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72|回復: 3

现存曹氏族谱与曹操后裔无关  与复旦大学课题组再商榷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3-27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0-03-25朱子彦文汇报

■目前国内所藏的家谱,宋代的极为罕见。大多数图书馆所藏的家谱多为清代或民国,能存留明代的家谱已属不易。

■一些出身寒微的庶族往往追远冒祖,伪造谱牒、篡改源流,借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身份,导致私人所撰家谱多有失实之处。

2月9号,复旦大学“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历史学研究”课题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认同了笔者在2月5日《文汇报》上提出的“曹操并非夏侯氏后裔”的观点。同时,该课题组提出,要以上海图书馆现存的曹氏家谱为依据,继续寻找曹操后裔,并言之凿凿地称,调查目标已经锁定,甚至还画出了曹氏后裔的“迁移地图”。那么,依靠曹氏族谱果真就可以找到曹操的后人吗?对此,笔者仍不敢苟同,并作如下分析:

一、易代后曹魏宗室枝叶凋零,沦为庶族

关于曹姓,可以从《史记•管蔡世家》中找到它的起源,“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诞生于西周的曹国(今山东定陶一带)于公元前487年为宋国所灭,其族人遂流徙于各地。至东汉末,曹姓已是枝分派衍,单单见之于《后汉书》、《三国志》的曹姓,除曹操一族外就有曹充、曹众、曹全、曹朔、曹节、曹破石、曹丰生、曹襃、曹豹、曹宏、曹不兴等,然我们已不知他们中的哪一支才是曹叔振铎的后裔。

东汉以治经起家的高门世宦自诩为“清流”,而将宦官出身的士人视为“浊流”,因曹操祖父曹腾是东汉桓帝的中常侍,故曹操属于浊流,被四世五公出身的袁绍斥为“赘阉遗丑”。尽管曹操最终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曹氏家族的宦官出身仍是他们无法摆脱的阴影。在重门第、讲血统的时代,他们虽贵为皇族,却为衣冠望族所不齿,陈寅恪先生在《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中指出:“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是不同的,不同处是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操则出身非儒家的寒族,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氏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见《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魏晋鼎革之际,曹魏皇帝被司马氏废弑,宗室惨遭屠戮。陈寿著《三国志》,将曹魏王朝的最后三个皇帝合为《三少帝纪》,齐王曹芳被司马师所废;高贵乡公曹髦对司马昭专权忍无可忍,尝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结果为司马昭所杀;唯有陈留王曹奂,将皇位禅让于司马炎,才得以善终,然其后世也不知所终。嘉平元年,司马懿以太尉王浚谋立曹操之子楚王彪为由,迫其自杀。在著名的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不仅诛灭曹爽三族,而且“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晋书•宣帝纪》)

曹氏宗室在经历司马氏的血腥镇压和清洗之后,不仅枝叶凋零,而且也迅速沦为庶门细族。笔者查阅了两晋至唐代的史乘、笔记,均未见有曹姓担任高官显宦的记载。至唐代,尽管武则天拓宽了士族的范畴,然曹氏家族却无一人在朝中任五品以上官职,故仍然无法跻身于士族阶层。

二、溯祖追宗,谱牒难作依据

虽然在中国古代,谱牒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大多早已散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谱书,尽管洋洋大观,但由于其时战乱频仍,给包括谱牒在内的图书带来巨大灾难。公元554年,西魏兵攻破江陵,梁元帝将亡国之恨都发泄在图书上,在出降之前,将十四万卷典籍付之一炬,致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谱大都毁于战火。隋唐五代家谱的原貌至今亦难寻觅,唐代家谱只能从有关文献和敦煌石窟保存的残碑中略略窥知一二。目前国内所藏的家谱,宋代的极为罕见。大多数图书馆所藏的家谱多为清代或民国,能存留明代的家谱已属不易。

据笔者所悉,目前国内现存的曹氏族谱主要收藏于上海和安徽两地,其中上海的曹氏族谱,皆奉曹彬为始祖(2月23日《文汇报》综合新闻版《靠族谱觅曹氏后裔?不靠谱》已作介绍),而收藏于安徽徽州的曹氏族谱则奉唐末人曹全晸为始祖。《安徽绩溪县旺川曹氏宗谱》载:“曹氏历汉及唐,子孙蕃延散处四方,其远而难知者不可悉述,至若先世卜居山东青州,自全晸公命其子翊公剿寇于歙,是为徽州始迁之祖。”曹全晸系唐末天平节度使,在与黄巢农民军作战中被杀,因新旧唐书俱无其传,仅《资治通鉴》卷254有简略记载,故其家世已不可考。

在研究曹氏家谱时,我们还须特别注意赐姓、改姓、伪造谱牒的现象。所谓赐姓,最常见的是皇帝将已姓赐予有功之臣。尽管臣子接受赐姓有数典忘祖之嫌,但能与皇家同姓乃是无尚之荣。如刘邦建立西汉时,齐人娄敬力排众议,说服刘邦定都长安,从而奠定汉家数百年基业,刘邦遂赐其刘姓。又如民族英雄郑成功,原名郑森,后被南明隆武帝赐姓朱,易名成功,故后人称他为“国姓爷”。

历史上改姓现象也极为常见,不仅庶民百姓可能改姓,即便是帝王之家,改姓亦是屡见不鲜。如隋文帝杨坚原姓普六茹;唐高祖李渊,其本源出于塞外夷狄的大野氏,后改姓李氏,登上九五之位后,又把其始祖上溯到周代的李耳(即老子)。五代后唐废帝李从珂原姓王;南唐烈祖李昪原姓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曹操时代,距今已近两千年,其中历经多少朝代更迭、沧桑变迁,谁又能保证魏武子孙不更姓易名呢?

由于姓氏谱牒深受门阀士族的重视,故一些出身寒微的庶族往往追远冒祖,伪造谱牒、篡改源流,借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身份,导致私人所撰家谱多有失实之处。唐人颜师古曰:“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汉书•眭弘传》颜师古注)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两种现象足以混淆家谱真伪,一是同姓间的通谱,二是异姓间的认领养子。同姓通谱之例颇多。如唐代李崇德系赵郡老牌士族,而李义府出自寒门。李义府在武则天时期权势熏天,李崇德便主动与李义府“叙昭穆”。后来李义府失势遭贬,李崇德立即翻脸,将李义府之名从宗谱里剔除。

不仅同姓攀附,异姓联宗之事亦很多。如武则天的面首冯小宝,原系卖药的小贩,后因得到武则天的宠幸,改名为薛怀义。因其非士族出身,武则天特命他与太平公主的夫婿薛绍合族,又令薛绍以季父事之。异姓联宗与认领养子大有关系,如安禄山有养子数百人;唐末强藩李克用有养子数十人,均冒姓为李;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张献忠亦各有养子十余人。托附既滥和异姓联宗使本已混淆的氏族源流更加渺不可测,同时也使姓氏谱牒愈发真伪难辨了。而从曹操父曹嵩及魏明帝子曹芳均为他人养子的经历来看,相沿成习的养子之风对曹氏家族影响颇深,这为我们寻求曹操后裔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南丘 發表於 2010-4-16 12:00 | 顯示全部樓層
汗~居然。。。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4-16 15:33 | 顯示全部樓層
早在曹墓发现后产生的争论时,就有人提出验证DNA来证明是否真的曹操墓,不过当时就被一些专家们否决了,说时代久远,再加上血脉稀薄,很难确定是否是曹操后人,更何况由此来鉴定曹操本身呢!当时官方牵头提出这个DNA验证的好像也是上海复旦,不知他们现在如何感想。其实真假曹墓是否真的那样重要?只要社会道德不再这样日益沉沦,哪会让这些本该安息的老祖宗们再抛头露面,引人猜疑,说到底,还是社会风气问题!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0-6-26 21:55 | 顯示全部樓層
真假曹操墓纷争再起,汗~~~~纷纷扰扰几时休呀。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