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帥佛道法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泰伯第八】串讀

[複製連結]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3 17:22 | 顯示全部樓層

8.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說:『正確的學習心態是:如果趕不上賢者、達不到目標、抽不出時間,就擔心永遠會失去機會一樣。』簡單一點說,孔子認爲學習,就是追趕獵物,生怕不及時,攆不上,逮不住,最後獵物會跑得無影無蹤,費了半天勁,結果一無所獲。【論語】的編者將這一句放在這裡,主要是指見賢思齊,擇其善而從之,包括【論語】本篇所講的爲政的道理。那麼到底要學誰呢?其實,就是堯、舜、禹。接下來【泰伯】終於亮出了孔子『爲政觀』的最終底牌。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孔子說:『象山一樣崇高啊!舜、禹二位聖君得到天下,並不是賜與,也不是謀求。所謂『不與』說法有很多,比方說『與』即『取』,『不與』就是不是靠武力取得的,不是靠陰謀奪得的,不是靠世襲傳得的。均有道理,故一併採納。孔子說來說去,還是說『禪讓』。對於『禪讓』,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堯一個人認爲舜賢明就可以將權力私自授予的,他必須徵求許多部落首領的意見得到相對一致的認可,還要同時要多方並長時間的加以考察,並做出實際的成績來證明。所以,孔子認爲『禪讓』,對聖人而言這是最高的個人道德;對於天子而言,這是最高的政治品德。當然,舜、禹二位聖君再偉大,跟堯的開闢之功相比,當然有所遜色。舜之有天下,離不開堯的聖明,而禹之有天下,則離不開堯的開創之舉,舜的全盤繼承,一個巴掌拍不響。當然【論語】先引孔子的話,稱讚了舜、禹的『不取』也就是『思不出其位』,對二位聖君的『不欲而得』進行了大力褒揚,主要是針對當時社會的諸侯、大夫野心進行抨擊,繼續宣揚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觀點。但是沒有先君的『無欲而讓』,自然也不會有後君的『不欲而得』。

8.19【子曰:『大哉!堯之爲君也。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說:『偉大啊!堯這樣的君主。山一般的高大啊,唯有天意最高,唯有堯能符合之!水一般的浩蕩啊,老百姓不知道用什麼美名才能稱讚得起他!山一般的崇高啊,他成功地開闢大同之治!火一般的明亮啊,他創立了文化華章!』

三代之治,毫無疑問始於堯帝,但是三代之前是什麼樣子,孔子沒有說過,只說過:『先進禮樂者,野人也!』 堯帝開闢大同時代,唯他能秉承天意,與之比肩。孔子很注重事功,不尚空談。不管有爲也好,無爲也好,總之要做實事、出成績,以平天下、以安社稷、以利蒼生,以養萬民。在孔子眼裡,可能認爲堯這樣的聖君,可以不知而作,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就難得了,如果沒有他開創三代之治,恐怕到孔子之時,包括孔子在內也沒有人知道道德仁義、詩書禮樂爲何物。所以孔子在這裡認爲,不管如何稱頌他都不爲過。

堯帝最大貢獻就是證明大同之世,並不是沒有實現過。天下大同的理念時至今天,依然華夏民族最高的理想,多少年來,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和黎民百姓,不管是夢想也好,不管是理想也好,不管激進也好,不管保守也好,都沒有從內心深信抹去對之的信仰或渴求。幾千年之後當初如果不是對社會主義作了『天下爲公』的解讀、對共產主義作了『天下大同』的解讀,認爲它與中國幾千年的思想信念相暗合,應該是說,當代的中國不是現在的面貌。

孔子就是這樣,如果是純粹的談道德學說,他會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但是談到現實的政治,孔子又寬鬆現實了很多,甚至還會給以無尚的推崇,至高的禮讚。怪不得孔子說:『吾道以一貫之(,忠恕而已。)』其實,我們對孔子也應該一樣,『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作爲思想家從道德學說的純粹出發,孔子也是『其猶病諸』,但是作爲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藝術家的孔子,結合當時的社會實際的情況和時代總體認識水平而言,也可以說是『無以尚之』。

當然,孔子對『禪讓』強調更多的是賢人政治,而不是禪讓制度里所包含的民主因素。我們不妨繼續來看一看,他還說了什麼觀點: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3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爲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夫!』】舜帝有五位賢臣:禹、稷、契、皋陶、伯益,天下就得到了大治。(爲何不說是社會自治程度高呢)。周武王說:『我有十位良臣。』孔子說:『人才難得,不正是這樣嗎?從唐堯虞舜之世到周武王的時代,算是最多的,其中還有一位女人,其實不過是九人而已。就已經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還能以心悅誠服地對待商朝。周朝的仁德,可以稱之至德了』看來,孔子認爲商紂王此時早就應該『禪讓』才是。對於武王伐紂,孔子應該沒有意見,他可沒有在這裡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之所以『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倒不是說武王,而是事情最後不得不通過武力解決,感到無比的遺憾。

孔子爲什麼盼望人才?爲什麼期待聖人的出現?說白了,就是他當時放眼天下,就是周天子能夠禪讓,也不到合適的接班人。勉強找一個,恐怕也沒有足夠的人才來輔佐他。面對現實,孔子一想能做『禹』那個份上就相當的不錯了。

8.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說:『對於禹,我無可挑剔啊!生活自儉清苦,卻非常崇敬鬼神。平素不修邊幅但是祭服卻做得精美。宮室簡陋卻盡力治理溝渠。對於禹,我無可挑剔啊!當然,一般認爲禹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而破壞了禪讓的傳統。其實這中間的情節還是比較曲折的。禹本傳位於由議事會推舉皋陶,但其不幸早死。於是又推伯益。但問題又接踵而來,由禹沒多久就死了,結果伯益還沒有來得及做出成績以服眾。結果,諸侯朝於禹的兒子啟,根本就不認伯益這個天子。三年之後,伯益於是將君位讓給了啟。當然,還有一些說法。所以說,真正終結『禪讓制』的是禹的兒子啟。禪讓並不是不能傳給兒子,關鍵是能不能得到議事會的通過,並被諸侯王們所認可。比方說,堯傳位於舜之前,也有人推薦堯的兒子,但是堯認爲兒子不足於勝任,沒有同意。並不是說因爲他是我的兒子,所以沒有同意。從禹當時情況來看,一則是社會經濟基礎發生了變化,私有財富和私有觀念的興起,宗族觀念的強化,使得禪讓制失去了社會基礎。二則是由於天下諸侯之間經濟發展越來越均勻,導致實力也相對均勻,聯盟議事會通過的人選,特別是在禹死後,往往得不到諸侯們的認可,三則是禹可能過於親力親爲,導致了人才培養跟不上,加上一些偶然因素,接班人往往還沒有從道德和成績兩個方面樹立起足夠的威望。當然,孔子可能沒想過這些,而把主要的思路放在賢人政治上,所以他認爲『禹,吾無間然矣!』

【論語.泰伯】當然是表達了孔子本人對道德的終極追求,對人性的美好憧憬,但是不也不得承認他的思想中有信而好古、因循守舊的傾向,後來的儒學精神進一步發揮之,在立足於推崇上古三代的基礎之上,更是對上古三聖、文武之君、周公、孔子進行一廂情願式的完美化和理想化,用激情謳歌代替冷靜思考,用不越雷池代替信仰崇拜,而不是更加立於因勢利導,更加立足於大膽突破,更加立足於推成出新,更加立足於合理競爭。雖然孔子自身未必意料到他的思想會出現這樣的流變,本著成事要說、遂事要諫、既往不咎的『忠恕』精神,我們應該從『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出發,深刻認識並寬容體諒孔子仁學思想的局限、儒家賢人政治的偏頗,合理繼承和發揚其以人爲本的根本理念,率先垂範的德治精神,興文重教的爲政傳統,唯賢是舉的用人理念,克已內省的自律意識,並吸取其在中國歷史一而再,再而三的沉痛教訓,未雨綢繆,吐故納新,推成出新,積極賦與其時代內涵,創新實踐這些基本理念的方法和途徑,和孔子當年所強調的一樣,特別是從長遠的利弊得失出發,不斷的加以修正和完善,更加注重實際的社會效果。

延章 發表於 2010-7-14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x; O! Y3 v3 a& M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7-11 00:29

. y! F$ ], v" r4 P5 W. Q' j7 h一興一立一成,這三者是朝代也是人的成功過程,暗寓著詩禮樂三者的此般關係,問題在於,此三者,爲何有此關係?三者分別依據於什麼?
延章 發表於 2010-7-14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作爲統治者,不知禮,也無以自立。周公制禮,應該是深知 『上好禮,民易使』的道理,周王朝也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 }0 O  Q, ?, P5 u可否解釋爲,不知禮,則不知人道所以,故無以立信於眾,則不立於世上矣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