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0|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最新出土的隸書,深埋地下美了2000多年!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da088243c81c7dd42a8bf07052f2a4d.jpg

【曹全碑】局部

漢隸之美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各類墨書,漢隸是中國人首次追求美感的文字,這幾張圖裡的隸書優雅古樸,尤其第五片的『死』字最後一筆,整片簡都活了,有種遁去的飄逸,真神乎技矣!

漢隸究竟有多美?——看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書法

fc796f344742a514ed56f3fc8fc9ffa9.jpg

9d30d7fcf327631b903ce24bb70347f0.jpg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 ,一般認爲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dc13bb71a8660f69e847197ba6789de1.jpg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點等畫美化爲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b1e2ad0b6239249012ace5b9acc8c0e8.jpg

隸書的結構特點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隸字一反篆字縱向取勢的常態,而改以橫向(左右)取勢,造成字形尚扁方,筆畫收縮縱向筆勢而強化橫向分展。

387ca55fb7ddea76dfab3ad0e7c85874.jpg

起筆蠶頭收筆雁尾

這是隸書用筆上的典型特徵,特別是隸字中的主筆橫、捺畫幾乎都用此法。所謂『起筆蠶頭』,即在起筆藏(逆)鋒的用筆過程中,同時將起筆過程所形成的筆畫外形寫成一種近似蠶頭的形狀。『收筆雁尾』,即在收筆處按筆後向右上方斜向挑筆出鋒。

4082e9ea57152d79da762ba531a027fd.jpg

化圓爲方化弧爲直

這是隸書簡化篆書的兩條基本路子。不過如果不了解篆書的圓,就不易掌握好隸書的方。因爲隸筆中的直畫或方折,還無不包藏著篆字的弧勢,所以隸筆的直往往有明顯的波動性,富於生命力。實際上隸書的筆意,是建立在筆畫運動方式基礎上的。

8c08442140b50ce49e6d7d30a9332b07.jpg

變畫爲點變連爲斷

我們知道篆字不用點,即使用點也只是一種渾圓點。而隸書中點已獨立了出來,不再依附於畫,而且點法也日益豐富,有平點、豎點、左右點、三連點(水旁)、四連點(火旁)等等。

此外,隸書還將篆字中許多一筆盤旋連綿寫成的筆畫斷開來寫,大開了書寫的方便之門,後來楷書更發揮了這種方式,更允許筆與筆間出現銜接痕跡,甚至筆斷意連。

3252fa22021cb20b3daff01d4addd51d.jpg

強化提按粗細變化

寫篆書時用筆的縱向提按要求不現痕跡,而隸書則有意強調提按動作,形成筆畫軌跡顯著的粗細、轉承變化,起、行、收用筆的三過程都有了明確的體現。這與後來的楷書已很相近。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