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5|回覆: 0

[樂器] 古琴基礎知識 【右手八法】下篇

[複製連結]
琴懷十年 發表於 2017-12-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Month

12

通常來講,八法中單用者為徐,並用者為急,抹、挑、打、摘為輕,勾、剔、擘、托為重。

——琴懷十年

往期精選

古琴曲【欸乃】欣賞——寄情山水煙霞,頤養至靜的一首名曲

Day

14

擘:擘也,或曰劈也①。大指向內彈入一聲曰擘。法以大指伸直②,仰臥掌下,彈時急倒豎③,虎口放開,甲背着弦,擘入得聲,專運根節之力以取之,宜先以中指約住外弦④,則更得勢,托法亦同。

————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

5f8956e96f4f32bcdb3d6c14ae603488.jpg

釋疑:①或曰劈也:『擘』字原讀bo,現在琴人多稱此法『劈』(pi音),此讀法便為『劈』字,故兩字均可用。②大指伸直:擘、托二法均要求大指伸直,此便用力。③仰臥掌下,彈時急倒豎:擘時大指也要求如同食、中、名三指一樣,下指角度與琴弦垂直,故大指彈時應處於掌下,與琴面垂直,不過『臥』字似乎不妥,故此處存疑。④宜先以中指約住外弦:即彈擘、托二法時,中指可約在外弦之上,做一支撐,因為擘、托二法僅用於六、七弦,常於一、二弦之音對應,故最好約於一弦或二弦之上,以便與一下音相應。如擘、托六弦,中指約於一弦,擘、托七弦,中指約於二弦。擘、托除中指支撐之外,也可用名指約弦支撐,如【烏夜啼】一曲中,連續快速地的勾托一句,如用名指作為支撐,練習此句便會從容一些。、

7ef7dc150b7654e2dd0057d0fefd2322.jpg

六、

托:大指向外彈出一聲曰托。法以虎口張開,大指倒豎,指頭着弦①,先肉後甲向外直托得聲,彈後大指仍伏掌下。擘托取音重如勾剔,多用於六七弦,以與一二弦打摘相應②,擘托二法,舊譜有反用之者,蓋以一七弦之內為內,一七弦之外為外,指用肉者為入,指用甲者為出故也,然兩字字義論之,則仍從今說為是③。

————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釋疑:①指頭着弦:此法如抹、勾二法,將指頭放在弦上,用約弦之法下指,因大指力量本身較強,只有約弦下指才能較好的控制好下指的力度,所以不宜用懸空下指。②以與一二弦打摘相應:古法中一、二弦多用打摘二法,今多不用,多以勾剔代替。③『~~~~則仍從今說為是』:此處是彭君在解釋擘、托二法古今定義不同的原因。元代前琴譜中的擘、托與現今擘、托的定義正好相反,古法(估且把元代以前的方法稱作古法)以為『甲肉相半向外出弦曰「擘」,向內入弦曰「托」(【太音大全集】)』,現今擘、托的方向恰恰相反:以彈出為托,彈入為擘。明代的琴譜比較混淆,有用古法者,也有用今法者。清代琴譜便全改為『出為托、入為擘』了,今天擘、托的稱謂但是沿襲清人。擘、托只所謂形成上面兩種不同的定義,關健的一點就是因為古今兩種琴家對『出入』的定義不同。當今琴人認為『一七弦之內』(即向身)為內,一七弦之外(即向徽)為外,而元代以前的琴人,可能認為指甲用肉者便為入,指甲用甲者便為出,這樣食、中、名三指古今定義恰好吻合,沒有出入,而大指的擘托便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兩種定義。了解古今擘、托的異同對我們演奏古譜或打譜有借鑑作用,對初學者來講,簡單了解一下便可。④彈擘、托二法時,還要注意兩點:一是控制大指的力度,不可太過,如用力太猛,則成燥烈之聲。二是大指要儘量垂直入弦,不可使用偏鋒,否則音難渾厚雄壯。

4cb1fabcb92bd277ad73781d48e0484e.jpg

打:名指向內彈入一聲曰打。法以名指伸其根節,堅其中末二節,指頭着弦,先肉後甲,輕輕打入,重在根節屈伸之力,與抹挑勾不同,名指柔弱難堅,故須百鍊成鋼,方得金石之音,今譜純以勾代,蓋避難就易也。————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

摘:名指向外彈出一聲曰摘。法以名指屈其中節、堅其末節,甲背着弦,向外摘出,亦以根節運送,取其音活,古所謂摘必伶俐是也。打摘宜輕如抹挑,多用於一、二弦,以與擘托相應,彈時先以大指抵住內弦,取勢自便。

————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打摘二法,今多不用,唯摘也僅用於滾、輪、三彈等組合指法,所以本文便不着過多筆墨,僅列彭君二法條文,以供初學者參考。兩法存亡之辯,不屬本文討論範圍,其中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初學者如想練習打、摘,可參考勾剔二法,選用【酒狂】一曲練習,把其中所有的勾三弦,全改為打三弦即可。以上便為古琴的右手八法,習琴者多去琢磨、勤於練習,自然會得其中之理。初學者除了解八法下指的姿勢要領之外,還應能夠區分八法中固有的輕、重、疾、徐,即古譜所說的『右手輕重疾徐』。通常來講,八法中單用者為徐,並用者為急,抹、挑、打、摘為輕,勾、剔、擘、托為重。如若明白此理,自然便可理解謹守琴譜指法的道理,當抹者為何不可以易之勾,當剔者為何不可以易之挑,如隨意更換,那麼一曲之中便沒有輕重甲肉之分,彈者如同嚼蠟,聽者如飲白水,故難得琴曲之妙、難入琴學之堂。故初學者一定要嚴守指法,不可隨意更換譜字。【道德經】云:『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希望初學者以『八法』為起步,認真地走往通向琴學的第一步!

fb3bd921919640c712e95e56d574eda3.jpg

排版:幽篁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