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16|回覆: 0

[漢服各類形制] 漢服標準華服規範以及漢服文化屬性是什麼?

[複製鏈接]
譙皓中 發表於 2018-7-5 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譙皓中

三四百年來,中國積弱積貧,使得原『華夏人』的骨氣蕩然無存,在人類的科學技術貢獻上,更是達到了幾乎沒有任何貢獻的民族和國家。而同時期西歐也一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17世紀中國被滿族統治,開始了文化專制、思想禁錮和科技停滯的時代,連主體民族的漢服都不被允許有自由!而西歐正是文藝復興的結束期,各種文化、人文主義和實驗科技得以空前的發展。當中國處於乾隆時期奉行高壓大統一且為排除異己文字獄達到頂峰的時候,美國在不起眼的大西洋沿岸脫英成立了國家。在餘下的發展中,眾所周知,歐洲成為了現代文明的源點,幾乎貢獻了當今所熟知現代文明的一切成就。二次大戰後,美國和俄國成為雙雄,再之後,美國成為地球上的超級大國,被動的、主動的使全人類學習和仿效。而中國面臨的前所未有的變局,使得中華子孫對本土文明的『大清理』。從不同層面全方位的批判和革新,唯外來先進文明是准。實際上中華文明背了『落後』的黑鍋,而不是對近三百年來何以淪落至此的理性思考,換言之,是落後的滿清政權治理導致的中國文明的變異和落後(因為否定了明朝的文明成果,自然沒有繼承發展,反而障礙其所有創新)。

當美國以絕對的實力勝過蘇聯漸成定局之時,中國於1978年開始了緊隨美國模式,大舉改革開放。三四十年的追趕和仿效,漸從第三世界中普通的國家上升至經濟體僅次美國的大國。三十多年的全民『金錢信仰』和『重商主義』使得中國徹底改換了貧、弱的面貌。當發展進入了減緩階段、當社會經濟矛盾越來越多、當因為道德水平低劣所發生的悲劇開始頻繁時,回頭一看,恍然明白一些什麼?但已經無事於補了,再向前,結局不過是美國模式第二,中華文明一切將不復存在;再回看,台灣的成功和人倫道德相兼容了,才如夢清醒,中國文明的存在價值和優勢也是世界獨一的,是外國人不曾擁有且驚喜的。一場復興的『中國夢』驟然走上國家前台,黨和國家領導人數次提出並進入國家戰略層面。朝野上下和民間人士一時『風雲際會』,各顯神通。其實在民間,守衛傳統文化的勇士一直存在,是他們的情懷和使命感堅守其優秀的中華文明進入『撥雲見日』的那一天。比如讀經運動、宗親祭祀聯誼、漢服運動、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香等等文化和技藝。其中,我們就說說服裝吧——漢服。

漢服運動是「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的簡稱,屬於華夏文化復興運動中積極的一部分。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隨着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國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再具體便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藉由復興傳統服飾的方式進而推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以漢族為主的各民族傳統服飾去滿化的運動。此時,才得以明白,漢服本來是漢人本來的服飾,現在需要去滿化而追本溯源。

到底發生過什麼事件?為何連一件衣服都不能被容忍存在?這歷史淵源得回到,明末清初,清軍入關之後的一個政策。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公元1645年8月29日)滿清政權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而漢民族與其他兄弟民族進過一番血的反抗失敗後,最終延續了三千多年的漢服幾近消失。男子剃髮留辮,辮垂腦後,穿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漢族女裝則保留漢族女性傳統的『上衣下裳』制。在1912年清朝滅亡之後,漢族男子改穿西裝、中山裝,漢族女子則習慣穿旗袍。而滿清政權當年所作所為所代表的意義,或許不用再多闡述了吧,實質上中國屬於第二次失國,並不是中華文明的一脈,而是政治借用儒、佛以治國。

一般認為的漢服運動開端始於2003年新加坡【聯合早報】對一人身穿漢服過街的報道。而在前一年就有人在網絡開始了追尋『漢族民族服飾』的事件,再之前來自2001年中國APEC峰會各國領導人所穿的馬褂所引起的服飾討論。至此漢服運動已十五個年頭了,漢服運動漸入了國家平台,比如4月由共青團中央平台發起的『華服日』,日益得到了大量國人的關注,但也是此時,漢服和華服的問題討論開始了,就服飾和文化以及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

鄙人在2014年6月份就執筆寫過『華服』概念和特徵一文,實質所指就是漢服,但也有涵蓋『遵從漢民族為核心』少數民族的服飾概況。定義為:『華服,華美之服,又稱華夏衣冠。是以華夏人原創的禮樂文明為核心,不斷融合,創造和延續所形成具有東方審美的服飾風格的衣冠體系。』所概況的特徵是:

『韻中和 線條美,

整蔽覆 極紋飾,

察色形 遵禮制』。

2015、2016年先後在不同平台和論壇發布過文章,正式文章於2017年3月發布於百度文庫。而在公眾號於2016年上發布過【東方服飾漢服的主要特徵和思想的追本溯源】、【人類服飾共性與衣(漢服)的審美和文化意義】和【中華服飾哲學和漢服知識與漢服搭配要義】等文,刊載過2015年李正思發表的【易道昌明漢服復興論】從易學闡述漢服文化內容。

自從,華服日被提出,漢服復興者們出現了意見分水嶺,其實核心內容就是"標準或規範『問題。需要闡述的是服飾和文化的關係以及目的,漢服的發展是非依照』考據『,還是闡明文化屬性上。只有這個問題得以一定程度的解決,才會把思潮合聚成一體並發展漢服體系。百度百科所總結的漢服定義為:』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其結構特徵是『交領右衽』、『褒衣廣袖』和『系帶隱扣』。其實,在這個定義中,並沒有對漢服的文化屬性給予確切說明,使之對數千年的服飾發展沒有脈絡和約定成俗的設計原則,給後人和其他人關於服飾形制問題太多發揮的空間。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悠久,而服飾又具有時裝性以及時代審美特徵等等。從道而言,人類的服飾除了地域和加工技藝外,就是由文化決定其形制的,且文化屬性又包含了對地域特徵的解釋!那麼,要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進行服飾研究和原則標準定義的時候,只能從文化屬性上下手。具備了什麼樣的功能和約定成俗的內容,從而區別出原本民族的習慣和異族文化的服飾影響以及服飾融合方法。這就像是西服源出北歐英國,法國貴族從漁民和馬車夫學來而成,自從西服流行於西方世界,而西方文明又代表了當前世界文明的發達高度,故而被世界人民所從,無人不知其西服代表的文化含義。如同大英帝國屬世界強國時,凡他的殖民地無人不知其服飾和語言;又如孫中山的中山服在革命時代所代表的革新含義在中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就是因為服飾是一個文化或文明的形象!無論在什麼樣的社會中,總有主體和其他副服,但這種主體就是一個文明的生活狀態,比如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人,選擇的西裝代表的是就是仿效西方文明,版型又是以日版西服為主體,其審美和學習對象又是趨向於現代日本人的。

而漢服咧,最早見於【周易·繫辭】的『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漢書】有『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再追溯其歷史,發現每朝每代都有輿服志(二十四史),是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這說明古華夏所形成的冠服體系非常早極其完備。後來在不同時期和朝代影響了中國的各個少數民族和外邦人,包括朝鮮服和日本和服等。其漢服所代表的中國人形象和禮儀的文化屬性那是極其穩定的。這種穩定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華夷之辨,即泛敵我文化身份識別。出自【論語·憲問】『微管仲,吾皆披髮左衽。』源自漢人祖先對生死的看法和左右方向的理解,自古漢人的服飾規矩是生右死左,就是漢人的漢服交領的開口都是右衽,左衽壓右衽,領子呈y形;髮式是束髮,不披髮。只有死去的人才使用左衽、披髮。因為非漢人沒有這樣的文化,不懂得這個習俗,披髮或散發左衽便是蠻夷的服飾象徵,即異心或敵人的着裝習慣。這種身份識別,更多的還表現在服飾等級上,比如古代的官服,現代的軍服。

二是,自如原則,與天地、與他人的對待態度。這個是華夏道文明決定的,其中以莊子【南華經】為集中體現,特別是逍遙遊和齊物論。這種約定成俗就是中國文明的精義,用於具體器物就是『順其道、德,而作於仁、義』。比如我們象天地、陰陽,其衣服便是上衣下裳。比如衣服中線的問題,古人講究正衣冠,那麼怎幺正咧?那麼前面設計出中縫,以便觀察中縫歪不歪?給別人正的時候,包括站隊排序,依照的是後中縫,觀察後中縫歪不歪,我的位置是否處與後中縫對齊。再比如,中國是內斂性格,男女講究『神秘感和莊重感』,其穿衣打扮必定是不露的,其冠帽也是必備品,一來遮白髮之丑,二來以體現人威和持重感。再如我們講究順自然,天地本乃大氣象,其漢服必定是寬大的,絕不會出現很緊身的服飾,並且用布料當繩扣是自然而然。

三是,類象照應原則,華夏器物精義和禮儀文化載體。源自古代所有器物的寫實紋飾和十二紋章,在周朝就已明確形成,後至秦漢。內容為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有時候分花和鳥兩個章)、宗彝(南宋以前就是一隻老虎一隻猴子)、藻、火、粉米(晉朝以前是粉和米兩個章)、黼、黻等,通稱『十二章實際上十六章』,繪繡有龍章紋的禮服稱為『袞服』。中華文明講究的就是類象原則,易經和易緯就是大成作品,中國數學算籌也是直觀的。比如『日』即太陽,取材於『日中有烏』、『后羿射日』(【淮南子·精神訓】等)等一系列神話傳說。『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蟾蜍或白兔,取材於『嫦娥奔月』(【歸藏】、【淮南子】古本、張衡【靈憲】)等優美的神話傳說。

每朝每代都有輿服志(二十四史)

每朝每代都有輿服志(二十四史)
同心即自己人、向心是跟隨中心的朋友,異心就是同在一個大地域有基礎共識卻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若漢服是單指核心民族之衣,華服可包含其一些少民的服飾,東方服飾就是統稱有所影響或完全不同的大地域概況。

東方服飾就是統稱有所影響或完全不同的大地域概況

東方服飾就是統稱有所影響或完全不同的大地域概況
列舉的一些形制特徵,漢服的核心要素就是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系帶隱扣和大袖寬衫。而禮服又是必須完全滿足此條件的。以漢服為核心的華服,涉及圓領、立領、暗扣和較束身等服飾內容;而異心的便是不合漢文明的無規矩服飾,如對襟或露身等的非主流服飾。

此三原則,就是漢服文化的精義,其次才是基於此的形制問題,服飾演變以及兼容其他文化服飾的再創造的要義。脫離此脈絡都不是漢服,而是屬於服裝或仿品,不注重且沒有文化的服裝,註定是非主流或時下流行裝而已,自古以來,時裝已千千萬萬,不差千兒八百湊數。基於當下無數的形制和考據,或許都有了標準了吧。考古上,明代距離今天近,故較多的保有一些內容,但並非唯明制是准,這個邏輯就是如此。另外當今工業批量化以及所謂的『極簡主義』,使得現在人在重方便的時候失去了『雅致』情懷,今人對待器物的態度都是用完就扔,破了就當垃圾。自然是無法體會其『文物』的感情和具備人文情懷素質。

漢服的核心要素就是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系帶隱扣和大袖寬衫

漢服的核心要素就是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系帶隱扣和大袖寬衫


譙皓中,號通異.男,漢族,四川人,時空整理公約起草者,記憶工程師!通遠書院(通遠俢台)山長,授易史禮樂武數.人文游娛設計師.著作【解易釋爻】、【宇宙、道德與齊物】,執筆【變衡.萬物數易】、【理平治-泛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之整合】.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