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1|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書法3理·筆法、字法、章法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19 20: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筆法之理

執筆虛寬且活焉,全身力氣注毫端。勿塗勿掃成於寫,有按有提有方圓。千古中鋒神至上,八方使轉意為先。求形求質毋飄滑,講法講規講自然。筆法之理有兩個方面:

一是執筆之理:執筆之理在勢法之理之中;

二是運筆之理:運筆之理主要有逆起、回收,中鋒用筆及提按使轉等。

1、筆法之理之執筆

勢法是講書寫的姿勢和握筆的方法。不論是身法,站、坐、蹲,還是腕法,枕、提、懸,還是指法,二指、撮管、撥鐙、五指法。這些法的產生,基本都是約定俗成的。其勢法之理就是一條,一切都是根據人體生理條件為便於運筆和發力而定的。如執筆法,一般都用『五指執筆法』 。

筆法之理之執筆

筆法之理之執筆

擫、押、鈎、格、抵,就是根據人的手有五個指頭及其生理條件而產生的,說白了,就是執筆中的五個指頭的分工。各幹什麼,各擔任什麼任務,使得筆在手中便於運轉,便於發力,便於書寫,寫出所需求之美的書法藝術來。

(1)擫:用大拇指上節端按捺住筆管;

(2)押:用食指第一節端壓住筆管,使之與大拇指之力齊等抗衡,捏住筆桿,並能搓轉其管

(3)鈎:用中指上節端鈎住筆管,能使筆管朝內(下)運動;

(4)格:用無名指指端緊貼筆管,頂住中指向內(下)的鈎力,使其筆管能向外(上)運動;

(5)抵:用小指抵住無名指,起其輔助作用。這樣,五指分工明確、合理,在運筆過程中各司其職,五指合力使得筆桿在手中能上下左右運動自如。

2、運筆之理

(1)逆起回收,藏鋒之理。

這體現着中國人一種傳統的含蓄之美。在書法技法中有句名言,『無往不復,無垂不收』, 此謂『八字真言』。為何要『逆起』? 為何要『回收』? 實質這是一種『折回運動』。

a、力學原理所至。

如向上拋物,則要先下(蓄力)然後向上拋(發力);又如打拳,要先縮(蓄力)然後向外伸打(發力);再如轉身,右轉,須先左然後右,左轉,要先右然後左。只有這樣,才會有力量;

b、中國人的傳統性格修養所至。

中國人講究含蓄、持重,而禁忌鋒芒畢露,火氣過勝。含蓄的性格,必然是含蓄的審美觀念。逆起回收的用筆,帶來了『藏頭護尾』 的含蓄之美。

中鋒用筆,毛筆錐形之理

中鋒用筆,毛筆錐形之理

(2)中鋒用筆,毛筆錐形之理。

顯示一種立體美感。關於中鋒用筆,也有一句名言,『中鋒用筆,千古不易』。 寫字為什麼要用中鋒呢?一是毛筆的構造所至。毛筆為圓錐形,其毛是一層一層捲起而成,當醮墨後,中間、鋒尖含墨就多、就濃,邊緣、副毫含墨就少、就淡;二是宣紙性質所至。寫字一般都用宣紙,其主要特性是化水性好,如寫字用中鋒,則筆畫中間的墨色最濃最黑,兩邊邊緣的墨色就淡就淺。這樣的中間黑邊緣淡的筆畫,就顯示了一種立體感之美。

為了使在行筆中保持中鋒不變,在寫橫折時,在轉折處須提筆調鋒,在寫弧形轉彎時則須筆桿自轉調鋒。這種提筆調鋒、自轉調鋒轉折,和人走路拐彎是一樣的道理,人拐彎,人身必須隨之扭轉調向而行,始終保持面部朝前而前進。

(3)提按使轉,調鋒之理。顯示着一種節奏之美。在運筆寫字過程中,是筆筆有提,筆筆有按,有提就有按,有按就有提。有提、有按、有節奏地運筆謂之『寫』。 這是我對『寫』 下的定義。這也是『寫』 與『畫』、『 劃』、『 刷』、『塗』 的區別。

圖/懷素【自敘帖】

圖/懷素【自敘帖】

圖/懷素【自敘帖】

在寫的過程中為何要提、要按呢?

a、轉折調鋒的需要。

轉折時要將筆提起來,調鋒後再按下去而行筆。否則筆鋒就調轉不過來,保持不了中鋒行筆;

轉折時要將筆提起來

轉折時要將筆提起來

b、逆起回收的需要。

橫畫逆起時,筆鋒先向左入紙後即折轉筆鋒下按而後向右行筆,橫畫回收時,先提筆,然後下按回鋒收筆。不提不按是無法做到『逆起回收』 的;

c、行筆中『一波三折』 的需要。

這個『一波三折』 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特徵, 也是中國書法富有節奏、韻律感的特徵。如詩的起、承、轉、合,從文字內容到平仄格律都是『一波三折』。 歌曲也是如此,詞也好、曲也好,都是『一波三折』 的。在書法方面,這個『一波三折』 在美學意義上,從一點一畫到一字,從一字一行到一篇,都體現着這個封閉世界內部的循環往復活生生的形象,尤其在運筆之中,有提有按有韻律就美不可言,無提無按無節奏就無美可言。

行筆中『一波三折』 的需要

行筆中『一波三折』 的需要

以上講的是筆法之理。在運筆的技法之中,一要準確,即基本運筆動作要準確;二要有力,即運筆要有力度;三要流暢,即運筆要自然,不矯揉造作;四要生動,即富有變化,富有韻味。

二、字法之理

字體如人品亦同,整齊對稱且均衡。右伸左縮風神美,外放中收趣味濃。點畫呼應情切切,穿插避就暖融融。下松上緊黃金律,心正書精一脈承。字法之理可從一個字的上與下、左與右、內與外、筆畫與筆畫之間、整個形體五個方面來探討。

(1)上緊下松,建築透視之理。

體現了一種崇高之美。上緊下松,這是一個結字原則,諸如『高』、『 青』、『 集』 等,都要上部寫得緊,下部寫得松,再如『三』 字,三橫的長短不一,上短下長,疏密不一,要上密下疏。這種上緊下松的原則,是借鑑於中國古建築寶塔的一種形式美,顯示出一種重心平穩之美感;二是從透視角度上講,上緊下松顯示出一種高大雄壯之美,猶如你站在一棟十層以上的樓房之前,仰望其樓,就是上緊下松的感覺,給人一種崇高之美感。

上緊下松,建築透視之理。

上緊下松,建築透視之理。

(2)左斂右伸,欹側之理。

顯示一種動態之美。左右對稱是求得平衡最簡單的方法,但是過於對稱即會處於單調、呆板,所以,字不可寫得過於對稱。猶如人照相一樣,正面像呆板,不好看,沒什麼美感可言,故一般都喜歡照側面象。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造型要表現出運動,才有生命。』同理,寫字要寫成一種欹側式,以顯示出一種動態,才生動、有生命。

為什麼又要左斂右伸的側面呢?因為人們看東西,總有一種自左而右依次掃視的習性。字,左斂右伸,即是向左的側式,這就使得與觀賞人的視力正面相迎的局面。要知道,沒有以背面迎客的不禮之儀。諸如『來』、『 求』、 『表』 等,寫得左斂右伸欹側式,顯示一種動態之美。

左斂右伸,欹側之理。

左斂右伸,欹側之理。

(3)內聚外展,平衡對稱之理。

顯示出一种放射之美。古人云:『中宮收斂,外畫伸展』、『 八面拱心』。 當今許多人練字就採用了『米字格』、『 九宮格』、『 回宮格』, 也說明字的中心和外圍點畫分佈是不等的,這種『中聚外展』 是漢字結構的一種傾向。這種傾向顯示出一種平衡對稱之理,一种放射之美。

對稱、平衡是人們視覺對美的一種追求。視覺研究表明:人的大腦視皮層區,相當於一個物理力場,其中所包含的力的分佈,總是趨向一種最規則、最對稱、最簡化的結構,由此達到視覺平衡。漢字這種內聚外展的結構,正符合人的視覺平衡要求,且又有一种放射性之美。諸如『米』、『 大』、『 江』 等,有的筆畫由字心向外發射,有的筆畫又由外向字心聚合,這種雙向運動,顯示出一种放射性之美,猶如人的眼睛一樣,炯炯有神,光華四射。

圖/張旭【古詩四貼】

圖/張旭【古詩四貼】

圖/張旭【古詩四貼】

(4)點畫呼應,筆順之理。表現出一種情感之美。先寫哪一筆,後寫哪一畫,則為『筆順』。 筆順是人們根據生理條件,根據字的筆畫、字的結構等,通過長時期實踐而總結出來的一種程序,這種程序是約定俗成的,也可說是隨寫的時序而產生的。如果你要問個究竟,那你就從下往上、從右到左去寫字,看是否順手。寫字,只能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外後內。筆順筆順,以『順』 為要訣。寫起來順手、順暢,看起來順眼、順心。

為什麼看起來『順眼』? 因為『筆順』就造成了一種『筆勢』, 如寫『美』、『 人』、『 心』 等,從第一筆到第二筆,從第二筆到第三筆,一筆接一筆,其中就有一種『筆勢』, 這種『筆勢』 就有一種『你呼我應』 的情感。如你叫我不應,要麼就是耳聾,要麼就是無情。所以說,點畫呼應,有一種情感之美。

圖/趙孟頫名著【閒居賦】

圖/趙孟頫名著【閒居賦】

圖/趙孟頫名著【閒居賦】

(5)方塊字形,黃金分割之理。

顯示出一種形體之美。中國漢字是方塊字,然正方形是被稱作『最客觀的基礎平面』。如果漢字都寫成真正的正方形,就會顯得呆板,無美感可言。在漢字當中,真正的正方形是很少很少的。據統計,如『口』、『回』、『 田』這樣的正方形字只有四十來個。絕大多數的字,即70%以上的字形為長方形。而黃金分割比例的長方形是最美的形狀,即寬: 長=0.618。有人作過統計,【毛公鼎】大篆,75%為黃金形。【泰山刻石】小篆,67%為黃金形。【蘭亭序】有73%的字為黃金形。【乙英碑】這種隸書都有60%的黃金分割形。

圖/【毛公鼎】

圖/【毛公鼎】

圖/【毛公鼎】

為何黃金分割形最美呢?究其原因:

a、是人的審美經驗所啟示。0.618是個奇妙的數字,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稱為美的比例。人們研究證明,宇宙萬物,凡是符合黃金分割律的總是最美的。所以,生活中的許多日用品,總是把它設計為黃金形,如紙張、書本、鈔票、電腦屏幕、電視屏幕、手機、許多家器具等等。

b、是人的性靈所致。人體本身許多地方的比例就是這種黃金分割比例,人的喉頭、肚臍、膝蓋、肘關節就是黃金律四個分割點。人體,凡是符合這種比例的是最美的體形。因此,我們寫字不論是歐、顏、柳、趙楷書,還是行、草、篆等都將其寫成黃金比的長方形,是最美的。

圖/蘇軾【赤壁賦】

圖/蘇軾【赤壁賦】

圖/蘇軾【赤壁賦】

三、章法之理

成篇結字意為先,虛實相生出自然。 密不透風疏跑馬,權衡黑白要周全。相承起復中和美,變化參差氣脈連。 印置篇中紅一點,墨花滿紙似雲煙。

書法有三要素,筆法、字法、章法;章法也有三要素,文、款、印。在這裏只講包括三要素在內的整體布白,不談文、款、印的具體規則。章法的基本原則要求,我認為是:虛實相生,相承起復,參差變化三個方面。

圖/王羲之手札【喪亂帖】

圖/王羲之手札【喪亂帖】

圖/王羲之手札【喪亂帖】

(1)虛實相生,辨證之理。

顯示出中國傳統藝術的中和之美。在章法布白上有一句名言:『計白當黑』。 有字處為黑,無字處為白。但有墨處是字,無墨處也是字。換句話說,有字處為實,無字處為虛,黑處為實,白處為虛。這種黑與白、實與虛、密與疏、濃與淡等等都是一對對矛盾。

如何按審美觀點處理好這些矛盾,安排好文、款、印,經營好黑與白,達到虛實相生,極為重要,這是章法布白的核心。如過於實,則臃腫笨拙,如過於虛,則輕浮乏力。只有虛實相生,辨證統一,才能體現中國人傳統審美觀念的中和之美。舒緩自若,清新雋逸。

相承起復,行氣之理

相承起復,行氣之理

(2)相承起復,行氣之理。

顯示出一種韻律之美。書法是隨時序而產生的,又是以空間形式而存在的。這種時序性有着連續性、不間斷性的特徵。在書法述語中稱之為『行氣』。 前面講到的『筆順』, 是基於生理條件,而且也是因寫的時序而產生的。『筆順』 產生『筆勢』, 點點畫畫,一筆接一筆,順時而出,順勢而出,有秩序、有節奏、有起伏、有徐疾、有輕重、有韻律,相承起復,形成了自然的流動之勢,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這種筆順筆勢,且與書寫者的心律和呼吸具有同步性。所以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必定具有一種韻律之美,欣賞她,猶如聆聽一支動人的歌。書法,的確是無聲的音樂。

(3)參差變化,藝術本質之理。

顯示出一種生動之美。變化是一種普遍的自然規律,宇宙間的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化着,有變化就有發展,中國書法史就是一部『變』 的歷史,學古變古,學法變法,單就草書就有『三變』, 隸書變章草,楷書變今草,今草變狂草。善變者活,少變者呆,不變者死。古今不一法,千人不一體,這才是最高層次的書法藝術。書法是藝術,藝術是無法重複的。如可以重複,那就是美術字了。

懷素成為『草聖』 的秘訣是變古出新,有法無拘

懷素成為『草聖』 的秘訣是變古出新,有法無拘

懷素成為『草聖』 的秘訣是變古出新,有法無拘。再看王羲之,他擺脫章草隸意,確立行草新格局,而成為了『書聖』。 他的代表作【蘭亭序】,也是突出了一個『變』 字,筆法各式各樣,字體各具各形,全文五十四處有重複的字,可形態是多姿多彩,如二十個『之』 字,七個『以』 、『不』字,都是筆法各異、結體不同,這也是【蘭亭序】最具魅力之處。有變化,書法藝術才生動,生動的書法藝術,才富於生命力。

書法藝術,志在求變,應萬變不離其宗。一不能脫離『漢字』,二不能脫離『筆』,三不能脫離『寫』, 四不能脫離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五不能脫離藝術的本質—『美』, 總之不能沒有『書法味』。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