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交所":之辯:金融資本如何對接文化產業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21 17:18|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448| 評論: 0|來自: 中國經濟網

摘要: 『文交所』是源於中國的一個獨創性的想法,然而各方準備不足,高素質人才缺乏,以及文化產業本身薄弱的基礎,以至於『文交所』在成立的短短三年內遭遇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從天津文交所份額化交易狂飆突進、鄭州文交 ...

『文交所』是源於中國的一個獨創性的想法,然而各方準備不足,高素質人才缺乏,以及文化產業本身薄弱的基礎,以至於『文交所』在成立的短短三年內遭遇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從天津文交所份額化交易狂飆突進、鄭州文交所投資崩盤,到國務院連續兩年發文限期清理整頓,史稱『文交所亂象』。其命運可嘆,卻又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大亂之後有大治。已經達成部分共識的全國各主要『文交所』聚集在『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的旗幟下,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現在正是『文交所』的一個轉折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各『文交所』如何聯合,按照統一的規則做一件事,成爲一大課題。『文交所』準備好了沒有?

就這個話題,本刊邀請國內『文交所』領域的各方諸侯,他們既有理論思考,又有實踐經驗,在『文交所』重新出發的時刻對過去做一個盤點,對未來做一個展望。

看準大勢 堅守下去

張志兵(南方文交所總經理):『文交所』的重新定位我個人稍微有點不同的意見,因爲它其實也就是三年時間,還沒有到重新定義的時候。有些人把它定位爲份額化,有些人把它定位爲藝術品的交易。現在全國『文交所』有80多家,有一半已經在運營了,怎麼去定位『文交所』,我想並不難,難的還是我們怎麼去準確理解它的定位,怎麼去執行它的定位。

我個人認爲,第一,對『文交所』我們不能抱以太樂觀的態度。爲什麼呢?『文交所』沒有任何一個特殊的資源。浙江文交所做了將近一年時間,我們做了一年多的業務,我說文化產業賺筆錢真難,真是這樣。在其他行業一定會比『文交所』賺錢容易,這是一個基本判斷。

第二個判斷,剛才說我們做好了準備沒有?如果從事文交所行業,一定要做好五年以上的準備。『文交所』註冊資本幾百萬到一個億都有,很多都是幾百萬、兩千萬,大規模的裝修,要招人,這麼算起來,沒有哪個成本是很低的。你只要一動,一年沒有一千萬、兩千萬下不來。南方文交所一個月開張至少一百萬,資本是有限的,你如果做五年,一個億也就燒完了。

我們南方文交所是2010年成立的,到現在已經有兩年時間,在市場上也有很多磕磕碰碰。南方文交所在成立之初有十幾個人的團隊,真正是帶著市場問卷到市場上去跑,弄了一萬多份問卷回來。我們就想研究文化產業到底需要什麼,首先解決這個問題。結果我們發現文化產業什麼都缺,包括人才、資金、信息、機制、體制等等。後來我們發現最缺的就是資本。其實就是把金融資本怎麼對接到文化產業和文化項目上去,這是我們的中心要務。

第三個,我還是非常樂觀的。我們任何人去做事情,是靠大勢,靠大勢才能掙大錢。我們站在現在分析未來,未來的藝術品市場也是大勢。股市是從1600點到6100點,一個傻瓜進去炒股也會賺錢。我們現在走了兩年,總結後面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我們認爲應該回歸本位,做獨立的第四方平台。我們既不是買方,也不是賣方,還不能是中間方,中間方應該中介機構去做。我們做的是獨立的第四方,是公平公開公正公信,打造一個『四公』平台,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去做第三方做的事情,做中介機構做的事情,那你會把別人的利益擠占,就沒人陪你玩。其實很簡單,如果大家都不會踢球的時候,裁判上場示範一下,我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作爲一個裁判一場球踢到底,還有沒有人陪你玩?

至於怎麼幹,我們知道每個『文交所』都是當地政府支持扶持的對象,首先要準確把握這一點。我認爲在文化藝術品領域,『文交所』應該把當地的文化藝術品市場做起來,才有可能獲得當地政府持續不斷的關注和支持。基於這個定位,南方文交所明年就是拿藝術精品找工程。爲了做這件事情,我們大概採用了五個步驟,使用五種手段,要做五件事情。第一要建立一個立體營銷網絡體系,首先利用我們成立的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平台,利用先進的電子商務手段,要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營銷網絡體系,給我們服務的對象在上面跑產品,跑服務。第二要建立一個權威的認證機構。第三是藝術品指數,我們跟梅建平教授談好,以南方文交所藝術品的交易價格作爲基礎,打造一個藝術品指數。第四我們要建立一個基金運作平台。我們想牽頭或者促使、引導別人到我們平台來,做一個文化藝術品的基金,讓這些基金來服務我們的藝術品領域。第五是建立一個綜合的宣傳傳播的渠道。因爲很多文交所也是像南方文交所一樣,以報業傳媒爲背景,本來就有比較優勢。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打造一個綜合宣傳推廣的渠道,爲我們的客戶服務。

行業聯合 分頭創新

彭中天(全國文化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秘書長):對『文交所』的前途,我向來持樂觀態度。但是具體做起來又很複雜。

這幾年下來,敢說活得很輕鬆,掙了很多錢的『文交所』沒有。包括輿論把天津文交所描繪得好像是一個很兇殘的角色,我相信它也沒掙多少錢。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到,簡單的模仿,簡單的證券化,簡單的向產權市場學習產權化,簡單的份額化,或者退回到拍賣、畫廊都不是『文交所』要做的事。所以重新定義『文交所』,是到了再思考的時候了。

『文交所』是一個轉化的平台,結合的平台。我始終認爲,產融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作爲我們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它在考慮產融結合的時候,主要是打通金融的通道:一個是間接融資的通道,一個是直接融資的通道。直接融資可以通過基金、回購業務,可以通過交易所直接向社會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打通銀行的渠道。

『文交所』是一個品牌,不是具體的業態,包括很多東西,需要把交易所的邏輯和金融的功能和科技的手段和文化產業甚至細分行業的特點結合起來。我現在特別強調文化產權不是一個大的文化概念,而是由若干個特定的行業領軍人物所決定的。因爲他們了解這個行業的需求,知道這個行業的規律。只有最熟悉這個產業的人才能找准商業模式。它是一個複合式的,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創新,甚至不是一個交易所就能完成的創新。這也是我們要成立共同市場的原因。把行業里的人才、資金、政策、資源重新打亂了以後來塑造,這樣才可能出現一些新業態。就像用泥巴重塑一個你,重塑一個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希望大家認識到在政府的幫助下,在學別人的業態情況下,可以活下去,但絕不會活得很舒坦。

整合資源 重新定義

羅奔(昆明元盛文交所CEO):在完善文化藝術產業鏈條的框架下,我們討論『文交所』究竟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其實元盛文交所從去年三月份開始,花了半年時間,真正去研究什麼是『文交所』。

藝術品交易不等於『文交所』,『文交所』不會只限於藝術品交易。另外一個很悲慘的事情,就是把『文交所』在前期特別是少數『文交所』出現的問題擴大到整個行業,比如份額化。怎麼重新定義?『文交所』是一個新的形態,你不能拿一個交易平台去套它。『文交所』本身應該幹什麼到今天爲止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文交所應該是利用金融資本的方法和手段,爲文化產業或者藝術產業服務。『文交所』是一個融資平台。我們發現中國文化藝術產業那麼多年下來,其實金融的元素是非常少的。我們仍然像幾百年前一樣,就是收藏投資屬性。另外一個,我們定義『文交所』是一個服務平台。在金融市場中,藝術品應該有市場價值。這個市場價值的基本點在哪?在文化藝術如何把它的權益資本化,如果這點沒做到,市場價值也沒法體現出來。

前段時間談『文交所』的時候,我們談到鑑定、估價、物流,其實這些問題不是『文交所』的問題,是整個產業的問題。『文交所』應該在藝術市場的基本問題上起到一個推進作用。現在談文化藝術產業價值鏈,『文交所』是什麼,這裡有四點,平台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增量化。其實文交所就是一個資源整合平台。平台化是各方專業資源的整合而產生一個增量。

此外我認爲,『文交所』需要發揮兩大功能,一個是市場功能,另外是專業資源整合功能。

這是我們的起點,如果往下做,需要同行業一起把最根本的問題研究清楚,而不是停留在很膚淺的階段。我相信從2013年開始,『文交所』產業絕對是一個月一個樣。

另外,我們怎麼把金融資源和文化產業有效整合,這是我們急需要解決的。比如在目前業界已經有很多跟金融相關的公司,我們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如果能夠把證券、銀行、擔保公司甚至是小貸公司的資源整合,爲我們所服務的文化產業機構、藝術家和公司能夠配備這些資源,打通這些渠道,我認爲文交所起碼在2013年能夠起到一些應有的作用。

適度創新 穩步前行

劉波(浙江文交所總經理):我做這個行業時間也不太長。去年年初開始接觸,最初的想法也是來源於天津文交所的模式在去年年初的一個井噴式的環境。浙江文化廳的梁廳長對這個模式也做了一些研究,在浙江開展這項業務的任務就交給了我們這個國有的文化產業集團。

去年八月份,我們在組建浙江文交所過程當中就已經認識到整個業務的發展方向。當時我們想是不是在藝術品交易、文化版權和智慧財產權的交易以及文化產業投融資這三個方面作爲我們介入文交所的一個切入點。所以浙江文交所成立之初就沒有涉及藝術品份額化的交易內容,而是把重心放到這三個領域上做了一些研究和投入。

藝術品小型的拍賣活動和小型的展覽活動我們也在涉及;對於藝術品在線交易和線下的體驗模式我們也在嘗試。同樣我們對於藝術品基金這種模式也在進行一些運作。這個業務也是我們在藝術品領域做的第一個嘗試性的開拓業務――就是怎麼樣把基金管理人、投資人,包括我們鑑定、評估、退出這些通道的合作夥伴,包括『文交所』本身怎麼樣在這個體系裡面進行一個完整的運作,我們在這一塊做了一個嘗試。

第二個就是我們的文化版權和智慧財產權的交易業務,也在跟杭州的動漫之都這個產業環境做了對接,爲動漫企業做一些動漫衍生品的交易,也有北京企業參與到我們交易裡面。我想這也是基於整個浙江省的產業現實。能不能圍繞交易所周邊的機構把這個定價權掌握在我們這裡,爲要素的標準化流轉創造一定的條件是重點。怎麼樣能夠使文化創意跟我們傳統製造業對接,來提升我們傳統製造業的產品附加值,同時也給文創產業的收入帶來創新,我想這就是我們『文交所』能夠發揮的兩個作用。

第三塊就是我們提到的文化產業的投融資服務。文創企業對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而恰恰在當今這個時代,銀行對文創企業惜貸是非常明顯的。對於文化企業的風險的認知和對這種風險的控制,我覺得作爲橋梁的『文交所』應該可以發揮它的作用。怎麼樣在眾多的文化產業裡面替我們的金融機構來把控中間的風險,同時使優質的文創企業能夠獲取金融資本。


來源: 中國經濟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