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58|回覆: 0

[詩詞講座] 張二喬·誰將公子意,寫入美人心

[複製鏈接]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3-24 02: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2bd43c829124b66224d223b1e5d003b.jpg

張二喬:蕙質如紙薄,蘭心比天高

一、誰將公子意,寫入美人心

元末明初,廣州開始出現一個詩歌酬唱的群體——南園詩社。南園詩社打破了以往嶺南詩壇的寥落,表現出比較鮮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當地一道亮麗的文化景觀,五個文人孫賁、王佐、黃哲、李德和趙介等人,在南園建了一座『抗風軒』,被人們稱為『前五先生』。『前五先生』之後,在明中葉,出現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等南園『後五先生』。到明朝末年,陳子壯、黎遂球、陳子升、歐主遇、區懷瑞等十二位詩人形成的『南園十二子』出現。

在『南園十二子』們聚會的各個場合,常有一個女子在座,『十二子』之一的陳子壯曾有詩記錄當時情狀:『谷風吹我襟,起坐彈鳴琴。誰將公子意,寫入美人心。』這位美人,就是張喬。

能與『南園十二子』唱和的女子,應該不只有美,她還需要很有才情。據【歌者張麗人墓志銘】載:『麗人,體瑩潔、性巧慧,小即能記歌曲,尤好詩詞』,身為歌伎,張喬在17歲時,色藝就已遠近聞名,而且她又工詩善畫,寫得一手娟秀的毛筆字,故身價不凡,一些社會名士都喜歡叫她前來捧場。可張喬心高氣傲,常讓那些達官貴人碰釘子:『多謝驕貴郎,無為盛嗔咤,儂是笑春花,怕向酸風嫁』(【謝客詞】)。

悲歌慷慨的『南園十二子』憂國憂民,張喬很欣賞,所以每有文酒詩會,她常奉陪筆硯。張喬的【席上贈陳使君】詩便是寫給陳子壯的:『絕代詞人美丈夫,豪吟簾月掛珊瑚。官方幾借詩城律,兵法誰知筆陣圖?海外奇文傳鱷徙,袖中長技惜龍屠。君恩定識蛾眉嫉,譜向閨幃問有無。』

清代著名詩人屈大均也曾藏有她畫的一幅蘭,屈在畫上題詩:『自來忠潔者,香草最情深。況出佳人手,芬馨直至今。數莖才作態,一朵已生心。尺幅風流在,相貽愧所欽。』可見屈大均對這位多才多藝的女詩人,推重備至。在廣州市美術館,還藏有張喬現存的惟一書跡,是送黎遂球北行赴京應試的一首七絕:『春雨潮頭百尺高,錦帆那得掛江臬?輕輕燕子能相逐,怕見西飛是伯勞。』

dad334e86502b6a7715be516253779a6.jpg

二、金屋藏嬌渾一夢,不如寒淡嫁書生

張喬從小喜讀杜牧的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因自命二喬。顯然,她以二喬自比,除了內心的孤高之外,更表達了一個隨母從江南漂泊到嶺南的歌女願嫁有情郎的美好願望。在張喬心中,與其在深似海的侯門之中,金屋藏嬌被人看輕,不如嫁一個懂自己感情的貧寒讀書人,她盼望能和二喬一樣,借東風之便,與意中人終成眷屬。

相信在與南園諸子交往的幾年中,正值妙齡的張喬一定會對才子們萌生愛意。張喬在【送黎美周】一詩中寫道『春雨潮頭百尺高,錦帆哪惜持江皋。輕輕燕子能相逐,怕見西飛是伯勞。』表達了與黎依依惜別的情感,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與黎的應答詩,可見在與南園諸子的交往中,她與黎的關係還是相當特殊的。【送黎美周】一詩作於1633年,這年黎北上應試,除了張喬外,還有眾師友在光孝寺內賦詩相送,是嶺南詩壇的盛事。後人將詩編成【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從中可見當年嶺南詩壇盛況,而張喬詩亦列其中。

但與張喬最為心心相印的,是一個叫彭孟陽的番禺名士。某天,張喬上街,被一幫市井之徒包圍,幸得彭孟陽路過,仗義喝退眾人。彭孟陽雖為一介書生,富不及王侯,但詩才橫溢,為人情篤,亦名噪一時。

張喬早對彭有好感。此事之後,兩人相愛日深。張喬有意與彭結百年之好,遂含情寫下【漫述】:朱門粉隊古相輕,莫擬侯家說定情。金屋藏嬌渾一夢,不如寒淡嫁書生。在張留下的詩歌中,有不少表達了與彭之間的親密情感,其中以這樣一首詩最為感人:『買得蘭舟待所思,卻扳荷葉寫將離。清流濺石去復去,紅頰啼煙知未知?前路行蹤應借問,隔江潮信尚堪期。君來尚覓留芳處,認取同衾解佩詩。』這首詩記錄了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張喬與彭孟陽等一些詩友相約過瀧水遊玩,瀧水在今天的新會縣,朋友們都在河邊聚齊了,但彭久候不至,在張喬的心中,是多麼希望能和彭同舟遊覽啊,但作為一個侍游的歌女,一個情竇初開的年輕女子,她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更何況朋友們已經催促開船了,她只好含淚登船上路,留下這樣一首詩,希望後面趕來的彭能夠跟蹤而來。

7099b180e5ea57eb3bb50e3bfecac990.jpg

三、吞聲死別如何別,絕命迷離賦恨詩

張喬為生活之故,不能常隨彭左右。在一次到外地神會演出的活動上,張喬夜宿於二王廟,夢見大王禮聘她為妻,醒來後,她以手拍床,且歌且哭,從此一病不起。之後,她便染病臥床不出。病中,她含淚寫下【離恨曲寄孟陽】:伏枕春寒病轉加,遊魂唯得到天涯。無端見面無端別,愧對庭前並蒂花。後來病情轉劇,想到不能永隨彭孟陽,她含恨在病床上寫下了【東洲寄孟陽】:『吞聲死別如何別,絕命迷離賦恨詩。題落妾襟和淚剪,終天遺此與君隨。』這首詩中所題的東洲是今天的增城,遠離愛人的張喬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以淚洗面,情難自禁。

張喬因夢成疾,此時彭孟陽多方籌集數百金,將張喬贖出青樓,但張喬已經病入膏肓,眾人也無力回天。張喬去世後,彭孟陽揮淚寫下【惻惻吟】悼詩百首,其中兩首是:

紅粉真成薄倖灰,花前曾說恨王魁。

有誰負爾千金意,自絕朱顏哭不回。

喬倩輕伴金縷衣,杜秋斷送少年時。

如今終有青樓約,長恨無花空折枝。

對於南園諸子來說,張喬的心事也是難以琢磨的,張喬『自絕朱顏』正是因為生活的不確定性,正是因為對命運的擔憂,正是出於對愛情的堅貞。彭孟陽儘管沒有留下更多的詩句,但從對張喬的態度來看,彭為人情篤,在張喬病重之時,不負張喬相思之苦,將張贖出青樓,成全了這位追求身體與思想自由的女子的夢想以及長與君隨的雅意。

但我們稍加思考,就應該可以知道並非二王廟的一夜改變了張喬的命運,以她的才情,若身在富貴人家,定然可以演繹不少佳話,可她偏偏是個歌伎。正因為此,在詩歌中超越普通閨閣女子、大膽表達情感的張喬,在內心應該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對命運無從把握的感覺讓她從不敢堅信自己能夠像二喬一樣情有所屬,儘管在廣州城中,無數富家子弟傾慕張的美貌與才氣,『輒以三斛珠挑之』,但在張的心中,最擔心的就是不能嫁與情郎,因有此夢。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因夢成疾,並非偶然,也許這正是渴望美好生活與真正愛情的張喬掙扎在煙花巷中的人生的必然結局吧。

張臨終時曾對彭說:『現在北方狼煙遍野,百姓處在水火之中,我只是個弱女,不能馳騁疆場,只有心頭鬱憤,徒嘆奈何……』也許正因為她有如此胸襟,才贏得無數後人嘆息。

四、幽恨多關舊日歡,肌薄芙蓉不耐看

與張喬同時代的女詩人徐婉卿曾經做一首【過張二喬故居】:『幽恨多關舊日歡,沿溪碧水暮生寒。香銷芍藥何堪贈,肌薄芙蓉不耐看。』

在徐婉卿看來,張喬的生命中始終縈繞着一種幽恨的情緒,張一定會自比為香銷芍藥、肌薄芙蓉,深感沉疴消損,青春不在,訣別將臨,她的幽怨情緒來自於對與文人雅士們歡聚的時光的回憶,舊日的歡樂更襯托出今日的悲涼,張喬作為歌女,生活的壓力更大,內心也更為敏感,妄自菲薄的情緒和不安全感可能使她的內心實際上並不快樂。作為同時代的女性,徐婉卿的判斷不無道理,張喬脆弱的內心,可能對時光的流逝最感傷懷,張死時年僅19歲,她把自己永遠停在人生最美的一刻。

張喬死後,彭孟陽把她葬於梅花園。同時邀集諸名士,各為賦詩一首,植花一本以表敬意。環墓栽下紅梅、紫薇、木棉、含笑等名花近百種共762株,朝霞暮靄,芳香四溢,因此稱為『百花冢』。每逢春秋佳日,羊城仕女多蒞臨弔祭。彭孟陽把張喬遺詩、遺像以及他的百首悼詩、其他名士悼詩合編為【蓮香集】五卷刊印發行。此舉成為羊城詩壇佳話。

張喬入殯當日,羊城名士百人手持各色花木,相約前來,環植於張喬墓旁。各人並依花名賦詩一首,如潘熾之的【百合花】:

芳魂素質似喬仙,花氣宜人百合傳。

移向山頭和露種,與君重結後生緣。

彭紀常的【胭脂花】:

真娘墓上可題詩,墓上栽花花可悲。

狼藉嫩紅殘雨後,盈盈珠淚落胭脂。

從此,張喬墓上百花盛開,奼紫嫣紅,人稱『百花墳』或『百花冢』。墳後有兩方奇石,高約兩米餘,一大一小,互相依偎,尤如一對戀人。

(本文摘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818829be53cb6d02056600f021f6aa98.jpg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