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1|回覆: 0

[時空整理公約] 人類服飾共性與衣(漢服)的審美和文化意義

[複製連結]
譙皓中 發表於 2017-12-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類服飾共性與衣(漢服)的審美和文化意義

——生活上的那些見衣見文——

文/譙皓中(時空整理公約)

當今,關於服飾特別是漢服的考據和文化意義的闡述越來越多,日常課件和講座雖涉其面積越來越廣、越來越精細,卻時感到始終在生活上敢於穿漢而邁出去的人總是少數,同袍中就其華夏文化不能不說了解太少的緣故,也非不方便之藉口,亦非「從眾為上」之馬虎等等。其核心問題還是在「審美意識」和「思維」上。當今我們所受「日風西下」的誤導太多,打開手機和電視,其新聞和事件還是處於『損心耗神』的無意識階段,去糾正這個問題改變這樣的思維意識,是極其艱難的。兼之漢服運動之內部思潮之風起雲湧,存異太多求同太少,加之商業時代的人心浮躁,亦是亂象堪憂。但總歸越來越好,有作為有思想的年青人越來越多,此乃勢也,中國之福也,人類文明之新思正冉冉升起。於此,在下從人類的角度和生活實際情況來簡述、分享給眾人一個「思維方式」去自思,方可破而立之。

凡為思想都能在物體上找到一個解,同理,通過物體也能反映出思維意識與思想…【理平治】言:『服飾自避寒遮羞之後,便為文化之彰,衣乃視覺第一感官主體和感知反應,就是通過人的自然反應到人的心性。比如見紅塵煙花或裸露的女人,其身自然勃起、其思在邪淫;而着廣袍素顏之風者,其身自仰其神自信其思無邪。』由此人類一直在其中而進行身份定位和意義表達。即族群禮儀、歷史和習俗的見證和延續。也就是常言說說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有人說服飾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的,服裝作為思想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以及一種文明的反映,更是人類對美乃至『至美』的審美和終極表達,不但是意識的直接反映,也是潛意識乃至無意識的天然流露。比如那些從古至今的人類領袖或能人愛穿大衣、整衣,一眼可知區別於常。一件衣映照着太多的內容,通過布料和顏色,可知其此民族或國家的工藝和掌握的製造技術怎樣!通過紋飾可知此民族或國家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識!通過服裝的制式可知此民族或國家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相處所呈現的智慧!通過服飾歷史的發展或多變,可知此民族或國家的文明發達程度如何?通過髮飾、化妝和裝飾品等可知此民族或國家的禮儀風俗和對美的理解。再通過綜合的分析,從而可知此民族或國家乃至這類文明的音樂、舞蹈、美術等一切生活方式和文明創造成果。也只有服飾是人類文明的表象見證和反映生活藝術水平的鑰匙,去打開飲食、建築、藝術、體育、娛樂、交通工具、科技和思想文化等內容。

同樣,服飾也是國家興亡衰敗之表徵,通過服飾是可以反推出當時的思想意識,【禮記·大傳】:『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易冠服』成了每一個創業繼統之君安邦定國最重要的政治措施之一。所謂『一代之興,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其文化意蘊就正在此。這種文化的起源是來自遠古人們「敬畏賢能」,其服飾類似一種「獎勵」;後來演變為治理天下的制度和特徵識別,比如當今的軍隊制服和各行各業的制服。只是在中國,這種禮制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人成了不能僭越禮制的犧牲品,從而物極必反被當做糟粕一棍打死,因為服飾生來就是為人而服務的。據於此,中國自古也有『服妖』之說,是指某地出現盛行奇裝異服或奇異裝扮的現象,被認為一種五行不和的異像,是天下大亂的徵兆。【尚書大傳·洪範五行傳】說:『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恆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雖然有所誇張,但切中要害,服飾之亂必起於制度或思想之亂,人心不古,綱常盡失,其災亂不遠矣

於東方而言,文明最悠久的當屬中國,為人類所做的貢獻主要是起點型開創性的。此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服飾是漢服(本族人的自稱),亦稱華服,從古至今服飾千變萬化,屬於古代文明最巔峯的文明之首。漢服,全稱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和『賽裏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三十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部分)。其實,自『漢』成為異族對中國及此地域的統稱後,是沒有細分區別性的。國內的少數民族在華夏文明的孕育中又保持了一種民族特性,第一要性就是服裝,故『華服』又屬於東方中國的服飾總概,核心為漢。其華服和漢服的特徵就可概括了。漢服以『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系帶隱扣』為主要特徵,其華服則為『韻中和線條美』、『整蔽覆極紋飾』、『察色形遵禮制』為基準。即為中國各民族的服飾均遵其華服特徵

漢服自三百多年前被政治用屠刀折斷,百年前的救國仿西等都不曾再彰顯,時至今日漢服重新出現,承載的是漢文明的崛起,在崇尚個性化的時代,漢服固然是衣,但也不僅僅是衣,通過了解漢服背後的文化,指向的是一種東方思維、中國思想的體現。以美國為主的西歐霸權主義思維,已經物極必反,世人皆知不會長久,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解決方案。於是,上天讓東方崛起,找回自己,興起由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式『文藝復興』!人類之大勢也

一、文明共性

對於成千上萬的人類來說,創造了無數的文明。由此我們主要從比較熟悉的原創文明上進行分析。

26683ae5c7e9c97bad8690f179ba17ad.jpg

b1dae3fc8e03161f996263f6b46a8b9b.jpg
圖1-2,特色民族服飾與當今人口與民族分佈圖。

1.1、陸地六州

我們從六大洲的主要常駐人口列個序:

e7aaeb10dda8fd2244a2cc1c0c654392.jpg

5f0dde342f3c1dd4747bd14aaf2d3b66.jpg

85bd3872f2681ba683e8c7e212b9d8d0.jpg

f424b7b8c4b6691f3f921b024949c6ac.jpg

a0d0f8ebbbfc8090598f34555af0c747.jpg

335e8aab9fde456a42254adc80b63bbd.jpg
圖3-8,地球各州主要人口與民族。

從區域來說,歐亞大陸是重點。因為從服飾演變來看,或擴大到人類文明史的演變上看,歐亞大陸的歷史演進特徵顯著,層次分明;其服飾風格跨度很大,而且始終未停歇演進的步伐,不光是厚實的,還是千變萬化的,當然千變有宗、萬化有法。故歐、亞服飾的演變代表了人類服飾的文明高度。初此的非洲、美洲、澳洲等地的服飾,與歐、亞來比,自古至今,雖有變化,但變化跨度很小。比如非洲的服飾基本上的停滯的狀態,後來被殖民者的槍聲打破寧靜後,便開始被同化了。那些地處偏僻的人民雖有保留,但其自身的演變極其緩慢。另外在太平洋島嶼,海幾乎保持原生態,也就是說沒有撒文明。

1.2、文明搖籃古國

大家常說的四大文明古國(文明發源地或文明搖籃):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

dd088257c43a4f89035a90658def2194.jpg
圖9,四大古文明搖籃古國的衣物。

古巴比倫阿摩利族【漢莫拉比法典】上的人。興盛期約處於公元前19世紀;現已絕種,建築摧毀,經過考古才得以知道。古埃及的圖特摩斯三世屬於興盛期的開創人,約處於公元前16世紀;現已絕種,只留建築(金字塔),風俗禮儀宗教政治全部消失。古印度興盛期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真實性存疑),古印度的起源時間是吠陀時代,約處於公元前17世紀;在孔雀王朝之後成為一盤散沙,風俗禮儀宗教政治人種全部按照外來習俗走。中國商周時期屬於中國文明繼承、新造的大成期,約始於公元前17世紀。

在地理條件上,古巴比倫和古埃及的服飾主要特點是寬敞、輕盈、省布。其領袖比如法老,已是細軟的亞麻布製作,還用金絲來裝飾。在紋飾上主要表現獅尾或毒蛇等圖案。對於印度,是一種多方面呈現的複雜多樣,不同宗教的傳播和外來文化的侵襲都留下了曾經的烙印。通過現代絢麗的傳統着裝可知其古代便是「繁複」的「色彩」的,是一種「妖嬈」的風格,比如披肩和花朵紋飾。在中國,自黃帝始其漢服便有定製,服飾風格講究整體、自然和護體,呈現出「以文化美」和「威嚴」感,紋飾上日、月、花、草、蟲、獸、山、川等都是素材。其上衣下裳不分男女亦無尊卑,腰間一腰帶系束,尊貴者用絲。

1.3、盛名的大帝國

從古國角度看了,我們從幾大強盛帝國再列一序。比如亞歷山大帝國(時長14年)、西漢帝國(時長210年,總420年)、羅馬帝國(時長422年)、唐帝國(時長289年)、阿拉伯帝國(時長626年)、蒙古帝國(中國時長97年)、奧斯曼帝國(時長623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時長10年)和德意志第三帝國(時長12年)。

73fe71042cfc74473160d3459a1e0478.jpg

070ac2c3fdd32ba22d0ed90204f377b5.jpg

99dd77dd5fe3043fd9191327ba093326.jpg
圖10-12,九大盛名帝國的時代服裝。

從人類處於最頂尖的國家而言,在期間的疆域和文化輸出或交流帶動都是非常巨大的事件。這些民族的文化自然不用多講,其服飾都是形成了完備的體系,其文化和制度意義體現非常明顯,層級化和區別性也是極其顯眼。對比當今還存在的一些部落,除了原始和禦寒功能外,其服飾文化始終沒有形成體系,因為文化本身就沒有做到。

在此只論一個共性和服飾展示,服飾體系越寬大或配飾精細,具有浪漫風格的,其人文主義更重,社會制度較自由,所持續的統治時間相對較長。比如羅馬、阿拉伯、奧斯曼,其服飾制度不受嚴格限定,服飾和配飾不是很繁複。

服飾體系越寬大或配飾精細,具有威嚴和英雄主義風格的,社會制度重導向,等級意識更森嚴,所持續的統治時長次長。比如西漢、唐朝、蒙古,其服飾制度有着嚴格的禮制限定,配飾體系繁複。

服飾體系緊窄或配飾不是很精細或較簡單,其追求現實價值更重,更有破壞性,社會制度較短視人心浮躁,其統治時長較短或很短。比如亞歷山大、大秦、法蘭西、德意志,主要是開國者的雄心和殺戮性(經常穿戰服)太強,而隨之開創者一死亡便政熄玩完

1.4、世界主要宗教

343cd55e22fa5ae12b3b70031f599e6a.jpg
圖13,幾大主要宗教的創始人的後人想像畫像

6c346f2c6f3576c5666ac2136d8e58e9.jpg
圖14,當今教內或行業人士的主要服飾。

當今教內或行業人士的主要服飾。伊斯蘭、道教和儒者本就是本民族的民族服飾之一,並不算嚴格意義的教服。但因長期穿着在整體形象上使得具備了特殊識別性。佛教自中國化,衣服也有着漢化特性,比如海青衣實際是漢服而做改動和定色,再加縵衣成為佛教的特定服飾。

在宗教體系當中,在服飾上的表現是自然的寬袍大衣為表現,亦為意識中天然首選,其紋飾及配飾體系如同風水(環境共生學)之功用。如此才適配教義中長久性、整體性以及高瞻遠矚的思想表達同時也是自我時刻之警醒為大、為廣、為久。我們常說道家的仙風道骨,那就是因為取自然也,褒衣廣袖,發須盡留自成也。

1.5、當今強國及人口大群的服飾

中、美、俄;英、法、德、日、印、澳、巴等是為當今世界強國一列。人口上的阿拉伯民族群體、西歐基督教民族群體、南亞的印度民族群體、東亞漢民族群體是過了十億級別的人口群體,將來依然會在這幾類人口大群體之間較量。

3a81400f322ba39f706977698a5666b3.jpg
圖15,影響當今世界的「西服」標配樣式。

首先從男人身上、國家管理者群體來看,歐、亞皆是以便捷、束身的短裝『西服』為主流,也就是說『西方文明』是當今人類世界的最大奉獻者,是其他所有民族的學習對象和模仿對象。為此「西服」和「英語」是為當前人類的審美標配和藍本。

d59cfcb2f07edc90d0a5b6c0515eb93c.jpg
圖16,西方文明代表人物次序:但丁-拿破崙-羅斯福的服飾風格變換。

至少說在羅斯福時代的現代西服已經備制,彰顯出『有文化、有教養、有紳士風度、有權威感』等標籤。從長衣到短衣、從寬鬆到緊身,是整個文明背景的演變,乃工業革命的翻新快速和高效率需求而決定。損失的是生活的質量和緩慢的節湊、詩意的情趣。【理平治】言:『緊身短衣專為效率而生,重短視現利,揚其智巧且美感不足。』那麼表現在社會上便是投資短利、情愛求快、快餐文化無所不在,商業無所不用其極,人心無畏無不狠!

69bfc35a0f2a5cc1b541aadb4d8eaf3f.jpg
圖17,清末貴族-抗戰時期-新時代的服飾變遷。

中國百年變遷和未來的可能,女裝旗袍繼承來自滿清,除了越做越短、開叉位置越來越高,要展現出身韻,其厚重感和文化意義並不大。隨着近幾十年來國人的自強,逐步追趕上西方文化的「工業體系」,但隨機發現我們的文化已經蕩然無存,找不到「中國人」的定位了。故開始反思個人的民族特性,從衣服上體現出不同,傳達出「中國理念」。這個反思只是起點……

3bf646d14dff280be64f9034b4cd8a11.jpg
圖18,日本原始衣和日本社會的日常與傳統節日衣。

日本的地理位置,處於太平洋之上亞洲之西,算是一個文化影響的終點站,自唐以來,學習漢文化使得日本開始了文明開化,十九世紀通過明治維新開始脫亞入歐,成為了亞洲最早進入近代化的國家,成為亞洲以及世界的強國。但在文化上,保留了舊制和傳統和服、傳統節日等,凡在傳統節目基本都會穿和服行禮儀,對比東方中國的極其激進的做法卻非常平和和理性。這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在中西的融合交流中頗有心得,其由東至西接受的終點站又成為近代由西至東輸出的起點站。對中國文化的保留和改進又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eb2dfc0f37f57f0223ccc2d719a9276d.jpg
圖19,印度傳統服飾和日常裝與現代阿拉伯民族主要服飾。

印度和阿拉伯服飾,保留自己特色最多的便是阿拉伯民族和印度,也意味着受西方文明不太多。印度的服飾特別是傳統莎麗是非常繁複的,【理平治】言:『繁複華麗之衣,莊嚴威相不存,均使世道更艱,攀來比去又危亂生災。』從而也意味着民族眾多、信仰眾多,後來在殖民者之下大體比較統一,但依然如散沙。而阿拉伯民族服飾上變化不大,其顏色主要在白色、黑色之間,呈現出的是一種極端狀態或是極端的文化。超強的自我意識在當今成為與西方文明的文化對抗態。

在當代服飾風格是瞬息萬變的,世界各個區域內部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變異。隨着國與國之間的差異程度越來越呈模糊形態,雜糅、同化的服飾形象一直影響到北極洲。

二、文化、生活之類比

除去特殊制服之外,談談衣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在生活、人體健康和文化意義的影響。

2.1、衣之不同

3021f0566ce931bc1d6cc4a390541be5.jpg
圖20,當今三個典型服制。

西服謂之立體剪裁,修身塑型。一個明顯的特徵是緊湊,接臂。體現的是工業文明下的便利性、工種性。通過這樣的服裝我們可以看到善於『算計』、便於『批量』、在乎「形象」的『快餐文化』和精明人的形象!首先是根據人體尺寸來量身打造,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即是極其善於「計算」的特徵,一是一,二是二。為此主要依靠計算的行業,如金融、科技行業發達,其在文化、制度和生活上很死板和乏味。手臂接縫只考慮了體面,而難以向上活動、左右搖擺,體現出思維尚單一。所謂領帶之飾,尚點綴,極其像『絞命索』,束自己之食管,指自己之出口(領帶尖),雖然表象的是一種契約和遵守的精神。衣形重不褶皺的整潔肩部有墊肩支撐,即是很在乎自己形象且是過分做作的表現,無自然、從容之味;衣色單一無紋飾,即是簡單粗暴又便於製作批量的快速風格、精明的嘴臉。

中式唐裝(改良後的馬褂),源自馬褂是滿清服飾中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至民國時期又升格為禮服,統用黑色面料,織暗花紋。後來又經布料和審美上的改動成為現在的一類款式,有傳統之風,但無文化之實;雖有着『黃馬褂』榮譽的前身,也是工種性服飾,雖無西服所表現出精細化的算計文化,依然有着精明的利己主義體現。服飾形制上中規中矩,諸多民族也是各文明的普遍制式,不值多談。

漢服短打/裋褐,在古時也是勞作性工種性服飾。但透露出文化底蘊和厚重感。華夏文明從一開始其思維方式於當今的西方思維有區別的,一個重整體全局性,一個重專業單面性。總體來說,重專業單面的玩不過重整體全局的,其中文化藝術和技藝上的貢獻始終是整體全局性的貢獻更大、更多樣也更頂級。比如中國的服飾、中國的飲食、中國的建築營造、中國的武術、中國的藝術(兵馬俑、書畫、石刻等等)在這方面是任何其他民族難以望其項背的。一件衣服與自然、人體健康以及體育運動一脈貫之,與【黃帝內經】、五禽戲和思維方式等相輔相成。華夏文明中講天地、陰陽、中和和五行等內容,中醫所表現的陰陽辨證觀病、調理法和經絡思想的內核,漢服中均隱藏其對策。衣形重整體不講修身緊縛(非西方的布塊裁縫),袖乃接縫(不是在臂膀處接袖),不用紐扣用布繩繫結都是一種自然的狀態、便於活動、舒適相處的態度。衣形寬大又可大可小是充分為人體而服務,練習武術或打太極可隨意活動,而不受衣服的束縛和扭曲。衣前的兩片布料重疊,即是保護丹田和防受涼的人體側重保護,也是考慮到審美之用,不必穿太多,即陰(被蓋住的為陰)陽自在其中矣。整體而言,體現了一種大氣、隨意隨和的生活品味、基本上沒有精細化的算計想法,而是「順理活動型」的文化,絕不死板單面,是一種人生品味、從容的文化氣象。

2.2、漢服(華服)之養

ce5f7706c86e3cd1c5b94462aec13bec.jpg
圖21,人體內臟與穴位在服飾文化上的分割運用。

對人體是按照上下、左右而分,其漢服的形制是過中有餘,即是按照內臟和經絡兩體系來看,從而成衣。漢服的兩襟重疊以及漢服腰帶,對女體的保護是非常特別的,其好處不言自明,不多做闡述。在道家中,對丹田的助力與保護也形成了對人體的養生學,其中服飾就是重要的一環,守好了丹田,其人的精氣神自足自明。道家在修煉的實際總結中,認為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為宗氣之所聚;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為藏精之所。剛好漢服通過交領其中丹田和下丹田均被保護。『氣沉丹田』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唱歌的、吹管樂的、練武功的、練氣功的、練呼吸的、吐納的……凡與呼吸有聯繫者提到此,無不滔滔不絕,理論翔實。丹田作為經絡的總樞,『氣沉丹田』就是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氣血充實,通八脈,恢復生理機能,促進身體再生力量。

2.3、褲之不同

dc64a1253a0fedc503f9d60839b61af9.jpg
圖22,四種類型的褲子。

西褲包括牛仔褲,與西服是配的,襠很淺且褲身緊挨着腿,活動空間極其狹小,俗言道:步子邁大了,就要扯到蛋。是很痛苦的體驗,褲腰帶勒得緊緊的是為人為強加的約束;上大下小,兩腿如圓規,其整身效果是上大下小,很不協調,如人不經風之模樣,輕浮重表面,韻味不足!

中國古代多穿下賞(衣和裳象天和地)或裩褲,共同特點是寬大,充分顯出襠的位置。是為尊重人體之適,具備廣闊的活動性。中國文化講究和諧和四平八穩,特別是腿腳功夫,從來都是餘地充分、以大氣為重,其整身效果是下身上體和諧或下體略大,即是穩重如山,承載得住,是值得信賴的,展示的是一種厚重或飄逸的韻味。現在的大直筒褲是練太極或武行和文藝青年的常服,襠比西褲高,比西服寬大,便於做各種腿部技巧,所呈現的也有一種輕鬆、健康、有力的生命活力和高生活品味

2.4、被誤導的着裝,被誤導的世界

feb98331c7f269d5e7594b71df573515.jpg
圖23,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時尚着裝。

當今隨着所謂「越少越潮流之風」的影響,緊身褲和超短裙等,實際是一種文化誤導以及導向斷子絕孫的行為。是一種短視的、激起男女邪淫的一種風俗,美其名也是展示身材和骨感美,殊不知其背後多少血流,而不知從何而來?所謂世風日下到時是什麼?自己是否又「盲目攀比性的貢獻」了多少素材和陳舊的故事。到底什麼才是優良的着裝文化,什麼是富貴之相,都從來沒有深思過。這種思想不轉變,其着裝依然向「邪惡」方向走,則男女之間的性亂倫和不負責事件越來越多,醫院打胎流產和婦科病越來越多,同時也是『不孕不育』的根源,社會問題不解和道德倫理差的本質。

緊身褲對皮膚的長期壓迫會造成視覺緊張,根本不會緩解運動疲勞,特別在上廁所或久蹲等情況下,頭暈眼花冒星星就是這個帶來的。並且一些姑娘蹲下後褲子連屁股都遮不到,不但非常不雅,而經常裸露的腰部,使得腎臟得不到養護,是不育、精神低迷的一個主要因素。嚴重的有泌尿不常,眩暈、耳鳴、疲乏,記憶減退,以及包括感冒或哮喘等。這些都是『代價』換來的,那些年青的可能覺得沒知覺,那麼老了就會感覺到惱火。

所有的緊身衣褲,都如同繩索在捆綁身體,都是反自然的行為。在社會和文化上,這等同貧苦之命,猶如奴隸被束縛而工作,很難發財發家。凡富貴相富貴之人都有種雍容、自在之形。再擴大延伸,一個富貴或幸福的家庭是男女搭配適宜,諸如男主女輔,男外女內,男女各修陰陽之德是其規律也,除此外數千年無數事實證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是不和諧的,是各類悲劇的開頭。

48a4d9eaab053870b5f929aeea04adcf.jpg
圖24,近現代西方服飾變遷。

3abbcd6ddb4d854df3c387948c896d51.jpg
圖25,近現代中國服飾變遷。

近現代以來,以西方文明為代表的服飾變換,從傳統現代裝變為簡潔和輕便方向,趨向於隨意、自由。這種服飾的釋放和大膽,標誌着脫離傳統,向個性的思想,60年代是『性解放』運動時期的開始,以女權運動在性權利方面的具體體現。其社會道德風氣以及夫妻的行事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此時,中國尚處於「藍海洋」時代和文革時期,自改革開放提出,80年代初開始向台灣、日韓和西方學習和引進(喇叭褲,健美褲,牛仔褲,蝙蝠衫),沒多久西服開始了被全民所接受。後來隨着網絡的大發展,21世紀初唐裝、旗袍在向世界輸出了一小段時間,但國內更主流的是內衣外穿、露臍裝、超短裙是見怪不怪,雖然中國女權運動沒有崛起,雖然個性和性的開放度不及歐美但完全已放開了。二奶、情人和性服務等屢屢成為全名熱詞。總體來說,歐、亞世界的百年左右的進程,是『縱慾思潮』,是『物質/金錢至上』的時代,是『享樂型利己主義思維』,因為在服飾上的變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e11e7971a4de50b302f9e70ae4bc48ba.jpg

b82c911cd639ea7776f1e740982c88b3.jpg
圖26-27,漢服的主要形制和款式。

正因為21世紀初唐裝的熱門,隨後關於中國民族服裝的討論和定義開始小眾的崛起,『漢服運動』如星星之火。因為在此之前,課本裏沒有,身邊也沒有人講述,完全不知道中國自己的服飾是什麼?一般大家所認為的古裝、戲服等等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漢民族的民族服飾之一。也逐漸才知道漢服背後的文明智慧。它是近現代『縱慾思潮、物質/金錢至上、享樂型利己主義思維』的解藥;更是人類追求生活品質和幸福的不二選擇,是思想上的解藥。因為漢服(華服)的思想意識是『沒有違和感』,源自自然,不與自然環境違和;源自生活,不與生活違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