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50|回覆: 0

[醫藥臨床] 尋常型銀屑病的中醫辨證論治

[複製鏈接]
胡佑志 發表於 2018-3-30 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濕熱型

症見:紅斑,滲液或繼發感染,奇癢,多發於腋窩、腹股溝等,多在陰雨季節加重,伴體倦乏力,胸悶食少,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滑。

治則:清熱利濕、解毒。

處方:薏苡仁、滑石、土茯苓、白鮮皮、萆薢、金銀花、茵陳各15克,車前草10克,黃柏8克,蒼朮、甘草各6克。熱偏盛加蒲公英15克,龍膽草、梔子各8克;濕熱盛加苦參、澤瀉、豬苓各7克。

血瘀型

症見:皮損肥厚,疹色紫暗,鱗屑較厚,難以刮除,反覆發作,纏綿難愈。舌質黯紅或青紫,或見瘀斑、脈細澀。

治則:活血、祛瘀、潤燥。

處方:丹參、白花蛇舌草、牡蠣、珍珠母各15克,三棱、莪朮、紅花各6克,玄參、玉竹各7克。

血虛型

症見:疹色不鮮紅,鱗屑乾燥,或少許新疹出現,口乾咽燥,舌質淡紅,苔少,脈細或緩。

治則:養血祛風、潤燥。

處方:生地、熟地、玄參、烏梢蛇各10克,雞血藤、制首烏各15克,當歸、丹皮、白蒺藜各8克,僵蠶6克,紅花4克。有熱象加知母、天冬、麥冬各8克;瘙癢明顯加白鮮皮15克。

血熱型

症見:皮疹不斷增多,顏色紅,鱗屑乾燥而厚,瘙癢較甚,大便乾燥,小便赤黃,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治則:涼血清熱、解毒。

處方:水牛角(先煎)、生地、蒲公英各15克,白花蛇舌草、紫草、白鮮皮、虎杖各10克,玄參、丹皮各8克。

加減:大便秘結加大黃5克;咽喉痛加山豆根、板藍根各10克。(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