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4 | 顯示全部樓層
款冬花
【釋名】款凍、顆凍、氏冬、鑽凍、菟奚、虎須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1、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團,拌蜜少許,放有在瓦罐內燒煙,缺罐留一憶,讓煙出,以口吸煙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從此病癒。
2、痰嗽帶血。用款冬花、百俁,經蒸、焙後,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龍眼大。每天臨睡時嚼服一丸,薑湯送下。
3、口中疳瘡。用款冬花、黃連,等分為末,以唾液調成餅子,行鏘蛇床了煎湯漱口同志將餅子敷患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4 | 顯示全部樓層
鼠曲草
【釋名】米曲、鼠耳、佛耳草、無心草、香茅、黃蒿、茸母。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同款冬花。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4 | 顯示全部樓層
決明
【釋名】馬蹄決明
【氣味】 (子)咸、平、無毒。
【主治】1、多年失明。用決明子二升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後服,稀粥送下。
2、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觀正常,但不見物,雀目即夜盲)。用決明一程式、地膚子五兩,共研為末,加米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
3、眼睛紅腫。用決明子炒過,研細,加茶調勻敷太陽穴,藥幹即換,一夜腫消。
4、頭風熱痛。治方同上。
5、鼻血不止。用決明子三工業區末,加水調交,敷胸口處。
6、癬瘡蔓延。用決明子一兩,三工業區末。加水銀、輕粉少許,研至極細,看不到水銀星。擦破癬瘡後再敷藥。
7、背瘡初起。用決明子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地膚子
【類 別】果實類 英文名: Belvedere Fruit
【釋名】地葵、地麥、落帚、獨帚、王帚、掃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鴨舌草、掃帚菜子、掃帚子
【集解】為藜科植物地膚Kochia scoparia(L.)Schdrad.的果實。
【采 制】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曬乾,打下果實。
【性 味】果實扁球狀五角星形,直徑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綠色或淺棕色,周圍具膜質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點狀果梗痕及放射狀脈紋5~10條;剝離花被,可見膜質果皮,半透明;種子扁卵形,長約1mm,黑色。氣微,味微苦。性寒,味辛、苦。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1.5cm。莖直立,多分枝,淡綠色或淺紅色,有短柔毛。葉互生,線形或披針形,長2~5cm,寬0.3~0.7cm。花
小,兩性或雌性,單生或2朵生於葉腋;花被片2,黃綠色;雄蕊5;子房上位,1室。胞果扁球形,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長地: 生於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或庭園栽培。
主產江蘇、山東、河南、河北。
化學成份: 含三萜皂甙、脂肪油、生物鹼、黃酮等。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於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皮膚瘙癢。
【氣味】(子)苦、寒、無毒。
【附方】1、風熱赤眼。有地膚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餅,曬乾,研細。每服三錢,空心服,酒送下。
2、目痛、眯目。用地膚子榨汁點眼。
3、雷頭風(按:此病是頭面腫痛、惡寒發熱、太似傷寒)。用地膚子同生薑研爛,熱酒沖服汗出即愈。
4、疝氣。用地膚子炒後研細。每服一錢,酒送下。
5、血痢不止。用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芩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溫水調下。
6、妊娠患淋。用地膚子十二兩,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7、小便不通。用地膚草榨汁服,或用地膚草一把,加水煎服。
8、眼睛受傷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膚葉(洗去土)二兩,搗爛榨汁,每取少許點眼。冬季無鮮葉,取幹葉煮成濃汁亦可。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瞿麥
【類別】 全草類
【英文名】 Lilac Pink Herb
【釋名】 野麥、十樣景花、竹節草、鋸句麥、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
【來源】 為石竹 科植物瞿麥Dianthus superbus L.的地上部分。
【採制】 夏、秋季花果期採割,除去雜質,乾燥。
【性味】 性寒,味苦。 (穗)苦、寒、無毒。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莖叢生,直立,上部2歧分枝,節膨大。葉對生,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成短鞘狀抱莖,全緣,兩麵粉綠色。花單生或數朵集成疏聚傘花序,小苞片4~6,寬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長約為萼筒的1/4;萼圓筒狀,細長,先端5裂;花瓣粉紫色,先端深細裂成絲狀、喉部有須毛;雄蕊10;子房1室,花柱2。蒴果長筒形,4齒裂,有宿萼。種子扁平,黑色,邊緣有寬於種子的翅。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下。分佈全國,主產河北、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蘇。
【主要成分】 含異紅草素(isoorientin)等黃酮化合物,尚含瞿麥皂甙A~D(dianthus saponin),其中之一的皂苷元為絲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破血通經。用於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增長經。
【附方】瞿麥的主要功用是清熱、利水、通淋。
1、石淋。用瞿麥子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後可下石
2、小便不利用瞿麥二錢半,栝樓根二兩,大附子一個,茯苓、山芋各三兩,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無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暢、腹中溫暖為見效。
3、下焦結熱(小便淋閉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七錢五分、山梔子仁(炒)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七錢,加連須蔥頭七個、燈心草五十根、生薑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隨時飲服。此方名“立效散”。
4、子死腹中,或發作後幾天還生不下。用瞿麥煮成濃汁服下。
5、眼睛紅腫、生瘡。用瞿麥炒黃、研細。以鵝涎調勻塗眼邊。用瞿麥搗汁塗眼亦有效。
6、魚臍疔瘡(按:此瘡初起時,隆腫狹長,一端有白色突出點,形狀象魚臍,因此得名。是一種險症)。用瞿麥燒灰,調油敷患處。
7、咽喉骨鯁。用瞿麥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8、竹木入肉。用瞿麥研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麥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發明】亦治難產。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王不留行
【類別】 種子類
【英文名】 Cowherb Seed
【釋名】 奶米、大麥牛、不母留、王母牛、禁宮花、剪金花、金盞銀台
【來源】 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Vaccaria segetalis(Nack.) Garcke的種子。
【採制】 果實成熟未裂開時割取全株,曬乾,收集種子,曬至足幹。生用或炒用。
【性味】 種子圓球形,直徑1.5~2mm。表面黑色,少數紅棕色,略有光澤,有細密顆粒狀突起,另有一淺色圓點狀腫臍及一淺溝。質堅硬,斷面灰白色,角質樣。無臭,味微澀苦。性平,味苦。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莖直立,上部叉狀分枝,節稍膨大。葉對生,粉綠色,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9cm,寬1.5~2.5cm,基部稍連合而抱莖。聚傘花序頂生,花梗細長;萼筒有5條綠色寬脈,並具5棱;花瓣5,淡紅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齊小齒,基部有長爪。蒴果卵形,4齒裂,包於宿萼內。種子多數,球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路旁及田間。除華南外,全國各地均產,主產河北。
【主要成分】 含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王不留行黃酮甙(vaccarin)等。
【功能主治】 活血通經,下乳消腫。用於乳汁不下、經閉、痛經、乳癰腫痛。
【附方】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連莖、葉陰乾,煎成濃汁溫服。很快見效。
2、大便後下血。用王不留行研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
3、刀傷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葉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黃芩、幹薑、芍藥、厚樸各二分,前三味,燒存性,後六味,研為末。兩組和勻。治在傷。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傷,只須用末敷傷處即可。婦女產後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4、婦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龍骨、瞿麥穗、麥門冬,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服藥後再吃豬蹄湯,並一日數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湧泉散”。
5、頭風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幹搽頭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6、癰疽諸瘡。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頭號半,煮取一鬥,多次洗患處。此方名“王不留行湯”。
7、疔腫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發明】王不留行以善於行血知名“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婦科,王不留行又是髮乳的良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葶藶
【釋名】丁藶、大室、大適、狗薺。
【氣味】
【主治】1、陽性水腫(面赤、煩渴、喘急、小便澀)。用甜葶藶一兩半(炒後研末)、漢防己末二兩,和鴨血及頭同搗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視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暢為驗。
2、遍身腫滿,用苦葶藶(炒)四兩,研細,和棗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3、在腹水腫。用革葶藶二升,炒後研末,與雄雞血及頭一起搗至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小豆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二升,用酒五升泡一夜,服一合即通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一兩杏仁十枚,同熬成黃色。取出搗爛,分十次服。
4、肺濕痰湍。用甜葶藶炒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服下。
5、咳嗽上氣(不能睡臥,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足腫)。用葶藶子三長,經微火熬研後,裝入布袋,泡在清酒五升中。幾日後飲酒,每次一小杯。一天飲四次。如病急,等不到酒泡透,可以榨汁服。
6、肺壅喘急。用葶藶炒黃,研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服藥時先用大棗二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二升,然後放入葶藶一丸,繼續煎水至一升,一次服下,此方名“葶藶大棗瀉肺湯”。
7、月經不通。用葶藶一升,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棉裹,納入陰道中。過一夜,換藥一次,汗出即出可停藥。
8、突發顛狂。用葶藶一程式,搗極細,加白犬血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三服即愈。
9、蟲牙用葶藶、雄黃,等分為末調臘月豬油點痛處。
10、瘰鬁已潰。用葶藶二合、豉一升,搗爛作成餅子,如錢大,厚二分。安在瘡孔上,外用艾灸使受溫熱,但不可傷肉,亦不可灸初起之瘡。
【附方】葶藶的主要功用是瀉肺生動活潑、消腫除痰、止咳定喘。前人曾稱葶藶的苦有甜,並說甜者性緩,苦進性急,但近來市面上只有甜葶藶出售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車前子
【類別】 種子類
【英文名】 Plantain Seed
【釋名】 牛麼草子、車軲轆草子、當道、浮以、馬昔、牛遺、牛舌、車輪草、地衣、蛤蟆衣
【來源】 為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 的種子。
【採制】 夏、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果穗,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性味】 種子細小,略呈橢圓形,稍扁,長約2mm,寬約1mm。表面淡棕色或黑棕色,有細皺紋,一面有灰白色凹點狀種臍。質硬,切斷面灰白色。嚼之帶粘液性。性微寒,味甘。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葉叢生,直立或展開,方卵形或寬卵形,長4~12cm,寬4~9cm,全緣或有不規則波狀淺齒,弧形脈4~7條;葉柄長5~22cm。花莖長20~45cm,頂生穗狀花序;花萼4裂,宿存;花冠幹膜質,4裂;雄蕊4,著生於花冠筒上;子房2室,花柱絲狀,宿存。蒴果卵狀圓錐形,周裂。種子4~8粒。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路旁、溝旁及河邊。主產江西、河南;各地亦產。
【主要成分】 含多量粘液質、桃葉珊瑚甙,並含車前子酸(plantenolic acid)、膽鹼、腺嘌呤、琥珀酸、樹脂等。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用於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附注】 同屬植物平車前P. depressa Willd. 種子亦作車前子入藥。
【附方】1、血淋作痛。用車前子曬乾研細,每服二錢,車前葉煎湯送下。
2、老人淋病(身體發熱)。用車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3、妊婦熱淋。用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4、容易小產,用車前子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飲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5、陰囊冷痛。腫滿即成險症,用車前子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6、久患內障。用車前子、幹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7、補虛明目(肝腎均虛,眼發黑共,或生障翳,迎風流淚)。用車前子、熟地黃(酒蒸後火焙)各三兩,菟絲子(酒浸)五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駐景丸”。
8、小便不通。用車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葉汁。
9、小便尿血。用車前草搗汁五合,空心服。
10、鼻血不止。用車前葉搗汁飲下。
11、刀作。用車前葉搗爛敷傷處。
12、濕氣腰痛。和車前葉連根七棵、蔥白連須七棵,棗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13、喉痹、乳蛾。用車前草、鳳尾草搗爛,加霜梅肉少許煮酒,共研取汁。雞乞求蘸取刷喉。
14、兩眼紅痛。用車前草汗調眩硝末,臨星時塗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15、目翳初起。用車前葉、敬楊葉等分,揉出汁,裹入兩層桑葉中,懸陰處一夜。次日打開桑葉,以汁點眼。
【發明】車前功用是清熱利悄、祛痰明目。草和子的作用相仿。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7 | 顯示全部樓層
馬鞭草
【類別】 全草類
【英文名】 European Verbena Herb
【釋名】 鐵馬鞭、紫頂龍芽草、野荊芥、龍牙草、鳳頸草。
【來源】 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地上部分。
【採制】 6~8月花開時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苗、葉)苦、微寒、無毒。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通常高30~80cm。莖上部方形,老後下部近圓形。葉對生,卵形至短圓形,長2~8cm,寬1~4cm,兩面有粗毛,邊緣有粗鋸齒或缺刻,莖生葉無柄,多數3深裂,有時羽裂,裂片邊緣有不整齊鋸齒。穗狀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開花時通常似馬鞭,每花有1苞片,苞片比萼略短,外面有毛;花萼管狀,5齒裂;花冠管狀,淡紫色或藍色,近2唇形;雄蕊4,二強;子房4室,每室1胚珠。熟時分裂為4個長圓形的小堅果。花期6~8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生路旁、村邊、田野、山坡。主產湖北、江蘇、廣西、貴州。
【主要成分】 全草含馬鞭草甙(verbenalin)ey 5-羥基馬鞭草甙;另含苦杏仁酶、鞣質;葉又含腺甙(adenoside)、β-胡蘿蔔素。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附方】1、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脹煩渴,身幹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
3、大腹不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鬥,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
4、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塗搽。
5、婦女經閉,結成索子。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鬥,煎成一鬥,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6、乳癰。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薑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
7、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
8、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乾、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4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蛇含
【釋名】蛇銜、威蛇、小龍牙、紫背龍牙
【氣味】苦、微寒、無毒。
【主治】1、產後瀉痢用蛇含極一反,濃煎服下。、
2、刀傷出血。用蛇含草搗爛敷傷處。
3、身面惡癬。用蛇含草加生礬研敷。
4、蜈蚣、蠍傷用蛇含劃揉碎敷傷處。
5、癰腫瘀血、產後積血等。作蛇含、大黃、附子、芍藥、大戟、細辛、獨活,黃芩、當歸,莽草、蜀椒各一兩,薤白十四枚,共研為末,在奪酒中泡一夜,加豬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時每服一彈丸大的經量,溫酒送下。一天服兩次。病在體外,則用膏敷塗。此方名“蛇含膏”。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