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8|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下·南北東西三萬里 古今上下幾千年

[複製鏈接]


300da46bacaffb7c4d5c33eb748e3fc9.jpg
ae0cd4d67c392ba9eded0b41d90070cd.png

  有人曾提出一個關於上、下的問題:為什麼是上廁所、下館子,而不是下廁所、上館子?對這個問題,多有解釋,其中從語義學角度,有一種看法認為,上和下空間概念上的基本義可隱喻映射到抽象的認知領域,進而表示社會心理等級的高低。去飯館吃飯是稀疏平常的事,等級較低,所以與下搭配,說是『下館子』。而上,有一種從內向外移動的意思,而舊時廁所一般設在屋外,所以是上;同時,上其實還內涵着一種『開始實施、開始做』這樣的意思,比如上班、上學,因此說是『上廁所』。

d15a7090675effb72e2ee2d1e290b767.png


  下總是與上相對的。在甲骨文中,下也是兩橫組成,只不過下面的一橫小於上橫,表示下低於上、在下,本義即是指方位的『下』,引申可表示底部、低處。金文字形大致承襲甲骨文,後來或者添一豎作

d4a9099caf639ded9a38efb58721ef1e.png

,這種寫法為篆隸所本,最後演變為今天所見之下,或者再在這個字形基礎上加一短橫作

252aa3466c35bba952872f8799133ef7.png

,又或者省去下面的短橫作

7ecddae178cc9504623cf59fdc58852e.png

2df5b45a02843266410c147e0d46fbde.png


  從甲骨文字形及其本義來看,上與下的相對性,早在造字之初就已經出現,並且兩者無論是作為方位名詞還是動詞,都具有相對立的語義關係。

97963e435e79b12fdc61070a68b9459b.png


  就方位名詞來說,上和下必然是相對的。下作為一個單純的方位詞,空間意味十分明確,所表示的是一個很籠統的『下』的位置,雖然在不同的字詞後面,這個空間位置可能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都與上相對,一座橋有橋上、橋下,一棟樓有樓上、樓下,一個人也有上半身和下半身……

0756aede78f4037f19f365168436b9a1.png


  就動詞而言,很多時候,上所描述的是一種從低的位置向高的位置移動的行為,而下則描述一種從高的位置向低的位置移動的行為,兩者也是相對的、行為是相反的。這種現象廣泛存在與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之中,比如【尚書·洪範】說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比如上樓、下樓。

4ca7df34d1146598ce61b26025b9b2c9.png


  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當上和下在表示某些空間方位的時候,會存在交叉的現象。比如說筆掉了,既可以說掉在地上,也可以說掉在地下了。再比如說有些就空間位置關係來說應該是用下的,我們卻用上來表示,比如『天花板上』,實際上是指天花板的下表面,但為什麼人們會習慣性用『上』?這大概是因為語言的結構總是受到人們自身認知的制約,人們慣從自身出發去認識事物,天花板在人的上方,對於人們的視覺習慣而言是往上看的,所以用『上』。

39d372d9842589bfbd63a1a962519477.png


  下作為方位,是天地之中萬物的居所,是萬物之中人的所在。古時候人們用『天下』來指代整個國家,指代中國範圍內的全部土地。天空之下,構成了古人對於自身所處方位的認知,也概括了古人對於比國土更遼闊的地域的認識。顧炎武有一句著名的話,被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屋檐下是我們的家,天幕之下是我們的故鄉,普天之下,哪一方不是我們的眷戀所在?人人以天下為家,所以天下興亡是人人有責。

334dc54abf4aa430968a03bf9ce3243c.png


  從大的天下縮小、聚焦,就出現了無數個居所與所在,於是在月下、在林下、在山谷之下,都有人的聲影,在門下、在窗下、在幕簾之下,都有人的活動。『月下調鳴琴,相思此何極。』月光之下,是黑夜的安靜與不眠人的思念;『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松樹之下,是山谷的幽靜和高士的超逸;『窗下好風無俗客,案頭遺集有先生。』窗閣之下有人苦讀詩書;『手邊雲起何時雨,筆下波生不待風。』落筆之處有人如有神助。

e8940ef615b52706173ea2486fbe1594.jpg


  相對於這些,文天祥的『南北東西三萬里,古今上下幾千年』,則顯得尤為大氣和豪邁。東南西北,上下左右,空間遼闊而時間悠遠,人在其中,居於這天之下、地之上,置身於這幾千年不斷滾滾向前的時間洪流之中,還是應該有所作為。(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5 ... sjMQwg/0?wx_fmt=gif);background-size: 100.7329%;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line-height: 1.6;box-sizing: border-box;background-position: 0% 0%;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repeat;">
dafdb9fdf6f8146249f2afb7c68db8bc.png
4e1a81bcba58725f61b0763b73d30ae9.png
6d49af175d25f268c6cdd83608a07e44.png
01935c059fc7f51e27b7f96c624e286a.png
0523b57edc0948b846f69335974ae194.png
c0dfb2e6faf3a8ea82f600d6f02da34c.png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