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65|回覆: 2

[訓詁學] 戶字的起源和演變_繁體字寫法

[複製鏈接]

『戶』字本義是什麼意思

『戶』字本義是什麼意思

神奇的漢字系列之戶字的演變過程及起源

那「足不出戶」的「戶」是什麼意思呢?

那「足不出戶」的「戶」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突然被問到『戶』字本義是什麼意思,我們往往都會很乾脆地回答:『窗戶。』這時如果再接着問:『那「足不出戶」的「戶」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立刻就會意識到,戶的本義不可能指窗戶,因為沒有人會從窗戶出門去。那麼,什麼是戶呢?

什麼是戶呢

什麼是戶呢

戶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如上,是門字的一半,像一扇門板。從字的來源看,【一切經音義】中說:『一扇曰戶,兩扇曰門』,又說,『在於堂屋曰戶,在於宅區域曰門。』【說文解字】對戶的定義是『半門曰戶』,對門的定義是『從二戶,象形。』這就是說,我們現在說的門,在古代造字時是有兩種叫法的,單扇且的叫『戶』,主要用在內室;雙扇的叫『門』,主要用在庭院或入室的大門。有一個成語叫做『千門萬戶』,是用來形容宮殿房屋眾多、規模宏大的。門與戶為什麼會出現數量上千與萬的區別?有學者解釋說:一棟建築,室內的單扇『戶』很多,而通往室外的雙扇『門』很少,眾多宮殿累計下來,就會出現『千門』與『萬戶』在數量上的差別。

戶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如上,是門字的一半,像一扇門板

戶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如上,是門字的一半,像一扇門板

廣義的『戶』也可以指門,『足不出戶』就是不出門,『夜不閉戶』就是夜晚不需要關門。門上的轉軸被稱為『樞』,一般是用木頭做的,因為它經常轉動,所以很少受到蟲子的蛀蝕。古人受到這一點的啟發,提出一個很有意義的觀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裡戶也指門,整句話的意思是流動的水不會腐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比喻經常運動可以不受外來侵蝕而歷久不壞。

一扇曰戶,兩扇曰門

一扇曰戶,兩扇曰門

後來,戶字由指門引申指門背後居住在屋內的人群,由此又引申指家庭、住戶,一家人就是一戶。『門』與『戶』都可以表示人家或家族,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相較於單扇的『戶』,雙扇的 『門』大多時候是與那些名門望族、官宦顯貴相聯繫的,他們住的是深宅大院,出入處有高大的門;與此同時,普通百姓的住處是『積土為室,編蓬為戶』的簡陋房屋,談不上有什麼院落和門庭,這樣的人家只能稱為戶。因此,漢語詞組中,農戶、漁戶、獵戶、佃戶等,與豪門、權門、將門、相門等所表現出的貧富差距,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說文解字】對戶的定義是『半門曰戶』

【說文解字】對戶的定義是『半門曰戶』

有句俗語叫『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常被用來形容讀書人即使不出家門,但是還是能知道天下所發生的事情。這句話最早來自【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有學者認為這是【道德經】中最難理解的一章,因為它仿佛與我們的『常識』相悖:我們認可的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老子卻說『不出戶,知天下』;我們推崇的是『知行合一』,老子卻說『不行而知』;我們信奉的是『眼見為實』、『親力親為』,老子卻說『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不過,歷史上的確存在這樣一些讓我們費解的人: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既無治理一方的經歷,也無帶兵打仗的經驗,卻能準確把握天下大勢,隆中對摺服劉備出任軍師;鬼谷子隱居於鬼谷,既無治國安民的經歷,也無經略天下的經驗,卻通曉縱橫捭闔之術,教出的弟子蘇秦、張儀、孫臏等都成為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他們為何能做到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用老子的理論來解釋:萬事萬物即便複雜也是有其內在規律的,也就是『道』。摸透了這個規律,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自然就可以不出戶而知曉天下。

從二戶,象形。

從二戶,象形。

那麼,不是『聖人』的我們可以做到『不出戶,知天下』嗎?答案是肯定的。【道德經】雖然作於兩千多年前,但卻具有時空的穿越性:今天,互聯網架起溝通世界的橋梁,地球成為了一個『村』,足不出戶知天下事不再僅僅是『聖人』的境界,一台電腦,一個手機,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坐在家中俯瞰天下,了解大事小情。不僅如此,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的快速發展,讓人們不僅能不出戶而知天下,甚至只需動動手指就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些便利讓人不禁感慨,生活在這個時代是多麼幸運、幸福,更為此而自豪——這樣美好的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用勤勞、智慧、勇氣拼出來、干出來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遊客  發表於 2019-1-17 07:53
戶與門什麼時候混淆的呢?
遊客  發表於 2019-1-17 09:02
足不出戶,可以知天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