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41|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方·天圓地方 道在中央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監察部 發表於 2017-12-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e4217645eac76505748b33d78ed529c.jpg

  甲骨文中,常常出現土方、鬼方、(工口)方、羌方這樣的字詞,這些其實是上古時期的部族,殷商時期將其稱之為『方』。這些部族很多現在都已經無法探知其歷史,但是卻與殷商關係密切,交好的時候有來有往,交惡的時候征戰頻頻。

884c5341c7adf3417e78afa75d8ce21c.jpg

甲骨文中的土方記載

db2d8ccbf293ad56f43333e0884e3e03.png

  方是一個獨體象形字。【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並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也就是並行的、省去總頭的兩條船。但這並非其本義。孫常敘先生認為它原本是一種雙尖耒,翻土用的農具。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也秉持這種觀點,他認為方好像就是耒的形制,甲骨文字形中上面的短橫是柄首的橫木,下面的長橫則是腳所踩到的地方,『足所蹈履處』,旁邊的兩個小短劃,則可能是裝飾,有的甲骨文有,有的則沒有。古代秉耒而耕,刺土曰推,起土曰方,所以方字的起源,應該是與農耕、農具有關。

e05d258f8bd805233f925fbb143b10e6.jpg

  這一說法,比【說文解字】的說法更為可靠。許慎的時代,盛行的是隸書,當時尚未發現甲骨文、金文,他依據的古文字,是大篆、小篆。從篆書推導字義,當然不如從甲骨文得知字義準確。而且從出土的甲骨、青銅來看,基本上沒有【說文解字】所說之義,這應當是其引申義。

be98d7a47c60e316cf3d034d1638b544.jpg

  在甲骨文、金文中,方的用法主要有三個:一是方國名稱後綴,如開頭所說鬼方、土方。二是方位名詞後綴,如『……於西方東鄉』,『其侑於四方?』三是用作方圓之方。在此基礎上,後世的『方』才延伸出了諸如方位、方向、地方、面積、方正等等意思來。

0912620375de57a5c2a8d79307879049.jpg

大盂鼎-匍有四方

d3f11750267540ccc2252e1ce653f692.png

  方與圓是相對的。中國古人的哲學觀中,有天圓地方一說。這一觀念並不是簡單的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而內含有更為深刻複雜的含義。在古人眼裏,天動地靜,天行健,天上的日月星辰總是運行不止,所以是天道圓;而地勢坤,大地厚實而寬闊,大地上的山河湖海位置不變,花草樹木總是靜默生長,所以是地道方,【周易】中說『至靜而德方』。因此古人用大圓指天,大方指地,『大圓蒼蒼,大方茫茫』,其實就是天蒼蒼、地茫茫。

238c8d2aa5fb8a2561da2399b22c88d0.png

  這種觀念,影響到古人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現在考古發現的玉琮,形狀是外方內圓,張光直先生認為這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觀念的體現,而玉琮就是貫通天地的象徵。

369fa112419e18e6d37301f6f2e95614.jpg

  在人格方面,更是形成了外圓內方的理想模式。外圓,是效法天道,剛健自強;內方,是效法地道,守正固本,始終保持內在品質。唐代道學家李泌曾有一句話:『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這原是指棋,其包含的卻是高明的處世之道。圓若用智,是說智慧的圓通靈活,方若行義,是一直秉持正直的精神,以義為先,方正不苟。天圓地方,道在中央;外圓內方,正義在中央。

80119d4d1a5dfbf3db28433eaf81af72.png

  其實對於人格而言,方本身就有所指:方正,人的行為、品性正直無邪。我們說規矩,圓者中規,方者中矩,規和矩最初分別是用來畫圓和方的工具。而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方有稜有角,有規有矩,對應到人,就是為人正直,品行正派,有所為有所不為。

5365fdb0c1ff582ad111c4641d93d47a.jpg

  方的意義廣泛。面對的方位是方向,要成功、要達到目的前提就是方向正確;測定方形之法是方法,引申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的辦法、門徑;記載一地的地理、歷史、風俗、人文的史志是方志,懂得大道理的人為大方之家……另外,古人常言方寸之地,極言地方之小。而人的心處胸中方寸間,於是就把心叫做方寸地、方寸心,並且將心緒、心思、心得也用方寸來表示。方寸之地,存大方之智慧,也存方正之為人。

8802410dead33b25883489f2c25526ca.png

  中國的文字方方正正。寫方正的文字,做方正的人。(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