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86|回覆: 0

[詩詞賞析] 【詩詞】終南望余雪——祖詠

[複製鏈接]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4-4 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作者

祖詠,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少有文名,擅長詩歌創作。與王維友善。王維在濟州贈詩云:"結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貧病子既深,契闊余不淺。"(【贈祖三詠】)其流落不遇的情況可知。開元十二年(724),進士及第,長期未授官。後入仕,又遭遷謫,仕途落拓,後歸隱汝水一帶。

注釋

終南:山名,在唐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里處。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詩】此詩題下有小字註:『有司試此題,詠賦四句即納,或詰之,曰「意盡」。』

陰嶺:北面的山嶺,背向太陽,故曰陰。

林表:林外,林梢。

霽(jì):雨、雪後天氣轉晴。

譯文

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雲間。

雪後初晴,林梢之間閃爍着夕陽餘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賞析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題意是望終南余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做『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餘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讚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下得十分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正給人以『浮』的感覺。或許有的讀者要說:『這裡並沒有提到陽光呀!』這裡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同時,『積雪浮雲端』一句寫出了終南山高聳入雲,表達了作者的凌雲壯志。

『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霽』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余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里,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蒙濛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山】詩里是這樣寫終南山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久雨新晴,終南山翠色慾流,長安百萬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非常好看。唐時如此,現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如果寫從長安城中望終南餘雪而不用一個『霽』字,卻說望見終南陰嶺的餘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觀真實了。

祖詠不僅用了『霽』,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霽』。他說『林表明霽色』,而不說山腳、山腰或林下『明霽色』,這是很費推敲的。『林表』承『終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只有終南高處的林表才明霽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餘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而結句的『暮』字,也已經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俗諺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場雪後,只有終南陰嶺尚余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寒;望終南余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終南余雪的題目,寫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覺,意思的確完滿了,就不必死守清規戎律,再湊幾句了。

王士禛在【漁洋詩話】卷上里,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詩中的霽色、陰嶺等詞烘托出了詩題中余字的精神。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