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21|回覆: 0

[講古] 漢朝李陵事件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青禾田講古 發表於 2018-10-27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陵事件中李陵為何兵敗?李陵為何會投降匈奴?

那麼,李陵是如何兵敗投降的呢?

原來,李陵軍因為是步兵為主,所以行軍速度較慢,其行軍路線,早就被匈奴人偵查獲得。在李陵軍隊到達浚稽山時,被且鞮侯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團團圍住。

這種情況也早在李陵預料之中,一群步兵在大草原上長途行軍,想要瞞過匈奴人的耳目,痴心妄想,所以李陵並沒有驚慌。他先是命令士兵,用戰車圍成營寨,以為後盾,然後率領士兵在營寨前列陣。

漢軍士兵背靠營寨,持盾牌、長戟的士兵位於外層,以防守為主,抵禦匈奴人的進攻,弓弩手位於內層,以弓弩大量殺傷匈奴進攻的人馬。

匈奴人沒料到這隻漢軍的弓弩如此兇猛,吃了大虧,進攻的人馬,在一波波的弓箭和弩箭的射擊中,死傷無數,敗退而回。

李陵敏銳的抓住戰機,反守為攻,跟在匈奴敗兵後,銜尾追殺,又殺傷匈奴人馬數千。可惜因為沒有多少騎兵,無法繼續擴大戰果。

李陵也明白見好就收,見匈奴人馬已經聚攏,急忙率領漢軍,返回營寨前。

且鞮侯單于見自己的三萬大軍吃不下這支小小的漢軍,大怒,不斷從四面八方調集人馬前來圍攻。最後,共計調動了八萬人馬,圍攻李陵這支僅有五千人的隊伍。

眼見匈奴人馬越聚越多,李陵知道事不可為,率領人馬,緩緩後退。匈奴人馬怎麼可能放這支漢軍平安撤走,邊圍追堵截邊頻頻進攻,李陵則咬緊牙關,指揮漢軍邊打邊撤。

漢軍幾乎都是步兵,行軍速度較慢,但是防守能力強,而且弓箭厲害;匈奴一方則是人多勢眾,又都是騎兵,占據戰略主動,但是面對漢軍的刺蝟戰術,一時間也沒什麼好辦法。

雙方鬥智鬥勇,戰鬥頻頻。

幾天下來,漢軍將士,大多帶傷。李陵命令將所有車輛都騰出來,讓受傷三處及以上的將士坐車,受傷兩處者駕車,受傷一處和沒受傷的繼續作戰。

李陵的安排,贏得了漢軍將士的一致擁戴。所以漢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是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氣。

漢軍傷亡不小,匈奴人的傷亡更大。大到匈奴單于氣憤不已,又頗為頭疼。

當漢軍到達一大片長滿蘆葦的沼澤地時,李陵打算利用地形,在蘆葦盪中和匈奴人打游擊。沒想到匈奴單于下了狠心,命人在上風頭放起火來。要知道,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天生敬畏上天、大地,更是視草地、蘆葦等可供牛羊食用或者能作為燃料的植物為自己生存的根本,輕易不會大面積放火焚燒。現在,單于也是被李陵逼急了。

李陵也嚇了一大跳,急忙命人也從自己這邊放火,先燒出一片空地,才避免了漢軍被大火燒死的命運。

看着滿天的大火和濃煙,李陵將計就計,利用大火的阻擋,一路向南急行軍。等匈奴人發現漢軍根本沒受到大火的影響,已經跑出很遠的時候,單于心中的怒火遠高於原野上的大火,率領匈奴人馬,隨後苦追不舍。

等匈奴人馬追上漢軍的時候,前面恰好有大片樹林,漢軍又鑽進了樹林。樹林之中的戰鬥對騎兵非常不利,漢軍利用靈活性,又一次讓匈奴人馬損兵折將。

且鞮侯單于氣紅了雙眼,親自站在一座小山的山頭上,指揮人馬圍攻漢軍,並派他的兒子打先鋒。

有眼尖的漢軍發現了且鞮侯單于就在不遠處,急忙稟報李陵。李陵大喜,立刻組織起身邊的強弓硬弩,一齊向且鞮侯單于所站立處發射。

看着漫天飛來的箭支,且鞮侯單于嚇得魂飛魄散,在護衛的拼死保護下,慌忙下山躲避,再不敢在兩軍陣前露面了。

隨着漢軍距離漢朝疆域的邊界越來越近,匈奴人的進攻越加猛烈,一天中的進攻,多達數十次。匈奴人也是真急了,這要是讓這支漢軍平安返回,匈奴人的臉面可就算是丟盡了。且鞮侯單于更是暴跳如雷,下了死命令。匈奴人幾乎是沒日沒夜,反覆不停的在向漢軍發動進攻。這波未退,下一波又投入了進攻。

即使這樣的困境,李陵也還是從容應對。連續不斷的進攻,不但沒讓匈奴人占到便宜,反而不斷的殺傷着匈奴人的兵力。

漢軍的勇猛、頑強及用兵的謀略,匈奴人馬傷亡的慘重,令且鞮侯單于膽寒了,萌生了退意。

且鞮侯單于認為,自己面前的這支漢軍,一定是所有漢軍中最精銳的士兵,他們的目的,就是將自己的大軍引誘向漢朝邊界,而在漢朝邊界附近,一定埋伏着漢朝數量龐大的軍隊。他們應該早就布好了口袋陣,就等着自己的人馬鑽進去呢。不能上這個當,我們應當撤退,不追了,大不了放這些士兵回漢朝就是。

此時,漢軍所處的位置,已經距離他們出發的居延,只有百餘里的路程了。

李陵率領着五千漢軍步兵,轉戰上千里,打死打傷匈奴人馬超過萬人,自己的士卒雖然也死傷慘重,但現在漢軍的隊伍,活着的,至少還有三千人。

當然,幾乎人人帶傷是必然的了。

就沖這份戰績,幾乎可以和衛青、霍去病相媲美了,甚至還要超出些許,畢竟,李陵率領的,是步兵為主啊。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