书偏僻汉字繁多,或以文义所需故也,每遇必检诸国学百科之汉字典。

辍耕录

陶宗仪

《辍耕录》亦名《南村辍耕录》、《南邨辍耕录》,明·陶宗仪撰,笔记体著作,三十卷。这部书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有掌故、典章、文物,还论到小说、戏剧、书画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问题。 《南村辍耕录》是部笔记,书中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较为真实,“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 《南村辍耕录》为研究元代社会状况及回族、维吾尔族史提供了重要素材。其中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有关黄道婆的生平及她为发展松江棉纺织业所做的贡献,《松江谣》、《不平诗》、《奉使来谣》等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民间歌谣,极为珍贵。特别是书中大量的戏曲史料,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氏族》条,列“色目”三十一种,提供了元代西北氏族、部落、种族等基本情况。该条内将回回与畏吾儿并列,对区分这两个民族提供了历史佐证。《嘲回回》条云“其婚礼绝与中国殊”,记叙了元代回回人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回回石头》条列出了来自回回地区并为回回人所经营的五种玉石名称、价格及用途,说明了回回人在经营玉器行业中的地位。《西域奇术》条记述当时回回医官可作人的脑部手术。《火石刺把都》条记述回回地所产药物可治100多种疾病。 该书有元末刻本及明刻本多种。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华韵注校:据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南村辍耕录》,及其他著述,或网络工具,如国学百科wiki.hygx.org等,补漏文字,复插原图,但仍然有部分错漏字未得到修正,欢迎读者批评指出。

刘心武续红楼梦

刘心武

《刘心武续红楼梦》系作家刘心武举七年之功,根据各类探佚成果和丰富的想象力,重续《红楼梦》后二十八回,推出新书《刘心武续红楼梦》,首印一百万册,将于公元2011年4月由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 《人民文学》杂志第四期也将在杂志上同步刊发《刘心武续红楼梦》。 《刘心武续红楼梦》出版要旨 刘心武说自己之所以续写《红楼梦》,是因为程伟元和高鹗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这使得曹雪芹原创的前八十回《红楼梦》流传至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对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了遗憾。而后四十回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刘心武推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全书,总共一百零八回,只是前面八十回保存下来,而后面的二十八回章节遗失了。现在他所写的《刘心武续红楼梦》续的就是“遗失”的二十八回,基本上延续了曹雪芹的原意。

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甄鸾,李淳风,李籍

据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音义》 据考证,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一世纪)。南宋时的传刻本(西元一二一三年)是目前传世的最早刻本。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李淳风等人所作的注。《周髀算经》还曾传入朝鲜和日本,在那里也有不少翻刻注释本行世。

桃花影

烟水散人

《桃花影》烟水散人/著, 《桃花影》,明朝烟水散人编,吕天成私刻本。为中国古代十大私刻本(绣像本)之一。 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其父母均已过世,与其同住有家人褚贵、山茶夫妇二人,山茶年方二十一,亦颇有姿色。一日玉卿无意中窥见夫妇二人交欢,欲火中烧,不久即与山花勾搭成奸。

太玄经

扬雄

《太玄经》,汉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太玄经》是作者在精研《周易》的二进制后演绎而出的三进制体系。充分地诠释了“天,地,人”的互动理念。是世界中最早的三进制体系著作。该书在当世不为人理解,并以语言笑话作者,可作者不予理睬,还笑着说后世将大显光彩。并绘有玄图一副,因历代印刷技术而没流传于世。

金云翘传

青心才人

本书又名《双奇梦》、《双和欢》。不署撰人,题“青心才人编次”。首有序,后署“天花藏主人偶题”。全书共二十回。 此书作于明末清初。小说中女主人公王翠翘在明代实有其人。她本一青楼女子,在明嘉靖年间官军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徐海一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多部明清笔记、小说、戏剧中的醒目角色。越南诗人阮攸(1765—1820)根据此书写成的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被推为越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本书据《贯华堂评论金云翘传》本校点。

重刋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南昌府学

此本为伪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刊阮刻《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此为阮刻《十三经注疏》之祖本。 伪清道光六年南昌府学教授朱华临重校阮本,此本较祖本为善。自此之后,各地书局因阮本较诸本为善良,或据道光本、或据嘉庆本进行翻刻。 此挍刊本刻于伪清时期,收录于四库全书。阅览本书当仅作参考之用,常以质疑态度待之亦不妨。

老子道德经挍注

懋基

道德经传为老子所著,而传世之本,不一而异。今人常尊王弼注本为正,谓其近于老子。 而现代出土之古本,如郭店楚简,汉墓帛书,却亦同亦异。或曰,愈古者愈几于老子也。今校以简帛二本,注以圆其前后之说,作是文以纪,仅供参考。 此本乃汉帛出土以来,首部基于汉帛、楚简,最深入,最接近解读作者原旨的道德经挍注本;作者吸收阳明心学,另行构建了心、意理论系统,并以此作为解读道德经的基础,一反历史上以通假名义歪曲原文意旨的研究方式,基于汉帛楚简原文进行解读,如史上眇字往往被通假为妙,但实际上眇才是符合原旨。 作者解读切入角度虽然得以令作者更接近原旨,但作者研究水平有限,未免在挍注过程中出现失误,欢迎指正。

123456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