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17|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佛系』家長的執念·出不出息不著急,你得快樂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相比起拼了老命要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

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

犧牲個人時間陪孩子學習特長,

甚至要求孩子要掌握多國語言,

還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

虎系爸媽

佛系爸媽堪稱家長界的一股清流。

不氣,不怒,不揍。

一切孩子帶來的煩惱,皆是虛妄。

種種壓力,過眼雲煙。

成績名次,不過夢幻泡影。

調皮任性,菩提靜靜吃瓜。

自在散養,歡喜圓如。

隨緣帶孩,善哉善哉。

佛系爸媽一般會這樣說:

『成績看淡,名次看淡。』

『算了算了,盡力就好。』

『家庭作業講了半個小時也不會。』

『阿彌陀佛,讓老師講吧。』

『吃飯不認真吃一直心不在焉?』

『不吃拉倒,我先把碗洗了。』

-1-

關於『搶跑』

一個劇場,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忽然,有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周圍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於劇場管理員,劇場管理員卻不在崗位。於是周圍人爲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大家都站起來看戲了。

區別在哪裡?先站起來看戲的人在短時間內能看得更清楚,等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相同了。只是所有人都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

佛系家長也會看戲,只是孩子確實喜歡了就繼續看,孩子確實排斥了就結束,一家人回家看電視,其樂融融,不也是種快樂!

會說話就去學唱歌,會走路就去學跳舞,手指靈活點了就去學鋼琴,幼兒園之前就要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面對『贏在起跑線上』這一句話,佛系家長更相信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孩子多學一門興趣,就是多打開一扇窗。至於『特長加分』、『才藝長臉』,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孩子能儘早找到自己願意投入時間去琢磨的事情,就值回票價。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又何必搶跑?孩子才藝霸露那是緣,平平淡淡那是命!

佛系家長語錄:『有特長是緣,沒特長是命。』

-2-

關於補習班

硬啃下來的知識有毒。

市面上只會教孩子套公式、套解法,而不願花功夫幫孩子從內在理解知識的補習班,不會進入佛系家長的法眼。

哪怕外面大環境的浪潮,逼著越來越多學生放棄理解知識,只要最後能得分就行,佛系家長依然心如止水:明明一分鐘就能背下的公式,花足一節課去理解——有時候,慢即是快。

佛系家長語錄:『寧可孩子成績爛,不送他去補習班。』

-3-

關於假期

今天,孩子放假就是換個地方寫作業。前陣子微博上有個張爸爸,當家長群里其他群友都列隊報告說『XX同學作業寫完了』,他歪樓報告『XX同學作業沒寫完。』

大家還沒反應過來,他就開始發送自家孩子假期出去玩的照片,震得老師出來肅清群規『不可以發與學習無關的內容!』他淡淡地回覆:『放假就是玩兒,玩兒也是學習。』

這個爸爸的舉動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反響,說明很多家長還是很希望假期孩子的弦能松一松,只不過,以和爲貴的『佛系家長』,不會這樣正面開炮,他們只會在孩子作業實在寫不完的時候,默默讓孩子上床睡覺,並給老師發一條私信,『孩子已經盡力了。』

佛系家長語錄:『假期就該撒開玩,別管作業寫不完。』

-4-

關於保護

天有多大,佛系家長的心就有多大。

孩子書桌凌亂,孩子自己整理!孩子鬧脾氣,不肯吃飯?沒關係,就讓孩子餓一個晚上。孩子喜歡拆電器?拆吧,但要把它組裝回去,組裝不回去也沒關係,就只能拆舊電器。孩子愛玩小刀?沒關係,記住刀口不要對向自己和他人的身體,不要對刀施加強力就夠了。孩子愛拆電器?拆吧,但只能拆舊電器。孩子愛玩火?可以,室外消防條件達標就行。孩子沒有駕照就開車?可以,僅限於私家場所……

佛系家長語錄:『對你的疼愛是手放開。』

-5-

關於挫折教育

有考試就有可能不及格;有朋友就有可能被排擠;聽講了就有可能會忘記老師說過的知識點;好不容易組織一次的野餐,有可能因爲下雨而取消;暢銷的玩具,就有可能賣光……別以爲只有大人才會鬧心,孩子的生活中也有一大堆不容易的事。能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好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佛系家長不折騰自己,也不折騰孩子——天沒亮就得去跑步,有機會就去勤工儉學,假期還找個營地來一次魔鬼訓練……佛系家長不會要求孩子做這些,除非孩子自己提出。

佛系家長語錄:『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何苦花錢送你吃糠?』

總結:

所謂『佛系』,當然只是一種調侃,但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佛系家長也未必不可取,比如佛系家長的傑出代表林則徐就曾分享過他的佛系教育理念: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中國有句古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你永遠代替不了你的孩子,他也不是你的複製品。

青春期的孩子既『多愁傷感』也『喜怒無常』,獨立意識漸漸增強,希望擺脫成人的束縛。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佛系家長的做法,善於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人生,不也有其的科學性!

爲什麼中國的『巨嬰』那麼多?因爲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走的是被別人規劃出來的人生道路,長大後便成了沒有主見的人,不能獨立的人,這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了,想想有時做一回佛系家長,不也是一種智慧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