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8|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临帖,能『形似』吗?能『神似』吗?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5-22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具体的临帖过程中,最直接遇到的问题是形似与神似的问题。人人都知道临帖不仅要力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实际临写时,形似容易把握,神似则有点玄奥。

形似,就是笔画的方圆、长短、粗细,结构的正奇、平险、疏密等等,要力求与原帖『一模一样』。如果是临的行草书墨迹,还要注意章法和用墨。临帖要求形似,其目的主要是在追求形似的过程中,掌握书写某种字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对这一字体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哲学上讲『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临帖想『一模一样』,事实上难以做到,只能是力求而已。

王羲之〖兰亭序〗(柯九思藏定武本)

王羲之〖兰亭序〗(柯九思藏定武本)

王羲之〖兰亭序〗(柯九思藏定武本)

如果把形似分为十成,临楷书和篆、隶能达到八成,临行草书,特别是墨迹,能达到七成,就已经很好了。追求形似,要防止妍媸不辨。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这个习惯就成为他的风格特征之一。学书者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大家的某一明显风格特征所吸引而下力临仿,殊不知,在大家是风格特征,到学书者的笔下则可能变成一种坏的习气。

康里巎巎临〖十七帖〗册页

康里巎巎临〖十七帖〗册页

康里巎巎临〖十七帖〗册页

还有临写墓志、造像、摩崖等石刻碑帖,要注意区分刻手对原迹不正确的加工(邱振中先生称之为『误读』),注意自然风化对笔画造成的磨泐,不可为像而像。曾见有人临写〖爨宝子〗,竭力要写出每一笔画的尖角,不顾违反笔势,实已误入歧途。为求形似不辨妍媸并不是初学者才会犯的错误,有的大家也难免失足。清末书家李瑞清写碑,笔画抖颤,似乎有凝重感和金石气,其实很不自然。这些现象都是片面理解『形似』所致。

李瑞清临〖瘗鹤铭〗

李瑞清临〖瘗鹤铭〗

李瑞清临〖瘗鹤铭〗

形似是神似的基础和前提,神似是临帖的更高追求和更高阶段。神似,就是不仅字的笔画、结构临得像,而且对碑帖中蕴含的气韵、神采也能在笔下表现出来。神似是相对的,形似和神似是临帖过程的两种状态、两个阶段,没有脱离形似的神似,神似是高级阶段的形似;神似寓于形似之中,通过形似表现出来,能达到形似的临帖,其中自然就有神似的成分。

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

不同水准的书家临帖,达到基本的形似有临写时间长短的差异,但不可能临一遍就达到神似,神似是书法家通过临帖不断锤炼艺术功力的一个过程。因此,依我愚见,书家临帖主要应是力求形似,真的达到了形似、『一模一样』了,神似还要另外去求吗?

褚遂良临〖兰亭序〗

褚遂良临〖兰亭序〗

褚遂良临〖兰亭序〗

事实上,许多书法大家临帖的『神似』,往往都已掺入己意。最典型的是后人临〖兰亭序〗,上海书店出版社出过〖兰亭序二十二种〗,这后人临摹的二十二种都各具面目,就是当时可能见过〖兰亭序〗真迹的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三人的临本或摹本都互有不同;至于没有见过真迹的赵孟颁、文徵明、董其昌、王铎四人的临本,相互间的不同更为明显。试问,这些临摹本是『形似』还是『神似』呢?哪一个更『神似』呢?其实,所谓『神似』常常已经是其形为帖、其神是我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