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帥佛道法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公冶長第五】串讀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5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5.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子貢說:『我不希望別人對我做的事情,我也不想對別人做同樣的事情。』孔子說:『子貢啊,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經常我們認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先說的,原來是子貢先說的。

當然,子貢說的是不好的事情,對自己不利的事情。但是呢,進入現代社會,我們也要意識到,人和人之間的價值觀念差別越來越大,那麼從『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更不能推出『已之所欲』,就可以『施之於人』。要互相尊重對方。比方說父母對子女,不能用自己的期望代替孩子自身的期望。當然,你不希望別人強迫你去做什麼,反之,也不能強迫別人去什麼,那怕是你自己喜歡做。所以『已之所欲,施之於人』同樣是能被『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否定的,因為他有強迫色彩,不尊重對方的意願,這也是每個人自己都不想遇到的。

5.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 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夫子的文章里講的那此道理是可以聽到就明白的,但是夫子說話的神采和氣概所表達出的性情與天道,那就是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一個『養』字就說明要得夫子在做人和做事上精髓,那是要靠長期的涵養才能形成的,有的甚至是與生俱來。

我們經常說『腹有書詩氣自華』,其實未必人人如此。有時我們說一個有某種特殊氣質的,如魄力、魅力等,往往跟一個人的境界、志向、興趣、性格、閱歷等多個方面有關,這些東西往往不是從一個人文章中就能學習、模仿得來的。

5.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對夫子之志,也就是夫子氣概之下蘊藏的『言性與天道』還是了解一些的,但是也不能做到,所以其他的門人也唯恐知道。我們知道,子路,這個人,孔子對他的評價是『由也,果』,可見此人做事很果斷,聞善必從。但是他也做不到,那其它弟子更是望塵莫及。

當然,也有一說,是孔子擔心子路『好勇過我』,言出必行而不考慮後果,所以唯恐子路有聞,這也說得通。

5.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子貢向夫子請教:『孔文子何以諡之以「文」呢?』孔子說:『勤勉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為這樣所以諡之以「文」。』根據【左傳】記載衛國大夫孔圉在品德上有虧的,所以子貢可能認為這樣一個人哪能在死後給他以『文』的諡號呢?但是,在里仁篇里孔子說過:『唯仁者,能好人(之好),能惡人(之惡)。』能夠給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功是功,過是過,美是美,丑是丑。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在孔子看來,給他一個『文』的諡號也不足為過。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的孔子,對『忠恕』二字,可是發揮到了極至。在這裡他『忠』於其事實,『恕』於其人。

所謂『下問』,不是指地位高低,也不是學識多少,而是說即使別人有一百地方不如自己,但是只要有一個地方值得自己學習,那麼也應該向他請教和學習。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5 19: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0-6-15 19:51 編輯

5.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孔子評價子產:『子產這個人所具備的君子表現有四個方面。他自己為人謙遜,他侍奉君主也盡心盡力,他治理人民也恩惠,他使用民力也得體。』這個子產是什麼人?

子產是春秋時政治家。名僑。公元前554年任鄭國卿後,實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徵收軍賦;鑄刑書於鼎,為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張保留『鄉校』、聽取『國人』意見,善於因才任使,採用『寬猛相濟』的治國方略,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

在這裡,一定要注意,子產是改革派人派,其承認私田和制定刑書,那都是對當時社會制度傷筋動骨的大改革,孔子雖然沒對其政策進行具體的評價,但從行己、事上、養民、使民四個角度反而對其進行肯定。所以,不要落入什麼儒法思想鬥爭的巢臼,說那孔子就是要恢復周禮,是復古派,是復辟派。

孔子衡量一個人最終的核心標準還是『仁』,就是一個做事的態度如何,以及取得了什麼樣的社會後果。所謂『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正是其道德品質所表現的對人對事的態度,而『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則既是其對老百姓的態度,也是其所取得的實際效果。孔子總結了子產所具備的四種君子之道,實質也是在觀察社會的政治實踐,從而從中抽象出仁的種種內涵。

5.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孔子說:『暈平仲擅長與人交往,雖然平易近人,禮賢下士,但是人們卻長時間對他保持尊敬。』孔子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可見與人交往是一門藝術,孔夫子自己未必也能拿捏到恰到好處。所以,孔子對此感慨有加。而且孔子對晏子輔佐三個君王,達五十年之義,能夠長期保持那種良好的品德也是給與高度的評價的,他說:『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通常一個重臣能輔佐三朝,說明這個國家必然沒有大的政治動盪,長期政通人和,也說明這個人做人做事也是必然有過人之處,令人折服。有興趣者不妨對他進一步多多了解。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悅,何如其知也。』】孔子說:『臧文仲養着一隻大烏龜(用來祈福),所以在那龜室中柱頭斗拱上刻有山水,梁的短柱上畫了藻草,裝飾得像天子奉祖宗的廟般來供着它,他哪裡稱得上智慧啊?』 臧文仲當時以『知』而出名,他卻討好一隻烏龜來祈求多福,甚至不顧禮儀所以孔子對他很不屑。

說到『山節藻悅』,重提一下『宰予晝寢』,有人認為應該是『宰予畫寢』。因為這個兩字的古文極其相似,可能搞錯了。如果有人說那宰予調皮,在牆上亂畫,所以老師批評他。這也太牽強了一點。至於如果說,宰予也是如好比『山節藻悅』一般在裝飾房間,在梁上、牆上搞些花里胡哨、浮而不實的東西,夫子在那裡發火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倒也說得通,是為一解,一般的文科生,特別是宰予這種比較喜歡出風頭的往往喜歡做這種事。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7 21:16 | 顯示全部樓層

5.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至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張問道:『令尹子文多次做楚國的令尹,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多次被罷官,也沒有表現出怨恨的樣子。每次交接時,一定把自己任內的一切政務全部告知新接替的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是忠於國家的忠臣了。』子張說:『可算是上個仁人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上仁人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齊莊公,陳文子有四十匹馬,捨棄不要,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說:「這裡執政的人和我們的大夫崔子一樣。」又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和我們的大夫崔子也一樣。」於是又離開了。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乾淨得很。』子張說:『可算得上個仁人嗎?』孔子說:『不知道,這又怎麼能算得上仁人呢?』

前面提到『仁』是『至善至美』『至誠至敬』的完美的境界,作為一位仁者,他不光要將仁德在程度上做到極致,而且在各個方面也沒有缺失。對孔子而言,他是不會輕易以仁許人,他可能稱在某個人『君子』,但是對於『仁』,那是有極其苛刻的道德標準的。

令尹子能夠做得在官位的得失上寵辱不驚,以國事為重,可以稱得上『君子之道四』中『事上以敬』,所以稱之為『忠』;那麼,陳文子所謂的『無道則隱』,雖然也稱得上『清』,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孔子並不是主張選擇逃避的,而是應該和子路一樣死於國難,死得其所。清是什麼?不就是我們平常自己理解的『無道則隱,窮則獨善其身』。但是在孔子眼裡,這遠遠不是『仁』。

所以,在這裡,我們對孔子說的『無道則隱』,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5.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做事情總是反覆思考後再付之行動。孔子聽說後,說:『一個人做完事情之後也要反覆思考,總結經驗,檢討得失,觀過識仁。在這裡孔子實際講的是思想與實踐的關係。

把『三思』解釋為三次,然後望文生義,把『再』解釋為『兩次』應該說是不合孔子原意的。也很教條,孔子本意是三思而後行,行後再三思,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提高自己的認識和水平。

5.21【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在國家太平的時候,則表現得相當智慧,在國家動亂的時候,則大智若愚。他的智慧是別人可以達到的,但他的大智若愚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寧武子跟前面提到的『陳文子』之『清不一樣,在國家危亂之中,他不去朝,也就是不逃避,而是在危局之中通過大智若愚的方式』,甚至冒着生命風險,以極強的韌性從中周旋到底,收拾亂局,而不是『無道則隱』,一走了之。

特別是一個人在天下太平之時表現過智慧,立場,並給人以深刻印象,然後在亂局之中又要顯得愚笨,讓對手(晉國)放心,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對孔子來說,什麼時候要隱,什麼時候要仕,如何隱,如何仕,都不是教條的。都是跟當時的時局相關的,不能一概而言之。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9 11:24 | 顯示全部樓層

5.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在陳國說:『回家吧,回家吧,我老家的年青人志向遠大,即使才華橫溢,但做事粗疏,我不知道如何教育和指導他們啊!』在這裡孔子表達到回到魯國之後的志向和用意所在,也對當時年青人成長上的存在的時弊有所揭示。

5.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孔子說『伯夷叔齊這兩位賢者,不記恨周武王伐商的昔日行徑,所以在心裡並沒有個人的私怨啊』

伯夷和叔齊兩位賢者在中國歷史是相當有名的,應該說,也是孔子所說的『仁者安仁』的例子之一。這兩位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說明『無道則隱』並不是『苟全性命於亂世』,此二位賢者,仁者安仁,作為商的臣子,既不能投向那怕行仁政的周朝,也不能反對這個行仁政的周朝,所謂唯一的出路就是『歸隱』,但這麼做,並不是出於個人的私怨,自然也不會因為餓死就會產生埋怨。而一個仁者在遇到不同的道德規範在自己身上發生衝突時,考慮的是做到滴水不漏,面面俱全,那的為之付去生命,也視為理所當然。所以,孔子說:『苟志於道,無惡也』又說:『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與之比。』同樣在生死之間也是如此,義與之比,當生則生,當死則死,絕無怨言。

武王伐紂對於天下來說是替天行道,但是對於伯夷叔齊個人來說則有背於倫理。所以,他們勸,勸而不聽則逃。對於『無道』,我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天下失序。有時,往往是兩種不同的道德要求施之於身的,那種衝突和矛盾。

有道是自古忠孝難兩全,或者說自古忠義難兩全,事實就是這樣。一方是國,一方是親,或一方是邦,一方是義,當然平常人平時不會遇到,但是古代社會的王親貴族、忠臣義士在改朝換代的歷史關頭,對於氣節之士而言,那種衝突和考驗還是相當特殊的。

5.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做人坦誠直率?有人向他借醋,他不說沒有,反而跑到他的鄰居家討來而借給別人。』在孔子看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應該坦誠。當然也有可能微生高捨不得把自己的借給別人,又不想回絕,所以去借鄰居的以應付、討巧。在孔子還看來,這都是不坦誠和直率的表現。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說:『刻意說好聽的話,裝出好面孔,扮成一副恭敬的好樣子,求取悅於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亦認為是可恥。心裡怨恨別人,又不明說,仍和別人交友,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是可恥的。』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又說過『以直報怨』。【論語】在【學而】中就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6-19 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5.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顏淵子路侍立在旁,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我希望有車馬,着皮裘,和朋友們共同使用,那怕是最終散盡其財,我心裡沒有遺憾。』顏淵說,『我希望自己心懷仁善,但是不自我誇耀。對別人做好事,自己不認為這施捨。』子路說:『我們也想聽先生的志願呀!』孔子說:『願老者能得到安頓。朋友能互相信任,年輕人能得到關懷。』

孔子之志跟學生的志向比較起來,有幾個特點:

第一:孔子無『我』,他並不跟學生一樣,關心自己會如何,聖人往往是忘身無我,心懷天下。他沒有說他自己要實現什麼的志向,成為什麼樣的人物,做出什麼樣的業績。而且表達出別人的真誠祝願。

第二:他的視界更加開闊,他放眼天下,希望所有老人、朋友、年輕人得到安頓、信任、照顧,實際包括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者有所安,是對老者的照料,朋友有所信,是朋友之間的照料,年輕人得到關懷,也是對年輕人的照料。

第三:他並沒有慷慨陳辭,甚至連『天下』這樣的詞沒有使用,而用很平淡的口氣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沒說,最終由誰來實現。

第四:他始終把對於人的關心放在第一,就是講到那麼仁德,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是追求個人的完美,還是社會的和諧,是追求理論的精純,還是現實的美好。在他而言,老有所安,少有所養,人有所助,就是『仁』在社會上體現。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就是『仁者愛人』至於如何實現,誰能實現之,在他而言,都是次要的。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說:『完了,我沒有見過能發現自己的過錯,而又在自己內心反省自己的人。』我們知道對於道德而言,往往需要前識者,也就是有一批人能夠首先在社會上進行道德意識的覺醒。特別是當大家都這樣做,作為道德先驅就必須去思考,我這樣做真正的符合道德的內在精神和要求嗎?如果不符合,那麼我應該如何反省自己?作為思想家,他應該超前於社會,才能為社會指引方向。孔子擔心的就是這個事情。大家都認為一切的一切都理所當然的時候,社會也就出現了問題。所以,作為思想家或道德學家的賢者,對自己的反思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當然,對普通人而言,一個人做錯了事,當然應該在內心加以反省,而不是尋找客觀理由、強詞奪理、自以為是、為所欲為。但是如果孔子是說這,也不至於發出『已矣乎,這樣的感慨』,因為他不可能沒見過。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說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和實權人物,甚至周天子。因為制約他們的社會力量很小,國家和社會治理得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君王大臣的自我警醒和檢討。這也是儒學思想的局限之一,把希望寄托在聖君賢臣的自律之上。但是在當時,的確就是如此。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說:『就是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會有像我這樣具有忠信品德的人,只是不像我那樣好學罷了。』

【公冶長】這一篇,花那麼多筆墨的輯錄孔子對一些人物的評價,實際上是通過枚舉的方式在展示孔子的仁學思想。在這裡,【論語】在此篇的結尾強調一個『內訟』、一個『好學』,其目的,就讓【論語】的讀者能見賢思齊,也就是『好學』,見不賢而內省,也就是『內訟』。甚至能把歷史當作教科書『溫故而知新』,繼續承傳和發揚孔子的仁學思想。

在孔子那個時代,經過了禮樂文化的長期浸染和薰陶,象孔子那樣的忠信之士並不少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各種俠義之士,忠義之臣也比比皆是,整個社會局勢卻一日不復一日,甚至更加動盪不安,社會更加失序。這讓孔子進一步去思考,要解決春秋時期的種種社會問題,光靠一腔熱血的忠和一身肝膽的義也是不行的。社會要發展,時代要進步,危機要扭轉,人不『好學』、人不『內訟』,不去做理性的思考和冷靜的分析,光靠激情和鬥志,不去思考應該忠於什麼,如何去忠,應該義於什麼,如何去義,那就會流於蠻幹,就會徒勞無功,不但於事無補,甚至會雪上加霜,積重難返。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