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3|回復: 0

[医药临床] 乙肝伴肝硬化治验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6-12 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乙肝伴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丁某,男,43岁。2018年03月06日初诊。诉:患乙肝10余年,发现肝硬化一个月,效果不佳。后请江苏省扬州市名老中医张恩树主任医师诊治。刻诊:面色萎黄、眼睛稍黄。门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纳谷不香,苔薄腻,脉细弦。

诊断:臌胀(湿热久积、肝郁血瘀)。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方药:鳖甲煎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炙鳖甲15g(先煎),醋三棱10g,莪术10g,茵陈15g,石打穿15g,虎杖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半枝莲10g,垂盆草15g,灵芝15g,白术10g,陈皮10g,白茅根15g,鸡内金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上、下午温服。

2018年3月14日二诊:药后面色萎黄、目黄渐好转,上方加牡蛎30g(先煎),软坚散结,以希接效为佳。7剂。

2018年3月22日三诊:右胁下隐痛不适,上方加炒柴胡10g,川郁金10g。15剂。

2018年4月10日四诊:药后右胁痛减,纳谷不馨,上方加焦三仙(各)10g,香谷芽15g。15剂。药后右胁痛蠲除、纳谷尚可,继用原方15剂。

2018年5月14日五诊:药后诸症好转,自述无不适。续服原方药巩固疗效。15剂。

2018年5月29日六诊:诸症渐愈,面色萎黄、目黄已消退,复查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精神、食欲俱佳,原方继续,以巩固疗效。15剂。

正气虚亏,复感邪毒,内外合因,导致乙肝发生。乙肝迁延不愈,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络阻塞,因致血瘀肝硬化。而正气虚损,脾肾虚弱,肝脏抗病能力低下,又是招致血瘀肝硬化的内在因素。乙肝邪毒感染,是致本病外因;湿热久机,肝失条达,肝气郁滞,而致气滞血瘀,亦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故本病以软坚散结、健脾利湿、佐以抗毒为治疗原则,同时标本兼顾,扶正以祛邪。

初诊方中炙鳖甲软坚消癥、行气活血、护肝抗癌;醋三棱、莪术二药相须为用,破血行气、祛瘀止痛;石打穿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茵陈、虎杖、垂盆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茯苓、猪苓、泽泻、白茅根、白术,利水渗湿、渗利小便,以导湿热下行;半枝莲活血祛瘀、抗癌解毒;灵芝保肝解毒、扶助正气;陈皮、鸡内金和胃健脾、消食化积。二诊时患者诉药后恙情好转,故方中加牡蛎以增强软坚散结之功。至三诊时患者诉右胁下隐痛不适,故方中加炒柴胡、郁金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四诊时患者诉纳谷不馨,故方中加焦三仙、香谷芽以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五诊可见药后诸症好转,自述无不适,故原方药继续,以巩固疗效。六诊时,药后诸症渐愈,面色萎黄、目黄已消退,复查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精神、食欲俱佳,药后效如桴鼓,故续服汤药以巩固疗效。

张恩树主任医师还叮嘱患者要调摄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应忌酒、辛辣、甘肥、腌制及生冷之食物;平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定期随诊、复查。(杨爱国 杨晓明 张松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张恩树名中医工作室)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