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20|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最強書法村·農民書法家賣字1000元一尺!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29a75a4cc73fd38a89eb4f9e998bce8.gif

近日,在中央電視台2套經濟半小時節目中,河南省永城市茴村徹底火了。茴村鎮有一個5000多人的村莊,在這5000多人中竟然有1000多名書法愛好者,而這些書法愛好者還相當高,從村里走出了7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0位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56位商丘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茴村是永城市的一個代表之一,它的特色是農民書法,拿起鋤頭下田地,放下鋤頭,拿起筆桿。看似一個小小的書法,實際上它背後是個文化底蘊,比如說像永城茴村的書法,不但鼓了我們農民兄弟的口袋,而且富了腦袋,薰陶了下一代。

『書法村』村民五分之一成爲書法家

2017年12月13日,對茴村的書法愛好者們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在村裡的書法愛好者們都趕到了鎮裡的文化站,參加每年一度的書法大賽。一些小朋友也在書桌前,認認真真地寫著。他們都是學校里書法班的學生。

c8eeabfa27956c39e7f29103e966b10e.jpg

比賽的同時,優秀書法作品展也在這裡同時舉行,院子裡懸掛的,都是當地書法愛好者們提交的作品,有的還出自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之手。一些書法愛好者,也趁著比賽的機會,相互切磋請教。

這場別開生面的書法大賽,足足進行了三個小時,經過層層評比和角逐,『比賽成績』當場就出來了。

522c253b3741a8b2bf319b577b15cf00.jpg

河南省永城市茴村鎮村民楊峰在這次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獎品是墨汁、毛筆、榮譽證書和作品集,對於這次獲獎,楊峰感到十分高興。

河南省永城市茴村鎮 黨委書記 劉偉:我們茴村鎮是知名的書法之鄉,現有中國書協會員7人,省級書協會員10人,另外我們還有廣大的成百上千名書法愛好這種群體,所以通過我們舉辦這種活動,推動鄉村文明建設。

書法大賽拿了一等獎的楊峰,今年68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如今,每天到書案前練習書法,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世代務農的楊峰,爲什麼會對書法感興趣呢?

在楊峰的工作室,保存著一本已經發黃破損的字帖,楊峰說,這是他練習書法開始臨摹的第一本字帖。

河南省永城市茴村鎮村民 楊峰:這是從鄭老先生手裡,送給我的這一本趙孟頫的選字帖,我就從這一本書開始學的。

4207b30562d6bd635e269afdaf410012.jpg

鄭效治是當地有名的書法家。一生教書育人、研習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書寫的很多碑文篆刻,在當地頗負盛名。村民們受鄭效治的影響薰陶,也紛紛練起了書法,慢慢地茴村形成『書法熱』。受村裡的書法前輩的影響,楊峰也喜歡上了書法。可是當時家裡很窮,買不起紙筆,每天還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然而,即使條件再艱苦,楊峰總會抽出時間練習書法。

楊峰:我們是個農民,農民參加田間勞動,田間勞動休息的時候,就地碎土把它用手攤平,一個是用手指頭擱上面練,一個是弄小棒這樣寫,你反正喜歡,不管你啥時間,只要有閒空就寫寫劃劃。

隨著農村生活的不斷改善,楊峰有了充足的時間去練習書法。十年前,他專門架起了書桌,開始專心研習書法。在他家房子的堂屋,牆壁上全都掛滿了書法作品。而這些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都有一個相同的落款——『農民楊峰』。

a349231f7a8bb38426ae074d82d01a7d.jpg

這間堂屋的一角,就是楊峰之前練習書法的地方。去年,由鎮裡出錢,幫他把原來存放雜物的小屋進行了裝修改造,成立了這間工作室。

滿屋的書法作品,記錄著楊峰練習書法的軌跡。而一幅幅富有鄉土和時代氣息的書法作品,也記錄著農村生活的變遷。

04f8032d422b90f11ade831a284031e0.jpg

楊峰:機械種收農閒稠,現在都是機械化了,收種都是機械,人就閒起來了,農閒稠,這個稠就是密,就是多,就是閒時間多,布衣操翰唱風流,我們老農民這個身份,不僅是寫書法,而且我們還搞詩聯創作,硯濺香濃寫春秋,這就是我們農民書法的生活寫照。

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練習,楊峰的書法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現在,他已經是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一邊練習,一邊參加比賽。近些年,楊峰的作品在各地的書法展賽上多次獲獎。

楊峰:這是獲獎證書,可能得有個100多次吧,這是一等獎的,這也是一等獎的,這是金獎的,這也是金獎的。

每隔一段時間,老楊就要到同村的書友家去串門聊聊天,順便交流切磋一下書法。下午,老楊帶著自己的兩幅作品去到了黃昌宗家裡進行切磋點評。黃昌宗也是茴村有名的農民書法家。楊峰說,像他們這樣的交流十分頻繁。

黃昌宗今年已經78歲,家裡世代以賣饃爲生,也是受到村裡的書法家鄭效治的影響,黃昌宗喜歡上了書法。

經過幾十年的練習摸索,黃昌宗的書法功力也已經是頗爲深厚,尤其擅長隸書和小楷,字體清麗,神韻不凡。

每天,黃昌宗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室練習書法。雖然已經有些駝背,身體也不太好,可是一提起筆,老人就一下子來了精神。

黃昌宗:這個書法也是人生一樂,落下筆,就可以忘掉一切,內心的一些煩惱,憂啊啥都忘了,你這思想都集中在這筆桿上,一切的雜念都沒有了,所以這個是書畫能增加人的長壽,落下筆啥事都忘了。

5ba066deee7bb8b391ca050a16cfeac4.jpg

因爲書法,村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農閒時間,打牌酗酒的沒有了,鄰里關係更和諧了,村民們的文化素質也提高了。

在茴村,上至80歲的老人,下到剛上學的小孩兒,只要讀過書,幾乎都能拿起毛筆寫上幾筆。逢年過節,村子裡都是自己寫對聯。因爲愛好書法的村民眾多,從茴村還走出了不少書法家,茴村也就成爲了遠近聞名的書法村。

楊峰:5000左右人這個茴村,你要說有個千八百的書法愛好者,也不算稀罕,寫字的人他們就把這個牌場,打牌的事就擠掉了,很少去。

4b47bd5472c76e0ad6498951e000298e.jpg

走進茴村書法巷,街道上白牆灰瓦的建築裝飾,會讓人誤以爲來到江南的某個村莊。而兩邊牆壁上展示的一幅幅書法作品,別具一格,十分惹人注意。然而,這些或蒼勁有力,或雋秀古樸的書法作品,全部都是出自茴村當地的書法家之手。2011年,永城市茴村鎮投資400萬元,對茴村書法村的8條街道進行改造,農民書法家們的作品上牆了,街道變漂亮了,環境也變整潔了。

農民書法家潤格1000元一尺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也許很難想像,騎著三輪賣饃的、開著拖拉機賣煤的、扛著鋤頭種地的農民拿起筆來,竟然能寫出一手讓人讚嘆的好字。在這個被譽爲『豫東書法村』的地方,有7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0位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56位商丘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實際上,很多從茴村走出的書法家,不但成就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通過書法,還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收入。

每天,杜起文老人都要在書房裡練習書法,這已經是他多年堅持的一個習慣。

394edd710a9ccf1bced4a907fd1dfe91.jpg

河南省永城市 書法家 杜起文:堅持75年了,從6歲開始寫。今年81歲的杜起文,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而他的老家,就在永城茴村。

杜起文是茴村最出名的書法家,雖然在茴村生活時間並不很長,但他也坦言自己的書法啟蒙是在茴村,和村裡的很多書法愛好者一樣,鄭效治也是他的啟蒙老師。

1983年,杜起文在茴村所在的永城市開了一家書畫店,並開始招生辦書法培訓班。如今,杜起文的書法作品價格不菲,依靠書法杜起文獲得了豐厚的收入。

杜起文:我現在是1000塊錢一尺,我家的一草一木,全部是寫字掙來的,包括當時給兒子上學,兒子結婚,我沒有任何其它收入,就是靠寫字掙錢。

杜起文是最早從茴村走出的書法家,如今,杜起文的兒子和兒媳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一門三傑』成爲當地的佳話。而在杜起文的帶動下,更多的村民,走出茴村,走上專業書法家的道路。

392a69bf5311a23bb24cfca25d5492cb.jpg

在永城市一家書法培訓學校,書法老師 李想正在指導學生進行書法練習。今年45歲的李想,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也是從茴村走出的書法家,從小酷愛書法的李想,受到前輩的薰陶和影響,走上了職業書法家的道路,在永城市開了一家書畫店,裝裱字畫、書法培訓和作品銷售構成了店裡所有的收入來源。

河南省永城市書法家 李想:學生基本上就是,常年的就算30名左右,一年的話,你像我這個班,基本上就是3600塊錢,一年上200個課時。

c1d8d7338065bad6c325cac83f98a4a5.jpg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像杜起文、李想這樣的專業書法家,茴村有18名。他們或是在全國各地辦班教學,或是通過銷售書法作品爲生。茴村的書法成就了他們事業、理想和人生。

這天下午,茴村鎮的工作人員和當地一家公司的負責人來到楊峰家,商量幫書法家印刷銷售春聯的事情。

河南省永城市 某書法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 魏東明:我們公司主要是,把這些農民書法家的春聯作品,統一地印刷發行推出去,讓農民書法家,都有一定的經濟收入回報。

原來,考慮到茴村有大量的書法愛好者,如何使他們也能溝通過書法獲得持續收益呢?當地政府也正在想辦法。他們正嘗試通過徵集當地書法家們的春聯作品,進行統一印刷銷售,書法家們再根據銷售收入獲得提成。

魏東明:我們可以按照我們的公司營銷,整個營銷的利潤的80%,還是交給當地的農民書法家。

d47eba71d6a727b6af76585920d49c10.jpg

在茴村鎮文化服務中心南側,一座占地70畝的書法文化廣場正在施工建設,明年5月將會竣工投入使用。2017年,茴村鎮引入一家企業,嘗試通過市場運作和包裝,把茴村書法推向市場。

這天是周末,楊峰的家裡來了兩位小客人,他們都是來找楊峰學習書法的小學生。

a988e5b990b9b93adcb38d7a44dd8305.jpg

每到周末或者假期,楊峰的家裡都會過來不少學習書法的學生。茴村的書法,在這些孩子們身上得以延續和傳承。近年來,河南省永城市依託當地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通過推動文化名鎮、藝術之鄉的創建,湧現出一大批獨具特色的藝術村莊,促進了當地鄉村文化事業的發展。

河南省永城市市委書記 孟慶勇:茴村是我們永城的一個代表之一,它的特色是農民書法,拿起鋤頭下田地,放下鋤頭,拿起筆桿,現在已經是蔚然成風,看似一個小小的書法,實際上它背後是個文化底蘊,比如說像永城茴村的書法,不但鼓了我們農民兄弟的口袋,而且富了腦袋,薰陶了下一代。

擴展閱讀:都在刷18歲?來看看人家18年升值125倍!!!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1-3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老家搬遷後,好像也成了有名的書畫名村,還上過省電台,被評爲河南最美文化名村的稱號,現在看來和人家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呀,羞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