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01|回覆: 2

[樂曲] 古琴譜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

  [複製連結]
古琴札記 發表於 2018-8-18 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切器樂曲譜,都是以記錄曲調為主,再加注該項樂器的專用指法符號。唯獨古琴曲譜例外,從文字譜到減字譜,都是只記指法,不記旋律和節奏。

漢以前,古琴尚未定型,有五弦、七弦、十弦等,大小長短不一,琴面不平,沒有徽位,以彈散音為主。

那時古琴主要是作為歌唱的伴奏樂器,曲調很簡單,技巧也不複雜,能唱就能彈,故有『家弦戶誦,君子無故不撤琴瑟』的說法。

詩三百五,孔子皆弦歌之

詩三百五,孔子皆弦歌之

用民歌曲調彈唱民間歌謠,才可能做到『詩三百五,孔子皆弦歌之』。

古琴譜的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

這時,琴譜並非必需,即使有,也是以官商唱名記錄曲調。相傳『琴譜始於雍門周,張敷,因是別譜,不行於後代』。

這種『別譜』,可能就是曲調譜,【碣石調·幽蘭】的弦序名稱,大概還保留着這種『別譜』的痕跡。

東漢以後,古琴體制逐步完善,為了適應演奏按音、泛音的需要,琴面趨於平整,出現了徽位,再不是一弦一音了。

且古琴是按五聲音階定弦的,同聲的徽位多,音色變化大,若不註明弦序、徽位和左右手指法,將使演奏的人無從下指。

隨着古琴器樂化的發展,演奏技巧越來越複雜,這時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記譜了,於是就產生了文字譜。

古琴的教學,向來都是依靠口傳手授,要口傳就要有一種說法,而這種說法寫成文字,就是文字譜。

文字譜約產生於魏晉時期,流行於南北朝至唐代。

減字譜的創製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動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後。

從中唐經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過了近千年的漫長歲月。由於各個時代的社會風尚、美學趣味與古琴演奏技法存在差異,也使古琴減字譜產生了種種變化,大致說來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草創期-中唐

此期減字譜以曹柔為代表。

它剛從文字譜中脫胎出來,與文字譜相比,有兩大不同:

1、明確區分『四指八法』,改變了文字譜食、中兩指均可用抹或中、無名兩指均可用勾的傳統。

2、將所有的指法、術語,取其偏旁,進行簡化,組成新的譜字。

其他方面,特別是重用右手『蠲』、『全扶』等『繁聲』指法,弦名稱『宀』(宮)、『倽』(商)、『⺈』(角),徽位名稱,『儚』(寸許)等,均與文字譜一樣。因此,這種減字譜還是比較繁瑣的。

由於各琴家對同一譜字減取的部分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減字體系。

發展期-晚唐至兩宋

此期減字譜可以晚唐陳拙、北宋成玉為代表。

其主要變化有三:

1、有的術語進一步簡化,如弦名改稱『一(或作『大』)、二、三、四、五、六、七』。

2、右手『繁聲』指法進一步分化,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同類指法。如蠲即有疊蠲、背蠲、正蠲、反蠲、夾蠲之分。

3、與日益強調『聲韻』的要求相適應,左手指法得到了發展。如猱即有正猱、上猱、下猱、夾徽猱、再猱等等。

成熟期-宋末至明清

此期可以宋末【事林廣記】、明中葉【松弦館琴譜】、清初【五知齋琴譜】與清末【琴學入門】各譜為代表。

總的傾向是,右手『繁聲』指法被單聲指法所替代;

各種術語進一步規範化,如徽位已統稱幾徽幾分;

左手指法得到發展;

開始出現點板的要求。

古琴指法考

古琴指法考

自古以來,有關減字譜的文獻數量甚多。其重要者見於【太古遺音】、【琴書大全】與明清兩代的大量琴譜內。近人著作有查阜西【存見古琴指法譜字輯覽】、管平湖【古琴指法考】等,可供參考。

裏人 發表於 2018-9-3 18:55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字譜約產生於魏晉時期,流行於南北朝至唐代?曲譜產生這麼晚嗎?
那之前是怎麼紀錄的?
遊客  發表於 2018-9-22 16:43
好帖,琴譜的發展史原來這麼深厚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