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53|回覆: 0

[訓詁學] 觀字,一心觀萬心,一物觀萬物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 發表於 2018-4-1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宋體觀字

宋體觀字

一心觀萬心 一物觀萬物

一心觀萬心 一物觀萬物

【國家寶藏】中展示過一件寶物——婦好鴞尊。鴞,其實就是貓頭鷹,在古籍中稱鴟鴞、鴞或梟,它晝伏夜出,以老鼠和麻雀為『主食』。貓頭鷹的形象十分有趣,它的身體一般是淡褐色,多黑斑,突出特徵是兩眼大而圓,位於頭部正前方。

甲骨文觀字

甲骨文觀字

這一特徵,恰恰被甲骨文中的『觀』所吸取。事實上,觀字,就取象於貓頭鷹,在甲骨文中,觀就好像貓頭鷹的樣子,特別突出兩個大眼睛。大概就是因為貓頭鷹有着一雙大大的眼睛,古人便用其來表示觀察、觀看之義。在甲骨卜辭中,常常以萑、雚為觀,後來為了凸顯其意義,加上了『見』,成為了我們所見的『觀』。從泛指意義來說,觀和見並沒有什麼區別,兩者意義相近,但如果做細分,見則更短,是一種短暫的看,而觀則帶有一定時間的目光停留,見是一種無意識的看,而觀則是帶有目的性的、仔細的看。【穀梁傳】中說『常事曰視,非常曰觀』,也是一樣的道理。

金文觀字

金文觀字

既然觀是有目的性的、仔細的看,就必然會成為我們認識世界、感受世界的一種重要方法。佛教裏很重視『觀』,如觀照,指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如二觀,為事觀和理觀,事觀是觀察一切因緣所生之事相,理觀是觀察一切事物之理性,等等。這種觀,其實都強調觀察世界、觀察事物來得到智慧,在觀中了悟。

小篆觀字

小篆觀字

人一生下來,懵懵懂懂,看不清,想不明白,只有跟着本能和引導去做事,可是長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觀看到的東西多了,就有了積累,有了認識,有了智慧。我們常說閱歷,什麼是閱歷,就是要有所閱有所歷,閱不僅是看書,還要看世間萬物,看世事演變,看人間百態,這種看不是一掃而過,是要觀察的、思考的,看過千山萬水,經歷風風雨雨,人在摸爬滾打之中成長起來,也就有了觀的能力和觀的智慧。

隸書觀字

隸書觀字

春秋時期,吳國的季札曾觀樂於魯,在觀賞到蔚為大觀的周樂之後極力讚嘆,因為他感受到了禮樂之教的內涵意義。【周易】六十四卦中有觀卦,其卦辭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盥是古代祭祀宗廟是用香酒澆灌地面以降神之禮,意思是說觀看了祭祀時敬酒之禮後,就不用觀看後面的細節了,因為心中已然充滿了誠敬肅穆,萌生了信敬之情。這句話與季札觀樂故事的內涵其實是一樣的。觀賞富含禮樂之美的事物可以感化人的內心,觀賞大自然的變化可以安排人事的活動,觀之於人,是從眼到心,從所見到所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認識到實踐。

216088161afc4c295126e4c17cd5705a.jpg

【周易·繫辭下傳】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雖然說的是取象的方式,但所內涵的恰恰是人類對於世界的觀察和認識。通過觀察自然,人類找尋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通過觀察日月星辰,人類摸索到了生活的規律。可以說,人類的基本生產生活來源於對天地萬物的觀照。並由此養成了一種時空合一的觀照法,不限於某個個體,不限於某一時段,既觀大者如天地,又觀小者如魚蟲,既觀遠者,又觀近者,帶着與時間相呼應的流動,帶着與宇宙相應和的闊達。宗白華先生說:『俯仰往還,遠近取與,這是中國哲人的觀照法,也是詩人的觀照法。』哲人也好,詩人也好,畫家也好,中國古人通過這種觀照,抵達了心靈的安頓之所,也找到了最真的自我。

楷書觀字

楷書觀字

觀的意義本身就有仔細與審視在。當我們去看古代的這些『觀』,總是在字裏行間透露出一種慎重與敬意。道教有道觀,為什麼稱之為道觀?因為有觀才可見道,能觀才能感悟天地大道。孔子稱詩『可以觀』,為什麼是觀?因為詩歌可以反映社會的現實生活,觀詩不是簡單的讀一讀背一背,而在於通過詩歌觀社會風俗之盛衰、道德之情感,觀人們的心理狀態、遠大志向,觀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從而看到更深遠的地方。

行書觀字

行書觀字

宋代邵雍的【漁樵問對】裏,漁者說人能以一心觀萬心,以一身觀萬身,以一物觀萬物,以一世觀萬世。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能為萬物之靈的原因之一。不過反過來可以看到,觀天下首先要觀自己,觀宗廟還要觀民生,觀人觀事觀細節,才能見人見事見細節。通過觀(仔細地觀察),人們看到天地萬象,也明白天下之理,從所觀之處獲得認識,有所學、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借鑑、有所發展,獲得全面的認識,也得到更多的成長。

草書觀字

草書觀字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施希茜)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