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8|回覆: 0

[醫藥臨床] 童少伯腎臟病用藥特色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6-3 23: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黑豆——攻補兼備,力專於腎

黑豆也稱黑大豆,爲豆科植物的黑色成熟種子,味甘、性平、無毒,歸腎、脾、心經,有補腎強身、益陰利水、養血除煩、祛風解毒、抗衰老等功效。其皮爲穭豆衣,微甘性涼,善於養血平肝,用治陰虛煩熱、盜汗、眩暈頭痛。【本草綱目】載:黑豆皮『生用療痘瘡目翳,搗爛敷小兒尿灰瘡』。【飲片新參】載:『清腦,疏風熱,治頭痛。』【現代實用中藥】記述黑豆皮『爲清涼性滋養強壯藥,有解毒利尿之作用』。

童少伯認爲,黑大豆對於腎臟疾病,是難得的良藥。黑大豆色黑入腎,補腎強骨,用於腎虛引起的腰酸、乏力等,常常和淫羊藿、仙茅、菟絲子、枸杞子等滋補腎陰腎陽藥物一起使用,療效頗佳。

另外,黑大豆雖具有利水作用,但無傷陰之弊,對於水腫患者需要使用利尿藥物時尤爲合適,和冬瓜子、冬瓜皮等一併使用,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第三,黑大豆補腎養血,對於腎病晚期脾腎兩虧、氣血虧虛者,童氏多和黃芪、當歸等配伍使用,起到精血互化的作用。

第四,黑大豆具有祛風解毒的功效,對於一些水腫夾有表邪的患者,或者水濕熱毒等引起的水腫患者,使用黑大豆,往往起到解表達邪,給水毒之邪以出路的功效。

比如治療外感風水,黑大豆與防風、防己、清水豆卷等配伍祛風水、解水毒;水腫後期水腫消退,陰虛明顯者,黑大豆與豬苓配伍,利水而無傷陰;治療腎性貧血,黑大豆常與當歸、黃芪配伍,養血生精;腎虛明顯者,常與淫羊藿、仙茅、杜仲、續斷等配伍,具有補腎填精、強骨壯腰之功。

蟬蛻——內外同治,肝肺通調

蟬蛻後世又稱爲蟬退、蟬衣,爲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味甘、咸,性涼,入肝、肺經,爲清疏肺肝風熱之品,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退翳明目、祛風解痙之功。適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及風熱喉痛、聲音嘶啞;麻疹初期或疹出不暢及皮膚瘙癢;風熱目赤、翳膜遮睛;破傷風、驚癇、小兒夜啼等證。

【澹寮集驗方】用蟬蛻治療小兒陰莖忽腫。【醫林纂要】又載能『緩肝養肺,去血熱,除風濕』。【本草備要】中曰:『其聲清響,故治中風失音;又晝鳴夜息,故止小兒夜啼。』【醫學衷中參西錄】曰『善利小便』『能脫目翳』。現代名醫朱良春曰『證之臨床,確有效驗』,並制蟬金散,以治浮腫或風水等證。

童少伯認爲,蟬蛻質清而透,在表善於疏散風熱、透疹祛風,對於風熱、疫毒等引起的咳嗽、頭痛、水腫、發疹等,均可以根據辨證加減用之。童氏喜用蟬蛻配伍防風、荊芥,治療咳嗽;配伍浮萍、防己,治療水腫;配伍桔梗、甘草,治療咽痛;配伍茜草、紫草,治療過敏性紫癜。

蟬蛻又能緩肝養肺,去血熱,除風濕,利小便,祛邪而不傷正。對於肝風上擾的頭痛,童氏常用蟬蛻配伍僵蠶、珍珠母;木火刑金的咳嗽,常用蟬蛻配伍訶子、菊花;風濕(濁)內阻的水腫,常用蟬蛻配伍紫蘇葉、益母草等,均能收到很好的療效。其傳人何立群,在童氏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從風論治腎病症候群,創立四蠶湯(蟬衣、僵蠶、蠶砂等),治療腎病症候群,臨床療效顯著。

貝母——別而有合,潤散有節

貝母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其氣味辛、平,無毒,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症、喉痹、乳難等。陶弘景謂之『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本草綱目】有『貝母,開郁,下氣,化痰止咳』的記載。臨床貝母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川貝母,其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二是浙貝母,其性寒,味大苦,入肺、胃、肝經,具有清熱化痰、散結解毒的功效。

童少伯認爲,兩藥雖性苦寒,均歸肺經,均可以清熱化痰,但又有不同。川貝母偏於潤肺,【本經逢原】曰『貝母寒潤,治肺家燥痰』,主要用於肺熱陰虛之肺痿、肺癰引起的咳嗽等症狀;在臨床上,童氏常與沙參、麥冬、天冬、蘆根等配伍,清肺瀉熱而不傷陰,潤肺止咳而不戀邪。

另外,童氏靈活運用【本草別說】中貝母『能散心胸鬱結之氣』的功效,常常配伍鬱金、香附、瓜蔞等解郁散結,治療一些胸痹、郁病、失眠等。浙貝母偏於散結,用於痰熱互結之喉痹、瘰癧、瘡瘍腫毒等。童氏常常跟牡蠣、生薏苡仁、冬瓜子、魚腥草等配伍使用,化痰消瘀,軟堅散結。

除此之外,童氏認爲,一些如肺癰、腸癰、痰核瘰癧、瘡癰癤腫等疾病的發生,大多與火熱之邪密切相關。火熱之邪一方面容易化燥傷陰,一方面也容易聚毒生痰,這些病機的治療,若單純潤燥則有助於痰毒等的生成,若單獨消痰散毒則更加加重陰虛,這時候,童氏往往浙貝母、川貝母聯合使用,潤燥而不助痰濕,散結而不傷陰液,一舉兩得,相得益彰,使痰結熱毒消散於濡潤之中,實乃醫家之妙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