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蛤蜊

【氣味】肉:咸、冷、無毒。蛤蜊粉:鹹、寒、無毒
【主治】肉:潤五臟,止消渴,開胃,治老癖。亦治寒熱。婦女血塊等。
  蛤蜊粉:
  1、氣虛水腫。用大蒜十個搗成泥,加蛤蜊粉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飯前服,開水磅下。積水由小便排出,即愈。
  2、白濁遺精。用蛤蜊粉(煆)一斤、黃蘖(新瓦炒過)一斤,共研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了大。每有一百丸,空心服,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3、雀目、領先盲。有蛤昨粉炒黃,研為末,加油蠟化和做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放入豬腰子中,紮定,蒸吃。一天吃一次。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車渠

【釋名】海扇
【氣味】(殼)甘、咸、大寒、無毒。
【主治】安神,解藥毒及蟲螫毒。加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貝子

【釋名】貝齒、白貝、海
【氣味】咸、平、有毒。
【主治】1、目花翳痛。有貝子一兩,燒研成粉,加龍腦少許點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
  2、鼻淵膿血。用貝了燒研,每服二錢,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二便不通。用貝子三個、甘遂一錢五分,共研為末,漿水調下,不久即通。
  4、小便不通。用貝子一對,一個生用,一個燒過,共研為末,溫酒送服。
  5、下疳陰瘡。用貝了三個,煆紅,研為末,搽患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淡菜

【釋名】殼菜、海、車海夫人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腹內冷痛、結塊、崩中帶下,壯陽,止痢,消宿食,治癭氣。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7 | 顯示全部樓層
田螺

【氣味】肉:甘、大寒、無毒。殼:甘、平、無毒。
【主治】
  1、消渴飲水(日夜不止,小便頻數)。用田螺五升,在水一鬥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飲用。每日換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飲汁亦可。
  2、肝熱目赤。用大田螺七個,洗淨,在水中養去泥穢。換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鹽少許。從殼內吸自然汁點眼。
  3、爛弦風眼。治方同上,但以銅綠代鹽。
  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蔥豉,煮食飲汁,即解。
  5、小便不通(腹脹如鼓)。用田螺一個、鹽半匙,生搗,敷臍下一寸三分,即通。
  6、噤口痢。用大田螺二個,搗爛,加麝香三分作餅,烘熱貼臍間半日,待熱氣下行即思飲食。
  7、脫肛(脫出三、五寸)。用大田螺二、三個,在井水中養三、四天,去泥,以黃連粉填入殼內。先作濃茶洗淨肛門,然後用雞乞求蘸殼內水汁,興在脫腸上,隨好以軟布慢慢將腸頭托入。
  8、反胃嘔噎。用田螺洗淨,養水中去泥,取出曬至半幹,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湯送下。用田螺爛殼研服亦可。
  9、水氣浮腫。用大田螺、大蒜、四前子等分。搗在膏,攤貼臍上,水排出,腫即消。
  10、腳報導攻注。用生田螺搗爛,敷在兩股上,覺有冷氣傳到足部即字,亦可敷丹田利不便,亦有效。
  11、痔漏疼痛。用田螺一個,放入片腦一分,取汁水搽患處。搽前用冬瓜激發洗淨痔漏。又方;用田螺一枚,針刺破後,加入白礬末,埋藏一夜,取出,以螺內汁水塗患處,立能止痛。
  12、腋下狐臭。用活田螺一個,塞入巴豆仁一粒,待殼內有水汁流出,即以搽患處。照此方堅待,狐臭可以斷根。
  13、瘰鬁潰破。用田螺連肉燒存性,調香油塗搽。
  14、疔瘡惡腫。用田螺一個,塞入冰片,取汁水點瘡上。
  殼:1、心脾痛。用田螺殼在松柴火為燒過,研為末,以烏沉湯、寬散之類調服二錢,此方名“水甲散”。
  2、小兒頭瘡。用田螺殼燒存性,調清油塗搽。
  3、小兒急驚。用多年的田螺殼燒灰。加麝香少許,水調勻,灌服。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7 | 顯示全部樓層
蝸螺

【釋名】螺螄。爛殼名鬼眼睛。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1、黃疸、酒疸。用不螺螄養去泥土。每天煮食飲汁,有效。
  2、黃疸吐血(病後,身、面皆黃,吐血很我,諸藥不效)。用螺螄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夜,稱明時,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3、五淋白濁。用螺螄一碗,連殼炒熱,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關定。數次即效。
  4、小兒脫肛。用螺螄二、三升,鋪在桶內,令小兒坐上,不久即愈。
  5、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螄,有效。
  6、突然咳嗽。用螺螄殼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7、濕痰心痛。用白螺螄殼洗淨,燒存性,研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8、膈氣疼痛。用陳白螺螄燒過,研細,每服殘,酒送下。甚效。
  9、龜頭生瘡。用年久螺螄燒灰敷塗。
  10、湯火傷瘡。用多年幹白螺螄殼煆過。研為末,調油敷搽。
  11、瘰鬁已破。用土牆上白螺螄殼為末,每日敷患處。
  12、痘瘡不收。用螺螄殼洗淨,煆過,研為末,敷瘡上。
  13、小兒哮疾。用南牆上年久螺螄為末,下午加水調好,晚飯時吞服。
  14、小兒軟癤。用牆上螺螄殼燒灰,加倒掛塵等分,調油塗搽。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菜部



【釋名】草鐘乳、起陽草
【氣味】韭:辛、微酸、溫、澀、無毒。韭子:辛、甘、溫、無毒。
【主治】1、胸痹急痛(痛如錐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淨搗汁服。
  2、陰陽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陰部腫大,小腹絞痛,頭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開,去渣,再煮開二次,溫服,得汗即愈,無汗可再服一劑。
  3、傷寒勞複(按:指傷寒病後,身體未復原而性交,引起舊病復發)。治方同上。
  4、喘息欲絕。取韭汁一升飲下。
  5、盜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6、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湯。日食三、五兩,可加醬,但不可加鹽。吃至十斤即見效。過了清明節,不宜此方。
  7、痢疾。多吃韭菜,作湯,煮粥,炒吃都行。
  8、赤白帶下。用韭根搗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溫服。
  9、瘡癬。用大韭根炒存性。搗為末。調豬油塗搽。
  10、刀傷出血。用韭汁拌風化石灰,曬乾,研為末,敷瘡上。
  11、漆瘡作癢。用韭葉搗爛敷上。
  12、耳出汁。用韭汁滴耳中,一天三次。
  13、食物中毒。用生韭汁數升可解。
【附方】韭子
1、夢遺溺白。每日生吞韭子一、二十粒,鹽湯送下。又方:用韭子二兩,微炒為末,飯前服一匙,溫酒送下。
2、遺尿床上。用韭子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氣味】(蔥莖白)辛、平;葉溫;根、須、汁並無毒。
【主治】1、感冒同寒。用蔥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湯服,取汗。
  2、傷寒頭痛。用連須蔥白半斤、生薑二兩,水煮,溫服。
  3、風濕身痛。用生蔥搗爛,加香油幾點,水煎,調川芎、郁金末各一錢服。引吐為好。
  4、動胎。有蔥白煮濃汁飲下,胎未死即安穩,胎已死即產出。無效再服。藥中加川芎亦可。
  5、脫陽危症(大吐大泄之後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在性交後小腹腎痛,外陰退縮,冷汗厥逆)。先以蔥白炒熱熨臍,後以蔥白三、七根搗爛,酒煮灌服,陽氣即回。
  6、突然心痛,牙關緊閉。用老蔥白五根,去皮須,搗成膏,以匙送入喉中,再灌入麻油四兩,但得下嚥即可漸愈。
  7、霍亂煩躁。用蔥白二十根、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煎成二升,分次服。
  8、蛔蟲引起心痛。用蔥莖白二寸、鉛粉二錢,搗成丸服下即愈。蔥能通氣粉能殺蟲。
  9、小便閉脹。用蔥白三斤,銼細,炒過,分包兩個布袋中,交替熨小腹,氣透即通。
  10、大小便閉。用蔥白搗爛,調醋封小腹上,同時在封藥處灸七壯。
  11、腫毒尿閉,小便不通。用蔥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蔥取油,隨時塗腫處。
  12、陰囊腫痛。用蔥白、乳香搗塗,即時痛止腫消。又方:煨蔥,加一點鹽,搗成泥,塗腫處。
  13、小便溺血。用蔥白一把、郁金一兩,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溫服。一天服三次。
  14、腸痔有血。用蔥白三斤煮湯熏洗,立效。
  15、癰疽腫硬。用米粉四兩、蔥白一兩,同炒黑,研為末,調醋敷貼,藥幹即換,以腫消為度。
  16、刀傷瘀血。用大蔥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搗碎,加水九升煮取一升半,一次服,吐出膿血即愈。如未全愈,可再次服藥。
  17、跌打損傷。用蔥白連葉煨熱,搗爛敷傷處。藥冷即換。
  18、火焰丹毒。用生蔥汁敷塗。
  19、喉中腫疼。氣不通暢,用蔥須陰乾,研為末。每用二錢,加膽礬末一錢,和勻。取二、三分海外僑胞入喉中。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薤白

【釋名】名叫,釣子、火蔥、菜芝、鴻薈
【歸類】植物 小根蒜
【藥典收入】 是
【藥效分類】 行氣藥(理氣類)
【性】 溫
【味】 辛 苦
【毒 性】 無毒
【歸 經】 肺 胃 大腸
【藥用部位】 鱗莖
【藥食同源】 是
【功 效】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主 治】 胸痹疼痛,痰飲咳喘,泄痢後重。
【藥 量】 5-9g。
【配伍宜忌】 忌與韭同用,氣虛無滯及胃弱納呆者慎用。
【炮製方法】 將原藥除去雜質、鬚根與僵黑粒,篩去灰屑,簸除皮膜。蒸或燙後曬乾。
【品質標誌】 本品以粒大勻稱整齊,質堅,色黃白,半透明,無外層膜層,鱗葉,味辛者為佳。
【商品規格】 統貨。分山東、江蘇蒸統裝等。
  1、胸痹(胸痛徹心,喘咳氣短,喉中燥癢,寸脈沉遲,關脈弦數)。用栝樓實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樓薤白湯”。又方:薤白四兩,半夏一合,枳實半兩,生薑一兩,栝樓實半枚,切細,加醋煎服。
  2、奔豚氣痛。用薤白搗汁飲服。
  3、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
  4、產後痢。我吃薤白,與羊腎同炒吃更好。
  5、胎動。用薤白一升、當歸四兩,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6、間瘡痛癢。煮薤葉,搗爛後塗患處。
  7、咽喉腫痛。用薤根加醋,搗爛敷腫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4 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蒜

【釋名】大蒜、葷菜。
【氣味】味辛、溫、有毒。久食損人目。
【主治】
  1、背瘡。用大蒜十個、淡豉半合、乳香一錢,研細。瘡上先鋪濕紙,紙上鋪藥一層,厚約二分。艾灸百壯左右,痛灸至癢,癢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獨蒜燒熟。去皮,棉裹,乘熱放在下部,自通。
  3、水腫。用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熬膏,攤貼臍中,水從小便排出。數日即愈。
  4、突然襲擊然泄痢。有舌蒜搗貼兩足心,也可貼臍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腸毒下血。用獨蒜煨過。搗爛和黃連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湯送服。
  7、喘息氣塞。用獨蒜頭二枚,削去兩頭,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膿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換兩次。
  9、牙痛。用獨蒜煨熟,切小,熨痛處。
  10、產後中風,角弓反張,不語。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蘇。
  11、鼻淵。用大蒜切片貼足心。
  12、婦發陰腫作癢。作蒜湯洗,見效為止。
  13、蜈蠍螫傷。用獨蒜摩塗即愈。
  14、腳肚轉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熱即安。同時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幹蒜煮汁飲下。

【釋名】小蒜、茆蒜、葷菜
【氣味】(根)辛、溫、有小毒。
【主治】
  1、時氣溫病(初起頭痛壯熱,脈大)。用小蒜一升搗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幹霍亂(不得吐瀉)。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3、長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濃汁,勿沾鹽,飽食,有效。
  4、瘧疾。用小蒜不定量,研為泥,加黃丹少許,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5、惡核腫結。用小蒜、吳茱萸等分,搗爛敷患處。
  6、小兒白禿(頭上團團白色)。有蒜切細每日擦患處。
  7、蛇蠍螫人。有小蒜搗汁內服,外以蒜渣敷傷處。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