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0|回覆: 0

[訓詁學] 關·春風不度玉門關 · 每日一字

[複製鏈接]


中國人歷來重視時間的節點,因此將新年也稱為年關

中國人歷來重視時間的節點,因此將新年也稱為年關

要了解它,得從它的繁體字字形『關』開始分析

要了解它,得從它的繁體字字形『關』開始分析

中國人歷來重視時間的節點,因此將新年也稱為年關。過去人們常說年關難過,意思是過年如過關,因為過去經濟條件不好,過年要還欠賬,自然就難過個痛快年。例如【白毛女】中,楊白勞因為欠人錢,一到快過年就不得不離家出去躲帳。到除夕的深夜,他才偷偷地回家來,為過年帶來三樣東西:兩斤白面、一根紅頭繩和兩張門神。白面是特地為過年包餃子而買的,平時買不起也吃不上;紅頭繩是給女兒喜兒的過年禮物;門神則是盼美好生活的到來。年關雖然難過,但咬咬牙,過了年關又是一年。跨越年關,有結束,才有新的開始。

現在的關是簡體字

現在的關是簡體字

現在的關是簡體字,要了解它,得從它的繁體字字形『關』開始分析。關金文字形中,左右各一扇門並列,當中兩個鎖孔,用來放橫木。【說文解字】中說:『關,以木橫持門戶也。』關字造字本義是將門栓插進左右兩個栓孔,緊閉大門。小篆字形加了一個絲,表示繩索,意思是門栓插進栓孔以後,再用繩索系住門閂防盜。現在我們常用的關字是將繁體楷書的門簡化成上面兩點,門閂上的絲被簡化成了天,這樣,筆畫複雜的『關』就被簡化成看起來與門和門閂毫不相干的『關』了。

【說文解字】中說:『關,以木橫持門戶也。』

【說文解字】中說:『關,以木橫持門戶也。』

既然關是用來拴門的,將門合上的時候才會用關,關就有了關閉、閉合的含義。比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門雖設而常關。』就是說,雖然也安了兩扇大門,但又常關閉着。然而,關上了大門,就真的關住了一切麼?其實並不是。宋代葉紹翁在【遊園不值》裡就寫道:『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色是關鎖不住的,滿園盛放的鮮花必然會出牆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衝破束縛,蓬勃發展。

關就有了關閉、閉合的含義

關就有了關閉、閉合的含義

關是門的關鍵,它至關重要,因此所有事物最緊要的地方都可被稱為關,例如人體的關節;而凡是不容易通過的事情,也都可以叫關,例如一國的邊疆往往被稱為邊關。在古時,邊關劃分出了疆土的內外,又是民族、氣候、經濟、文化的分界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們坐望着征戰與和平的反覆,坐守着長河故道、大漠烽煙、日升日落的滄桑。邊關守住才有家國之安,所以,各地男兒總要作別家鄉的楊柳、告別妻子的溫柔,跋涉到這片從來就衝突不斷的征戰地帶,冒着此生不還的危險為祖國盡職一方。由此,也產生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一種獨特類別——邊塞詩。王之渙曾吟『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昌齡曾作『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李白高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門雖設而常關

門雖設而常關

自古邊關難守,然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那外敵環伺的邊關,是否該有戰士去浴血守衛?當然應該。一朝征戰,是否可能遭遇葬身沙場的有去無回?當然可能。而戍守邊疆、沖戰烽火的人就因此減少了嗎?當然沒有!一代又一代的男兒們,依然一潮一潮地湧向邊關,在生死一線的邊疆上巍然如山。戍守的歲月異常苦寒,將士們有太切身的感觸去領略天地之蒼茫、生死之迫近。邊關的明月,照耀的,是在中原少見的蒼茫雲海、是在江南不聞的強勁長風、是在內地不懂的狼煙陣陣。在那苦寒征戰地,雖『不見有人還』,卻常見有人往--在他們的心中,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邊關難守,年關難過,然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的一生又何嘗沒有自己要經過的關隘,又何嘗不是一個不斷歷關、闖關、過關的過程呢?每一關,都是時間的一個小節點,都是漫長歲月里的一個小單元。因此,王維在送別友人時曾這樣吟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那個時代,西出陽關,是從中心走向了邊緣,從熟悉走向了陌生,從盛景走向了蒼涼。然而,王維擔憂的,何止是這一座關隘,他嘆息的,何止是這一個邊關--他指代的是更多人生轉折路上的重要關頭,是那些雖不願面對卻又不得不獨自面對的重重關卡,是我們人生路上總要去不停探索和度過的一次又一次未知關口。在『過關』時,無論是險峻還是艱辛、是機遇還是挑戰,無論親朋好友的相陪相送之情再盛,終究,生命里的一關又一關,都必須是要我們自己去經歷、去跨越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